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開箱】ASUS 串燒 雙燒 搞清楚!!效能並非唯一 良好的使用體驗才是重點

完了!這標題感覺就是要開戰了!!不過絕對沒有,絕對不是各位想的那樣!!
 
今天想要來介紹一下非串燒的散熱設計的好處。
最近在板上常常看到各位一直比CPU的R20的跑分。
但是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筆電真的比較好嗎?
現在還有部分廠商都在維持非串燒的散熱設計,那到底是為甚麼?
 

《聲明與網站》

《聲明》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網站》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Youtube:小宅開箱
BLOGGER:小宅開箱
《討論區》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注意!本篇不是含有非常大量的專業技術成分,別砲轟會哭XDD
 
直接進入主題:
非串燒的散熱設計是避免CPU高溫影響GPU的最好解決方式,
可以參考筆電畫面輸出原理與記憶體的科普:【小宅開箱】一不小心讓INTEL筆電七代上2800頻率 筆電九代上2933頻率
可能大家都是想說GPU直接投射到螢幕上啊!但是筆電運作原理不是這樣的。
 
了解運作原理之後,再來看散熱設計:
 
非串燒式的設計,會比較適合遊戲玩家,
非串燒的散熱設計是避免CPU高溫影響GPU的最好解決方式,
當然也容易讓CPU的風扇更容易急拉轉速,增加噪音也影響風扇壽命,
尤其12V風扇更為明顯,某一台筆電的風扇都蠻快壞的。
也更容易在相同的使用時間累積更多灰塵在CPU的散熱片上面,
因為CPU高溫運作相對比GPU不容易損壞,這樣的設計除了更能確保GPU,
有更好的運作溫度之外,也更容易讓GPU BOOST加速功能啟動,
對於遊戲的體驗在沒有CPU嚴重過熱的情況下,應該是有比較好的體驗。
 
分離式散熱設計白話文:各自散熱互不影響,都可以保持良好運作
 
 
串燒的散熱設計,基本上更適合專業的工作或是創作者,
因為比較能夠讓CPU發揮更長時間的高效能運作,
在大部份的工作軟體使用GPU加速的時候,通常CPU也不會高負載。
在進行3A遊戲大作的時候,GPU高負載,EC會將CPU的運作功耗降低,
雖然CPU的效能會下降,但是可以避免高溫過熱的問題,
且目前大多數的大作遊戲是會考慮到筆電玩家的了,
通常會避免CPU+GPU都需要高負載才能跑順的狀況需求。
不過串燒設計不可避免CPU快速升溫拉高整體散熱器溫度的問題,
所以很多串燒設計的筆電在真實3A遊戲大作進行中,
GPU BOOST的加速功能是無法啟用運作的,可能會讓使用體驗略差。
 
串燒式散熱設計白話文:共享散熱系統,單人爆發效能,雙人拖累效能
 
再來一個好處,一個實際ASUS案例,最近在清理筆電發現的,非常好的設計。
【小宅開箱】ASUS 串燒 雙燒 搞清楚!!效能並非唯一 良好的使用體驗才是重點【小宅開箱】ASUS 串燒 雙燒 搞清楚!!效能並非唯一 良好的使用體驗才是重點
從非串燒式的散熱設計中,可以從灰塵的量來看這位USER到底平常都在使用什麼晶片,這是一台被拿來當作繪圖機的筆電,拆開之後發現GPU風扇幾乎沒有什麼灰塵,但是CPU風扇灰塵一堆,由此可以知道,這位USER其實都沒有什麼在使用GPU,因此累積在GPU散熱風扇的那邊灰塵就會比較少低一點,對小宅這邊來說就更能知道他需要的是甚麼樣子的筆電,不用再額外多花錢買有顯卡的筆電了,這樣還能省下一筆錢呢!
 
