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此款磁吸式筆電外接螢幕,為了讓它能夠先固定,所以要在原本筆電上貼四個磁吸貼,造成打開來使用時,左邊、或是右邊空間佔用非常大,這是非常不方便的設計!
而且這樣磁吸後打開外接式螢幕,就等於"限定"了只能打開成為"橫式使用",對於想"直式使用"的人來說,就不方便了!
其實真正比較方便的使用方式,是去夜市買個99元、或是199元、299元的"立架"即可~~ 外接螢幕就是要依每位使用者所在地的桌面空間大小,來放置它!
講個更極端的用法,若是你原本的筆電"沒有觸控",但是用TYPE-C的外接式觸控螢幕之後,若是使用者的空間還是只有一個小小的筆電空間(例如在會議室開會,每人帶一台筆電來時,不可能只有你一個人還打開雙螢幕佔了隔壁人的空間)的話,那直接將這個TYPE-C的外接式的觸控螢幕同樣的放在原本無觸控筆電螢幕的前方,然後在"系統"的顯示器設定上,設定成: 只在第2螢幕顯示、並且先將第2螢幕"設成主螢幕",這樣即使你原本的筆電沒有觸控、也可以藉由外接上了TYPE-C的觸控螢幕後,馬上就變成有觸控的螢幕,而且也不用佔用隔壁人員的空間,這樣的用法,我長期的用下來,是非常頻繁會用到的!
所以完全不建議這台Duex Max磁吸式筆電外接螢幕的概念,一開始就"限定"了使用者一定要固定在某邊(左邊、右邊)的使用情境,非常沒必要而且不合理!
直接買各品牌的TYPE-C外接式觸控螢幕就好了! 有些款像華碩的MB16AMT這款TYPE-C的外接式螢幕,甚至還"內建電池",非常方便!
TYPE-C外接式螢幕的採購指南不外乎下列幾項:
一、價格愈便宜愈容易入手
二、尺寸重量愈輕薄短小愈好
三、可以的話,有"觸控"功能的TYPE-C外接螢幕會是個很好的選項
四、若是像華碩的MB16AMT這款甚至有"內建電池",那就更好了! 不會讓筆電主機的電力因為要外建給TYPE-C的外接螢幕用而掉得太快
五、造型上若能夠有"自帶立架"的話,甚至連夜市牌的99元、199元、299元的立架都不用再買了,更方便!
六、若是將TYPE-C的外接螢幕當做是一天下來要使用八個小時工作用的話,那最好還是"霧面"的會比較不會像亮面的反光太嚴重。
不論哪一項是消費者最終選項買該款TYPE-C外接式螢幕的主要原因,應該都不會包括叫你"磁吸固定在某台筆電上面,向左、或是向右打開來使用"的這種方式吧~~~ 太限制使用者的使用空間了!!


非常之難用(幸好我是預購的比較便宜? 但還是貴)
但主要不是螢幕的問題
出在磁吸的部分
剛收到,使用幾個小時他黏貼在筆電後方的磁鐵就會被重力拖下去而脫落
而且是在我外接螢幕沒有展開的情況下
雖然他磁吸有多附
但每黏必掉

我甚至覺得是不是因為我黏的不夠久才把磁吸放上去
才吸了半個小時,結果還是會掉
(而且我筆電背面我用酒精擦得很乾淨了)
因為實在太惱怒

我有向香港的供應商反映這個情況
然後他們給的說法是
他們也表示:少數客人的確有遇到類似狀況,品牌也有做多項測試,先前提供的背膠接觸面積比較小一點可能是導致脫落的原因,有生產面積稍大一點的背膠,說會補寄給我。
然後背膠是有收到...但很吝嗇只給4個= =
原廠內盒附的給12個啊(就是面積比較小的)
但那個補來的我沒有用,因為在他還沒寄來之前,我有先買了超級無敵黏的那種紅色膠帶,把它黏在磁鐵上後自己把多餘的部分剪掉。
而且黏上去後,用手去死命的撥都很難移除。(除非用美工刀一點一點割下來)
(像下面這種)

但是呢,後來發現應該是設計的問題,
我發現我這個超級黏的膠帶,過一陣子還是會被它的重量不均給拖下去
目前的解決方法只能像這樣子,墊個東西在下面
才不至於整個掉下來

然後我看我的筆電背面應該也是滿平的,但還是不知道到底是甚麼原因會這樣子
我是當下有跟供應商說
我認為你們的設計不該只有四個點磁吸
應該要再增加2個點在中間
而且是可以調整成往左邊靠還是右邊靠
這樣才能夠負荷乘載的重量
----------
然後再來是
裡面全是英文說明
完全沒有中文
然後那個指示貼磁吸的位置
我看他們家網紅說的方式黏在筆電背面正中間
結果悲劇了
可能是螢幕大小不同
我真的黏在正中間,結果左邊拉出去了也不能折(甚至有一部分檔在筆電螢幕後面)
從右邊拉出去要折只能折一點點,還是被筆電螢幕檔在後面。
所以最後我只能依照個人習慣的方向,往右側貼
像這這樣子,才不至於那麼悲劇

所以我現在就只能將就著用了
畢竟花了五千多塊= = 我是為了疫情萬一臨時要在家工作就慘了
結果還真的給我用上
我的筆電螢幕是15.6吋
想買的人真的要想清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