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mac 迷思

bluesystem wrote:
如樓上所說, 我要...(恕刪)

和你相反,
我是用Windows當工具賺錢20多年,
都靠win影音、動畫、設計、編曲、混音穩定工作,
電腦穩不穩和使用者能力有關,
我周遭很多熱愛Apple的朋友,
用Apple軟硬體也是狀況不斷,
當然同樣的人
使用Windows也是會問題多多。
我是不會買Mac的,
同樣的錢
Windows"配置"更好,"穩定性"更好。
加上Apple這家公司的特有文化,
會讓使用者被綁架提款,
這麼多年看到周遭許多朋友花冤枉錢,
我都替他們覺得不值。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一台電腦本來就不該用太久,mac就算可以用比較久,也是在不更新一直用舊版作業系統的前提之下,然後軟體的新版會不支援舊版的作業系統,所以你連軟體也只能一直用舊版。

這樣繼續用這台電腦,只會讓你落後這個時代,耐用根本沒意義,過保固還能撐個半年一年就夠本了。

CURE008 wrote:
折舊率也高


你想表達的應該是"折舊率低"
去年買了 iPad mini, 一直用Android 的手機和平板還是不習慣,
唯一的會帶的是有時要出門時才發現小筆電和小平板都沒電了,勉強用一下;
iPad 的優點就是丟在一邊一個月也是拿起來就能用!不過使用率實在太低,
才能發現這個優點!!

上個月想試試寫App, 買了一台Macbook Air,原本期待不高,打算不好用就改灌 Windows 就好了。沒想到MacBook 的確有跟 Windows 筆電不太一樣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不管怎麼用,他的續航就是10~11小時,不像Windows 有時6~7小時,稍微用力一點就剩2~3小時。兩三天沒用幾乎完全感覺不到電量下降!另一個特點是使用起來順暢,不是閃電一樣的快,而是軟體用起來就是很smoth,不會感覺突然Lag!開了一堆軟體還是一樣,這就跟Windows差很多,雖然對我來說Mac 軟體還是比較希缺,但是我現在認真考慮出門只帶MacBook!

現在我最頭疼的是買的128G的版本!!Apple 的SSD 真的是無敵天價,尤其是換裝!
當初應該最少買256G,這樣可以裝雙系統還是VM 跑 Windows,出門一定沒問題。

MacBook 並不完美,我手邊有續航超過12小時的 HP notebook, 但是慢的要死。
也有鍵盤好打的小黑,也有Macbook killer ASUS U305FA, 可惜他們電池都撐不過5小時,
目前下班使用最多的漸漸變成MacBook了.

我們公司電腦是採用補助固定金額採買的政策,同仁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工作用的電腦。

結果是公司三分之二的人用mac,包括我。

我自己是覺得有幾個好用的地方:

買來不用再做什麼設定,直接安裝你需要的軟體就能上工。甚至如果你的前一台也是mac,直接轉移整個工作環境過來就好,超簡單的。

內建的備份功能簡單又好用。打開開關,接上外接硬碟,然後就自動幫你處理好好的。曾經不小心弄錯覆蓋掉一整個下午的工作進度,還同步到遠端主機上!馬上還原回來,當場鬆了一口氣。

機體的細節、效能、穩定、續航力等都沒什麼問題,你不用很懂電腦,不怕有什麼沒注意到的缺點,價格也很平穩,總之就是採買的流程也是很簡單。(反正你的選擇也不多)

雖然學習門檻高,但觸控版的手勢真的很好用。反正工作不用精準的游標控制,我現在甚至連滑鼠都不用了,腕隧道症候群自然也就好了。我家還有三台windows筆電,但是那個觸控版的操作反應跟手勢我真的回不去,還是乖乖接滑鼠用。但是如果你不是固定在座位上工作,滑鼠其實有點麻煩啊。去開會還要帶隻滑鼠,去咖啡廳還要挑大桌子,想在床上蓋棉被查資料滑鼠不知道放哪,更別說我還有曾在機車上工作、背著新生兒工作、在元旦升旗的時候盤腿在總統府前柏油路上工作(親友們不要認我)……能不用滑鼠又能保持工作效率,真是要感謝mac的觸控板呢。

mac OS,我自己是覺得穩定又好用。windows的卡頓跟用久要重灌大家都知道,我有陣子長期使用ubuntu也還不錯,各種linux也會偶爾玩玩,的確都比較穩定,但是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直到遇到了mac OS,我覺得這真的就是我要的,沒有其他的了。現在我都沒在關機,蓋上蓋子就走,打開就用。偶爾還是會有一些怪問題發生,還是需要重開機,但是機率windows少很多,而且還會自動回到關機前的工作狀態。關機前正在使用哪些軟體,開機後就自動幫你開好那些軟體,工作效率真的提升很多。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分享。windows還是有好處,有些同事的工作環境必須在windows上,我爸看股票需要的看盤軟體也只能在windows上,要玩遊戲也是windows好,但我自己是只有每年報稅的時候才會開windows了……不便宜是真的,但是三四萬如果是工作使用也還行,當作生財器具嘛!