 
如果資料有錯誤,就多多指教了,小宅也只是剛跨入這世界不久QQ皮毛很多不懂。
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 http://nav.cx/hAmYkj
2020-12-13 22:43 發佈
Death小宅 wrote:
完了!這標題感覺就是(恕刪)


非常棒的真實經驗分享文章
其實串燒的機器還是有一些其他的問題的
例如CPU高溫的時候,溫度會隨串燒的導管影響GPU的溫度

其實也是有解決的方式,一樣是用串燒散熱設計
那就是分離式串燒散熱設計
目前有這樣使用的應該只有藍天使用桌機處理器的筆電
因為運用了CPU腳座的高度,拉出來的高度差
倒吊板的設計,讓CPU導管在正常使用時是在下方
貼在GPU的熱管讓面,並不是同一隻導管連接CPU和GPU
這樣的分離式串燒散熱設計,因為重力的關係,導管內液底大多在GPU正下方
CPU導管貼上去,可以讓導管的效率最大化應用
且液體吸熱器化,把熱量傳到GPU晶片的量將非常的少
這就是分離式串燒的巨大優勢,事實上台灣4年前就有人這樣在處理
筆電的散熱加強了,所有的非串燒散熱筆電機種
使用導管或是均熱板處理這樣的分離式串燒散熱加強
都可以獲得非常棒的成果,也不會去影響GPU的晶片溫度
所以事實上就是非串燒散熱設計的筆電
在透過分離式串燒散熱的加強處理,是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根本沒在吵「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筆電真的比較好嗎?」

在吵的是「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玩遊戲幀數就會高嗎?」


「串燒的散熱設計.......................
..........................
在進行3A遊戲大作的時候,GPU高負載,EC會將CPU的運作功耗降低」

說的好像非串燒設計在GPU高負載時,CPU就不會降低功耗一樣
實際上CPU會不會降低功耗主因是CPU溫度好嗎
而且你怎麼敢保證是EC將CPU的運作功耗降低,而不是遊戲本身不需要那麼高的功耗


「且目前大多數的大作遊戲是會考慮到筆電玩家的了,
通常會避免CPU+GPU都需要高負載才能跑順的狀況需求。」

一看就知道沒玩過幾個大作,還考慮到筆電玩家
「避免CPU+GPU都需要高負載才能跑順的狀況需求」
刺客教條 奧得賽???、刺客教條 維京紀元???、看門狗2???、看門狗3???
UBI的一狗票遊戲到今年還是渣優化,CPU占用超高
微軟飛行模擬???、地鐵 逃離???、極限競速 地平線4???、戰地風雲V???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CPU占用的高低主要還是看優化和遊戲本身有多吃重CPU、需要多少的物理運算好嗎
像是極限競速 地平線4優化很好了,但是因為賽車遊戲需要不少物理運算,也就是相對吃重CPU的遊戲
COD15、彩虹6號、戰地風雲V這種FPS遊戲也是相對吃重CPU的遊戲
再比如最近大暴死的電馭叛客2077
巫師3是眾所周知優化好且不吃CPU的遊戲,遊戲引擎是REDengine 3
電馭叛客2077遊戲引擎還是新的REDengine 4,在優化不好的情況下,CPU占用還是偏高
高顯低CPU的PS4畫面直接糊到夢回PS3時期的GTA4,幀數連穩30都有問題


「不過串燒設計不可避免CPU快速升溫拉高整體散熱器溫度的問題,
所以很多串燒設計的筆電在真實3A遊戲大作進行中,
GPU BOOST的加速功能是無法啟用運作的,可能會讓使用體驗略差。」

溫度確實會影響PPAB的發揮,但是是和GPU的溫度才有絕對關係
實際上CPU的功耗值影響會更大
因為PPAB的發生僅限CPU功耗在45瓦以下時才會發生
每低1瓦就能多1瓦的功耗到GPU上,最多CPU-15瓦,GPU+15瓦,當然前提是GPU沒過熱
所以當你的CPU功耗一直超過45瓦就一直不會有PPAB加成,和CPU溫度根本沒有太大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新推出的R9000X,火雞要發個非官方BIOS把CPU功耗限制在30瓦
目的就是要讓PPAB能完整發揮多15瓦的性能
凌曜頂峰 wrote:
這樣的實測表現證明夠(恕刪)


