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2119000 wrote:說真的 謝謝你們團隊的付出因為你們得文章 我才買了現在的筆電也因為妳們的付出 讓我想在購買一台新電腦時可以謹慎思考目前我就在思考要買第10代Core i 的Swift 5 或3因為我現在的電腦Swift 3 沒有PD 所以想換了... 如果以文書機的角度出發 Swift 是不錯的系列若是以效能為考量,同樣一顆CPU Swift 的成績會稍低一點
真要做的話 可以做專業烤機 或挑戰解鎖Cpu溫控 刷Bios 等 也就是直接面對專業客群 因這部分台灣還沒有人做 你們團隊感覺也有這個能力. 至於現在的開箱 文本寫的很細心 可考慮以影片形式輕鬆幽默的呈現.評測這行也發展多年了 大眾接受的東西也逐漸成型
MOTO迷 wrote:真要做的話 可以做專業烤機 或挑戰解鎖Cpu溫控 刷Bios 等 也就是直接面對專業客群 因這部分台灣還沒有人做 你們團隊感覺也有這個能力. 至於現在的開箱 文本寫的很細心 可考慮以影片形式輕鬆幽默的呈現.評測這行也發展多年了 大眾接受的東西也逐漸成型 這部分我們的理念是希望能以簡單的方式,但是帶有一點專業的解釋給一般名眾知道專業客群我相信一定有更厲害的人在影片我們正在努力嘗試中
主要問題我覺得 開箱 不等於評測內容如果都是 拍拍外觀 測測玩遊戲 這類的沒啥吸引力買筆電最麻煩的地方是 (真實體驗)買了以後 正常來說消費者真正使用上會遇到的問題是拿在手上 使用幾天後才會慢慢浮現剛開始拿到機器 有蜜月期 肯定很有熱情 會一直玩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是 一段時間 回歸正常使用 機子對消費者個人的問題才會慢慢出現最典型的就是 剛買的時候 續航都好久 電腦很順很快一段時間 怎麼就變慢了 怎麼一下就沒電這種體驗多了幾次就會覺得 開箱文 全都是葉佩雯加上台灣真的不適合說實話的風氣 寫手一堆(說實話以後別想借錢器 被冷凍)導致不少人對開箱文都是呵呵帶過要改變這種狀況 個人認為要做到例如 對岸 筆吧 或是評測室那樣 才可能維持頻道熱度 與個人熱情拿我的例子來說好了一下 微星prestige14不管是微星自己的廣告 還是請人業配 甚至是消費者開箱都沒有人注意到 內建的軟體電源管理有問題直到最近官方才終於把軟體下架 修改
sonozaki wrote:主要問題我覺得 開箱(恕刪) 十分同意 我上述的論點其實也一樣 如果只開箱 那拍個影片配個爆米花看看罷了 可電腦不是手機每個禮拜有新款 很容易遇到沒有新貨的狀況之前評測swift 5 你們會去提處理速度的問題 真的不是業配針對這個問題 如果可再深入探討 現今輕薄筆電TDP設定10w 15w 25w? 哪些廠商限制了cpu速度 讓筆電只有一半的性能? 單風扇 雙風扇 甚至是不是有方法可以解鎖cpu? 所以我們也期待你們能深入探討這些 更多幫助消費者我們也都只是伸手黨 也謝謝你們團隊的辛苦
我覺得小宅團隊這樣的開箱文很棒謝謝你們 我才有清晰的拆機圖可以看 有時候拆機圖真的像照妖鏡一樣有些機型的內部空間設計沒有好好規劃散熱設計 大家猜猜這是哪一台小宅團隊帶給大家客觀的數據分析直接呈現給消費者 唯一要注意的是,希望以後也是維持出廠設定下跑分,不必用 XTU 降壓調整這樣才能看出各廠家調校相同CPU/GPU 的功力(筆電都是借來的,不知道能不能用 XTU ?)現在不能只用規格來評斷效能還要參考不同的散熱設計和解鎖功耗如果小宅團隊日後還有機會做評測文希望能看到 Ryzen 4000 的機型下圖為之前流出的 sf314-42,搭載 Ryzen 450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