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這次因為因緣際會,要陪朋友去添購新房子的物品,剛好現在世貿有3C展,也有家電特賣,這真是太巧了

不過看了一下之後發現竟然要收門票,而且150元,我就有感而發,想寫些心得上來跟朋友們分享
我粗淺的分析,這種展覽主要有三種族群 一、主辦單位 二、參展廠商 三、消費者
主辦單位向廠商收取租金以及向消費者收取門票,是一各雙贏的局面(當然要扣掉場租,不過一定還是賺)
參展廠商雖然被收取租金,但是可以從消費者身上賺錢,但是整各展覽下來應該也會賺,不然何必參展
消費者還沒看到東西,就先付了150元門票進去,也不知道有沒有自己喜歡的產品,更不知道東西是貴還是便宜
總之先賠了150元再說,如果我進去發現東西太貴,或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產品,反而去人擠人
那我是不是應該當作花錢去看一場嘉年華會呢?
我認為這種展覽,廠商也是想要增加業績以及出清庫存,所以才有這種展覽活動
但是我不懂為什麼廠商要做生意賺錢,還要讓我們花門票錢進去買他們的產品
一家四口去一趟也要花600元,對於那些價差不大的3C產品,難道真的比外面還要便宜600元嗎
還是說展場的價格真的是外面任何一家門市都無法做到的價格嗎,我想應該也不太可能吧
所以如果進去看了之後發現沒有比外面的店家便宜,我沒有下手買任何東西,那我可以退門票錢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一樣,買東西都會以價錢作為最優先的考量,所以我們會去世貿展比價
但是買不買是另一回事,買的人有他們的理由,不買的人也一定有他們不買的理由
而且我相信會場的廠商也不敢保證會場價是全台最低價吧,也有可能廠商在外面的實體店面也同步特價
其實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不要收錢最好,但是事實上卻是要收錢
對於那些有買到東西的人,他們的理由可能是覺得便宜,或是有贈品等等,總之一定是開心的購買
但是對於其他沒有買到東西的人,花了150元到底得到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