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現在的電競筆電 一定要用內附的變壓器 才能跑高畫質遊戲順跑嗎

rocco0216 wrote:
240W GaN現有的也不會比200W傳統的輕多少。


看來聯想最新的GaN 170W & 傳統的170W,居然有差了200g這麼多。

筆電要減重200g都很困難了說。

PS. 樓主應該是想要一台好攜帶重量輕類似TUF A14(1.46kg) + PD GaN 170w (250g),
總重量約只有1.7KG,然後可以穩跑"FHD+高畫質的輕薄電競筆電"對吧。
maxwu123




0.o
0.o

這顆台灣沒辦法跑滿

2025-01-19 15:16
之前討論的時候,很多人都反應
不同廠牌的筆電,連接市面上各式各樣 GaN充電器,常出現不相容的問題

我猜這問題還得需要時間解決吧?
當然啊
沒有後勤電源支持
哪裡跑得出高效能
一下子就沒電了
因為電池的輸出是額定的

你要全效就可能沒辦法

至於pd充現在最多就一百多瓦的樣子

就充電進來的速度跟不上你耗電的速度是還能怎樣?


話說那些重量本就不算甚麼

沒必要太過龜毛

要知道你多帶一瓶小寶特就差不多0.6公斤了

現在還很多人喜歡自備鋼杯去買咖啡就把咖啡戒了行了

要減重你連背包都不要帶

直接用塑膠袋裝算了

然後手錶手機還是一些有的沒的都別帶了

衣服鞋子也只穿最輕薄的就好



再不然看你都是要去哪

直接在定點都配一台桌機

人過去就能直接爽玩才是王道

反正不攜重才是訴求不是?
筆電特性是有高度攜帶性的,若沒有一直追求進步解決痛點,消費者就沒有換機的需求了。

這幾年散熱設計大幅提升,重量減輕&厚度更薄,過去不可能用電競筆電玩3A大作高畫質,

現在都不是問題了,包含續航力也開始大幅提升,若還跟桌機混在一起談完全沒有意義。

PS. 還要人乾脆不要帶背包,手錶手機都別戴了來做減重,這觀念還真的奇葩了。



如果市場真像你說的這樣,筆電就不用分那麼多系列,做這麼多差異化&創新的產品了。
maxwu123 wrote:
現在的電競筆電 一定...(恕刪)


不 可 能...
數學計算

滿血4070 釋放140W滿血好了
I9 13900HX滿血157W

140+157=297W
PD充電 哪裡有297W ? 你線撐得住?

連大廠 原廠附的
一堆頂多到240W、280W...
而且電池的充電input 也不可能全吞
還沒法理論上的真正全滿呢,頂多有八成滿就拍拍手....


目前 實際最強的效能釋放
大概就 "機械革命 耀世 16Super"
RTX 4090 175W滿血,掛原廠2代冰河 水箱吧..
至少溫度牆 上限比一般筆電高

全機功耗275W釋放,原廠充電器是配到330W的
VERYSUPERarcs wrote:
140+157=297W
PD充電 哪裡有297W ? 你線撐得住?
連大廠 原廠附的
一堆頂多到240W、280W...
而且電池的充電input 也不可能全吞


實際上跑遊戲不會讓CPU+GPU同時滿載瓦數,跑測試軟體Prime95&Furmark才會雙滿載,

電競筆電會用更高瓦數變壓器,跟CPU的Turbo瓦數是有關係,對遊戲FPS其實影響不大。

參考如下實測功耗可知,若有支援PD3.1 240W的筆電來滿足樓主"高畫質玩遊戲"並不難喔。

PS. 筆電GPU都以目標盡量跑足瓦最好(發揮最大遊戲效能),但CPU不會去跑最高瓦數。

Notebookcheck官網實測連結如下:
Asus ROG Zephyrus G16 2024 review - The slim gaming laptop now with AMD Zen 5



請參考G16+RTX4060筆電各項遊戲FPS,參考畫質High & Ultra 設定跑出來的遊戲張數。



請參考Cyberpunk2077 & Witcher 3 (遊戲測試)的功耗:







Asus TUF Gaming A17 FA707XI laptop review: 140 W GeForce RTX 4070

CPU + GPU 以測試軟體雙烤下最大248W,巫師3遊戲平均189W(最高215W):


TUF Gaming A17 4070 140W的各種畫質設定下遊戲實測FPS:
PD供電現在最高就20V@5A 100W。
old_hsiao

140W是28v 5A。筆電如果只吃20v,充電頭最高只給5A,還是只有100W。

2025-01-20 9:59
vincent700523

2025 CES展覽,中國筆電品牌機械革命有展出多款今年要發表RTX5000新品,都宣稱有支援PD 140W的了,所以會比這些只支援PD 100W筆電,效能就會好多了,目前只能等其他品牌也開始跟進了!

2025-01-20 11:05
確實,科技進步追求的除了『效能』就是『輕&薄』,就像早期螢幕從『CRT』發展至『LCD』,再發展至現今的『mini-LED』,從『有線』發展至『無線』,從『按鍵』進步至『觸控』一樣,無一不都是為了追求『輕&薄』,並且還要維持原本的效能(甚至更高),科技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如此。。
(說個笑話,有人說以前 NOKIA 廣告的SLOGAN『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其實也可以說是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的惰性』,因為『人的惰性』才會創造出這些更便利的科技.. )

不過 現今大部分充電頭 的功率 應仍無法100%支持如猛獸般的硬體耗電量,還是乖乖地用原廠變壓器吧。。

2023年買過一顆 (單口輸出) 140W 的 GaN 充電頭(總輸出300W),當初在購物網站第一眼看到覺得很讚,購入後才驚覺這顆充電頭重量將近 500g.. (雖然體積不大,但重量驚人),水平方向插在牆壁上的插座時,幾乎都快要撐不住要往下掉了,所以保險一點的插法是 "直立式" 插在桌上平面插座或平面延長線。
如今 (2年後了),不知道是否已經有 重量更輕 & W數更高 的 GaN 充電頭問世。。

回過頭來,現在對我個人來說,因為已不玩遊戲,已將 17"筆電 當成 家用桌機 在用,所以這顆 140W 的 GaN 充電頭的 500g重量 我可以無視了。。
艾瑞克178 wrote:
2023年買過一顆 (單口輸出) 140W 的 GaN 充電頭(總輸出300W),當初在購物網站第一眼看到覺得很讚,購入後才驚覺這顆充電頭重量將近 500g.. (雖然體積不大,但重量驚人),水平方向插在牆壁上的插座時,幾乎都快要撐不住要往下掉了,所以保險一點的插法是 "直立式" 插在桌上平面插座或平面延長線。
如今 (2年後了),不知道是否已經有 重量更輕 & W數更高 的 GaN 充電頭問世。。


目前最輕的PD Gan 總輸出420W (三孔PD3.1 140W),已經有出現250g上下的產品了。

氮化鎵變壓器這幾年進步很快,但筆記型電腦的變壓器體積&重量都還有待大幅改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