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8435 wrote:
所以當你想批評台灣的服務人員服務不好的時候,請捫心自問有給過維修人員的正面鼓勵,他幫你做好服務沒收錢的時候,連個謝謝都不會說的時候,你會不會嘔呢
台灣不是沒有好的服務,只是我們覺得服務已經被人踐踏了,大家寧可收起來,也不願再被凹被罵
台灣的服務要想進步,請先做好自己的功課吧,有價的服務是已經花了多少時間歲月來練成的,並非彈指之間,一個動作,搞不好是花了多久經驗才學會知道怎樣簡化維修速度及完成度
想想吧,批評是給不好的公司體制,非那些專心做好還被罵的狗血淋頭呢..(恕刪)
文章寫得很傳神,加個分聊表鼓勵。我雖然不是這一行的人,但能體會維修人員與消費者之間的衝突。不過電腦維修作為一個服務業,要讓消費者感受到品質,有幾點是可以做到的:
1. 專業度:排除問題的能力要獲得客戶信賴。技術能力若是有第三方認證的話,或許會有不錯的幫助。也可透過證照制度(不知道有沒有?)排除一些同業良莠不齊的老鼠屎問題。另一種專業度的發展是作到「別人沒辦法維修」的定位,像是資料救援,這一行夠專業,消費者大多喊貴,但摸鼻子乖乖掏腰包的更多。
2. 透明度:有些維修糾紛根本問題出在維修過程不夠公開透明,消費者認為維修是黑箱作業,自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自然心生不滿。因此從接單、檢測、報價、確認維修、通知取件之間,與消費者之間都應該要有很密切的互動(至少以簡訊聯繫),讓整個流程都在一個透明的環境下進行,消費者放心之餘,自然也能提升信賴度。這會不會影響同業的競爭?我也不知道,但對我來說,透明比不透明要好太多了!電腦公會對維修有公定價格(應該是一個上限或下限價位)這一點我想很少人知道,最好能公告周知。
3. 分工:也許小工作室沒辦法做到,因此維修工程師要出來拋頭露面見客,同時承受來自消費者的壓力。服務業非常重視溝通,但工程師或許是維修高手,但不見得是溝通達人。我不知道小工作室辦不辦得到,但這時設立一道防火牆是有必要的,受訓過的客服美眉陪客人聊天消火氣擋子彈,工程師專心修機器就好。另外找快遞或貨運負責收送件也是另一種效果不錯的「防火牆」。
消費者方面,與其說維修有價的概念還未建立,不如說對所謂「有限保固」的概念不夠清楚。機器過保了,但人的態度和沒過保一樣,覺得應該獲得全額保障的內容,對維修自然不容易產生對價的概念。再加上現在的維修幾乎等於換零組件,維修的專業價值很容易被「維修價=零組件價格」擠壓到無利潤的空間,這對維修業自然不健康。
Larry8435 wrote:
在這篇版中常常看到很...(恕刪)
開門見山先說好
當客人拿機器過來,我會先問是否保固內,過保固檢測要收費
維修當然也要收費,機器都說是兩年保了,難道先生你以為你買得這台筆電是終生保的?
把電腦弄到中毒的、系統弄得亂七八糟的
一開機我就會先跟客人抱怨:吼?你平常用電腦習慣很差喔,怎麼一台不錯的電腦被你搞的變這麼慢?
還中毒了,有些迷網站不要亂上啊...色字頭上一把刀~
有的客人被這樣一虧,也忘記要抱怨了,接著當然就是跟客人說「我幫你弄好,但是要收費喔」
肯付錢我就動作,在那邊哭說為什麼要收錢的就請他另找高手
通常客人還是會願意付啦,不然誰要幫他弄?
至於那些要求我們教他怎麼用軟體的...
我都跟客人說:先生,你買車可以找車行,修車可以找修車場...但是駕照請麻煩自己去找駕訓班教你好嗎?
電腦補習班很多的...我們的營業範圍不包含這些
再不然就裝遜咖:唉唷~修電腦我行,軟體我不會用啦,我是拿螺賴拔的...你問我AUTOCAD會不會太瞎了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