80W的2060就不用拿出來了...
GF65壓80W就有72度好像有點慘,非串燒應該不用管CPU有沒有在烤吧~
呵呵,看看某人回覆根本答非所問

每次都跳針,在那裡貼甜甜圈+R20跑分

我開頭就寫了
根本沒在吵「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筆電真的比較好嗎?」

在吵的是「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玩遊戲幀數就會高嗎?」


如果有個遊戲的名子叫「Cinebench R20」

這樣某人的「遊戲」實測表現證明 OK拉,我能接受
-----------------------------------------------------------------------------------------------------
再補充一下顯卡幾度才算散熱不夠,導致PPAB無法發揮
現在的20系顯卡vBIOS溫度限制都預設在87度

我目前是沒有看過哪個模具,在壓力最重的雙烤下顯卡溫度會超過82度
而遊戲的壓力遠不如雙烤,所以顯卡溫度理論都是保持在能啟用PPAB的狀態
frank2424 wrote:
80W的2060就不用拿出來了...
GF65壓80W就有72度好像有點慘,非串燒應該不用管CPU有沒有在烤吧~


1.8KG的筆電
好像有些輕薄機是用65W的
那不就非常非常的差了嗎
千萬千萬不能購買的阿
XiBaoBao9487 wrote:
呵呵,看看某人回覆根本答非所問

每次都跳針,在那裡貼甜甜圈+R20跑分

我開頭就寫了
根本沒在吵「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筆電真的比較好嗎?」

在吵的是「CPU的跑分高的話,難道就代表玩遊戲幀數就會高嗎?」


如果有個遊戲的名子叫「Cinebench R20」

這樣某人的「遊戲」實測表現證明 OK拉,我能接受
-----------------------------------------------------------------------------------------------------
再補充一下顯卡幾度才算散熱不夠,導致PPAB無法發揮
現在的20系顯卡vBIOS溫度限制都預設在87度

我目前是沒有看過哪個模具,在壓力最重的雙烤下顯卡溫度會超過82度
而遊戲的壓力遠不如雙烤,所以顯卡溫度理論都是保持在能啟用PPAB的狀態


跑分比較高在效能的發揮當然是比較好
溫度比較低的好處就非常的多了
事實就是事實
不然要溫度高效能差的比較好嗎
凌曜頂峰 wrote:
跑分比較高在效能的發(恕刪)

「跑分比較高在效能的發揮當然是比較好」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FurMark+R20跑分測試其實有盲點
你這測試最終結果是CPU的分數,忽略顯卡表現
但是對於實際使用不需要那麼多的CPU性能,而是注重顯卡性能時
那個跑分高低真的沒太大意義

舉個例子
假設我把原本80瓦的2060刷成100瓦,顯卡溫度一定更高但是沒降頻
這樣情況在你的甜甜圈+R20跑分中分數高機率會變低
但是遊戲中不需要跑分那麼多的CPU效能,所以藉著顯卡TGP的提高,幀數反而更高

在可觸發PPAB的MaxQ顯卡上也是同樣道理
如果把CPU最大功耗縮在30瓦,用你的甜甜圈+R20跑分,分數肯定變低
但也正因CPU被縮在30瓦,所以透過PPAB能使顯卡一直多15瓦的最大功耗
遊戲幀數也能跟著上去

溫度低,效能好,這樣很棒沒錯,但是跑分不是性能的唯一標準
對於玩遊戲的人,筆電性能更像是個門檻,只要過了門檻
跑分高的和跑分低的筆電實際體驗都不會差太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