• 17

超不愉快的購物經驗,心情很糟!(已解決)

建議可以用個手機無線上網, 至少詢問價錢後, 可以立刻到拍賣網查詢一下大約的價格.
價錢上至少比較不會覺得吃虧~
但還是要多做功課!!
如果怕這種事情發生(一店多價)就去百貨公司 , 大賣場買就好了

一家店多種價格
如果定價七千元, 實際成交價6100-6900都有
有何不可

店家本來就可以有差別取價
看起來像盤子(學生時代我也當過,在中華路)就賺多一點
看起來清楚各種底價的就賣便宜一點
這世界上本就如此
如果定價七千賣超過一萬以上, 明顯離譜才有的申訴吧

不做功課又要買到合理便宜的價格,想太多了

買這種非必要性的非民生消費品
本來就要做功課
不然就要有花錢買經驗的打算

如果買貴但售後服務好的,也是合理的
之前買WII 明顯被貴一千以上
但用了快一年
無法更新到最新版的韌體
店家二話不說買上換新的晶片
這也彌補回來了

其實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三心二意

選定那一台就是去現場看那台

或是可以先選好2,3台中意的機子

現場就是先選定的這2,3台中去挑

如果店家臨時推薦我別台. 而我又有點心動.

我也不會馬上掏錢買. 我都會回家再做個功客.

最少也去其他店家問看看那台的報價.
台北/ Steve Lee
樓主賠的不止是那區區一千
這類韓機 要轉手賣出 不容易
除非價格夠濫

其實該店已構成詐欺了
出來一年多的機種 騙說出來半年
如果能回去就此取的錄音
不然其他只能找 Nova 客服上訴了.

這也是買東西 我只找燦坤這類超市賣場
價格標示清楚 貴一點無妨
不然就是上 Monday Pchome 網路購物
可刷卡 可退貨 有發票 貴一點無妨




chiao55 wrote:
為什麼買東西要先上網...(恕刪)

或許是更跟"殺價文化"有關吧,一開始就把銷售價格定高一點,若又遇到不明瞭的消費者,當場就成冤大頭,所以購買之前還是物比三家及做好功課比較妥當~~~個人建議
買賣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交易行為
如果每家店都抱著佛心做生意
店家還經營得下去嗎...

覺得被別人賺走那麼多錢
就要自己先好好檢討有沒有做好功課


在某個層面來說, 會被說動去買 "非原計畫商品" 就是沒做足功課了.
因為如果你認同店員說的其他機種比較划算或是適合自己, 那當初怎麼不是選那台?

動搖的當下, 就是沒做足功課.
因為老闆只會說別台的優點, 但它的缺點都不知道就買了...
即使價錢合理, 之後依舊可能會因為未知的缺點而後悔.
更別說價錢還可能討不到便宜....
兔貴肇朋:本人所發表和回應的文章,都是晚消化,本人不對其導致的結果承擔任何責任.
我之前有去問過物品訊息
個人感覺該家對S會有......
為何這樣說
因為他拿出一本雜誌且說裡面的圖片都是經過電腦修改的(a700)
從此列為拒絕往來戶
alazif wrote:
日本的價差會很大嗎?...(恕刪)



大型店的還原金有時比不過現金的折抵的,去看看Kakaku的比價,及使扣除還原金Big Camare或Yodobashi這類的連鎖店,價格還是遠遠落在那些便宜店舖的後面,當然要買到便宜要作足功課,之前曾經在鐵道下的鐵皮屋買到便宜兩萬多近三萬日元的DV,但是代價是3個小時的詢價跟老婆的臭臉...代價就見人見智

日本不會有這種推銷的作法,除非是你真的很難決定要聽賣場人員的意見,這樣,賣場的人才會跟你分析你的須求

但是香港就完全不同,很多店家很熱心的要你不要買心裡原本想買的東西,買他推薦的但是目地跟樓主碰到的那家一樣就是要賣給你1.庫存2.多賺一點

店家永遠不會佛心來的,因為不同的店家就不同的管銷,跟不同的老闆,有的老闆一定要賺10%,有的老闆認為5%就好, 有的店請了10個店員,有的店請了5個,所以管銷當然不同,這時消費者不作功課就真的很容易被拿來攤"管銷費"

這類的事永遠都杜絕不了,只能大家自己做好功課...不然真的很容易多花冤妄錢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看了這麼多熱心網友對樓主的建議(先做功課很重要、不要三心二意),
其實,我還有個看法:

買東西前,自己應該會先設定一個大致的價格帶,
如果購買的當下,自己願意花一萬元去買,那麼,在合理的差價下,其實自己不應該也不會有太多怨言,
但是,若更換了一個不同的產品,原先設定的價格帶還能套用嗎?
這時事後去比價,就會顯得比較被動...
因為這不是原先自己設定的價格帶。

購物有時就是這樣,銷售人員以商業利益為前提,大都會用種種話術或手段引導(難聽點是哄騙),
如果單純認為銷售人員和學校的老師上課一樣,灌輸的訊息大都是正確或較普遍的資訊,
那就比較不實際了...

買東西是這樣,當時你願意點頭以該價格成交,沒有被強迫,那就比較怨不了人,
難聽點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我們不可能買到最最便宜,物極美價極廉的商品,剩下的都屬可不可當下予以接受的交易條件。

因此,我的結論是,購買前設定合理預算,任何商品當下成交後,比價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要學會調適enjoy自己選擇的東西,否則若心態上一直計較商品價格或贈品的得失,就失去當初購物的那份喜悅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