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好奇問問 大家都怎麼挑筆電的呢

分享我選的
1.等級,我習慣當老二,老三..不買最好的最頂尖的,也不買那種給小朋友玩的
2.要能上山下海進得了辦公室能帶得出去見人
3.什麼產業都不能出問題,什麼冷凍庫,墳墓,太空,只要有錢有案件全部都做
4.開會不要太顯眼,不要什麼七彩霓虹燈都跑出來
5.不要U 15W以下CPU 怕跑不動,不要H以上CPU 怕不持久,最後找Intel 1260P 最中間性價比最平均的
6.我算一下不管CPU 或 RAM 都是目前我用的機器的6倍..很多機型搭起來都很奇怪,CPU 性能提升20倍,但記憶體提升2倍..就是很難去估最後性能到底比舊的差多少
7.價格不能超過Apple MacBook m1 Pro ..Intel 要 7折以下價格
性能 續航 面積

現在很多筆電看帳面規格是不準的

續航 性能 在購買前 都要算一下 其合理性

不要被廣告上的文字 給拐了

最常看到的就是標榜續航10小時
結果下面小小的文字打預防針(依照使用者應用場景不同有所不同)

計算方式如下
假設一台筆電 規格是6800u 電池容量 60wah
那麼意味著 這筆電 滿載運作 只能用兩個小時
一般正常文書 上網 大概能用4小時
(6800u預設功率為15-28w )


別人看重量 我卻看面積

現今的筆電 都是比輕薄 不會有廠商做出異常的重的筆電
(很重的筆電 通常都是大電池 等等…原因)

面積才是最影響好不好攜帶的關鍵因素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sonozaki wrote:
性能 續航 面積 現(恕刪)


正解~
比如說你的遊戲本用 i7-127xxxH 45W 配合3080 閹割版算80W 等等用60W 的電池
正常運作下不降頻不休眠..她每小時就是125W的消耗,這時間還沒考慮到螢幕等其他因素,這種情境這個遊戲本不用30分鐘電池就沒電
再來你有插電,你輸出功率125W,你輸入功率PD 給你100W都進去,還是你的100W根本不夠玩遊戲用哪有剩餘的電可以回充電池?

2W元什麼PCHome規格都寫得很粗糙
你去買Dell,HP,Lenovo 商務機,很多規格很多細項都可以選都會列出來
比如你選1080P螢幕,2.2k,頻率幾Hz 她的使用時間都不同
也就是你看看小電影,玩玩小遊戲,妳買個4k 144Hz 等你的體驗不會提升只會增加耗電量而已
有些人本本只有1080P,90Hz 的螢幕,然後要裝RTX 3090 可以跑4,8k輸出,什麼可以跑出200禎..靠你的螢幕沒那麼好,你裝那麼好顯卡也沒有用
1,同樓上,先看你的用途。
比如拿去上課做筆記,那就不適合買電競機,反而沒有獨顯的輕薄機種,甚至平板機種就很適合
2.然後是預算,不同價格會有不同的機器。
3.再來是想要什麼功能(需求)。舉例:長續航、3D繪圖、保固....等等

我個人挑Acer Swift 5 SF514-55GT的決策過程:
1.用途:在家上班、外出客戶端工作用
2.預算:4萬台幣以下
3.需求:輕薄長效(不想背很重,且外出時有機會遇到5小時以上無法充電),要有USB Type C PD充電(與手機共用,減輕背包重量)。不考慮OLED(擔心PWM問題)。
尺寸13"~14"最適合,15"可接受但不能超過。
需有鍵盤背光。(因有機會在背景低光源環境下使用)
電池以外保固長於1年
霧面螢幕(非必要)
記憶體要16GB以上,因為有機會跑虛擬機跑lab做測試。
Intel 11或12代Core-i5以上CPU(不考慮U系列,優先考慮Core-i5)、或AMD Zen3以上的行動CPU。

最後決選時,發現Intel 12代Alder Lake在Ubuntu 21.10下的支援還有問題,所以優先考慮11代的CPU。
加上Swift 5遇到特價(疑似在出清使用11代Intel Core-i CPU的存貨,所以低於3萬),最後選了目前的機器。
客家賭徒開箱王 wrote:
古老定律永不變->>...(恕刪)


效能 > 價格 > 重量

不過既要馬兒跑的快,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不可能的

高效 = 高耗能,續航力就差了...
看自身的用途是什麼在去做挑選吧
我選的順序跟樓上一樣
客家賭徒開箱王 wrote:
古老定律永不變->>...(恕刪)

一、穩定性(跟品牌,或是否為商務機種比較有關)
二、維修零組件充裕度
三、價格、重量、外型
-------------------------------
說明
穩定性 - 穩定就讓人放心,少些掛慮。(話說某年,我的筆電帶到美國,裡面就掉了一顆螺絲,就是不能開機了,然後七天時間,筆電就掛在那裏。)

維修零組件充裕度 - 現在有過保就找不到零組件的,萬一好死不死,就剛過保就死機怎辦?我現在用的x220,網路上還一堆零組件...在玩個三、四年都不成問題

價格 - 這很現實,口袋決定一切

重量 - 這是另外一種負荷,如果是女生,超過13吋以上的,就有點過大了;以我自己來講,我發現12.5吋以內比較合適,相對的尺寸小、重量就輕。

外型 - 這太主觀了;有人喜歡小黑、有人喜歡SONY、有人喜歡蘋果
客家賭徒開箱王 wrote:
古老定律永不變-&g...(恕刪)


這種古老挑法 或是只看品牌
就是肥羊了。
現在買筆電,可是要做不少功課的。

同品牌有好的也有爛的。
效能也有看起來好,用起來爛的
更有些一測試下就要送修換料。
或是用到最後才發現很傷眼的。
貴的也有不值這價的。
好送修也有可能一直讓你送修。
ree33 wrote:
這種古老挑法 或是只(恕刪)


當然挑品牌..
就跟吃藥一樣,多花幾塊錢買大品牌的,吃死不一定賠
但小品牌吃死絕對賠不起
只有綠綠的才有可能讓資本額200萬去做好幾億的事,出事就破產跑路

就跟商業合作一樣,做不出來賠款..但一定會去查公司資本額..出事才能提民事求償

不挑品牌,我去夜市一樣可以買到可以玩的語音助理何必買Apple,Google 家?
ree33

品牌當然要挑,但不是只挑品牌。每個品牌都有爛型號,給不懂貨的新手買的。

2022-05-27 9:53
需求 => 維護難度 => 品牌價值 => 價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