不過,就一般人的使用來說,還是會需要用到windows啦。是否要買mac,除了聽我們這些網友七嘴八舌給意見外,最終還是要能滿足你的需求才行。
先回答你的問題『蘋果電腦好用嗎』
其實很見仁見智,修照片編輯影片,做音樂時我覺得超好用;上班時一堆word ptt要編輯就還是很多小問題很麻煩~
一般上網娛樂時,超大觸控板真的超有用,各種種手勢搭配虛擬桌面,滑鼠真的很少在用了;但有時候想用觸控或觸控筆在螢幕操作精細些的動作卻又覺得不滿足!! “以上是自己使用surface pro跟mbp兩年來比較”
最後我把mbp當作音樂製作跟影片照相編輯用機,surface pro準備替代桌機跟上班用機(還需補上擴衝基座)

用了mac iphone ipad 三年,覺得蘋果優勢大多在軟硬整合,許多在很吃資源的軟體在同等級硬體mac上就是會比較順暢,但win優點就已經擺在那邊,商用、遊戲、大廠軟體一定不會缺,硬體上也較多選擇,價格相對便宜。
mac滿推薦設計、音樂相關人員使用,許多優化過的軟體與操作設計,還有相對“穩定“的作業軟體環境,
app store(免費/付費)的軟體都有經過測試也有使用者回饋,對於設計與音樂相關這類要求穩定而非速度的使用者非常有用!

商業 遊戲 選微軟
美術設計 音樂 選蘋果
當然並不是絕對,但兩家優勢面的確明顯不同~

intel 八代cpu 大改,有興趣可以再等一下,,根據網路上的測試報導,八代比較七代cpu在相同耗電量下,對比接近型號與價格之綜合效能都將提升將近1.4-2倍,可以說已經不是同個量級的物品了(感謝AMD),可預見的是接下來兩個月應該是各廠新機齊放~
如果挑macbook就直接了吧,要上八代快點也是到七八月了吧(而且mbp一直都不是硬體導向)!!


CURE008 wrote:
想詢問大家的看法以及,apple筆電真的有比較好用?


看你的使用需求囉,
如果有在玩遊戲的話,同價位windows電競筆電比macbook好太多

我自己是用MBPR
和身邊親友及自己過去使用過的win筆電相比
MACBOOK較明顯的優勢大概就三個:
1.螢幕:
MACBOOK的螢幕不敢說100%準,也沒辦法跟校色過的專業螢幕比
但已經比多數WIN筆電好多了,看過身邊朋友一些價格近50K的電競筆電
那顏色還是慘不忍睹
(主要以設計角度來說,打遊戲有色差影響其實不大
但如果有做設計的話,如果MACBOOK螢幕的參考價值有80分
那很多WIN筆電可能連50分都不到,不誇張)
如果堅持用WIN筆電做設計的話,可能作功課找螢幕表現佳的機種

2.觸控板
同上,或許沒辦法與高階外接滑鼠相比
但MACBOOK的觸控板還是勝過大多數的WIN筆電
我自己的MBPR也有外接滑鼠,
但某些情況下還是會選擇用觸控板感覺比較直覺、方便,
足見其設計之優良。
許多WIN筆電的觸控板就不用說了,
接上滑鼠後基本上觸控板直接廢掉,還要記得去控制台關閉觸控功能以免誤觸干擾

3.外觀+潮度
不解釋。做設計的拿MACBOOK有時甚至可以增加客戶信賴感

------------以上為優點------------

但MBPR也不是沒有缺點
打遊戲不用說絕對被電競筆電屌虐

純比作業系統的話,我也不覺得macOS有明顯贏win10
軟體支援度、流蝪性、故障率…等,我覺得差異不大
如果同價位可買到更好的硬體,搞不好win筆電還贏
我入手MBPR是2015年底,入手價近40000
而我在2016幫我媽組的一台23000的windows文書機(桌機)
以及今年為玩遊戲組的35000桌機
這兩台的穩定性、流暢度完全不輸MBPR,甚至更快更強

幾年前人們都說macOS比起windows較直覺、人性化,更適合設計、影音工作者
現在真的不一定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在兩邊都不安插外掛軟體的情況下
macOS連想簡單地用右鍵剪下/貼上檔案都無法
雖可用鍵盤快捷剪下/貼上,但像我媽那種記不住快捷鍵的人很不方便
(她每次都會忘記新注音怎麼叫出標點欄,所以我還幫她在鍵盤上做記號)
另外就是檔案資料夾是選擇圖形顯示時,
macOS的設計非常詭異,就是檔案圖形不會隨著視窗大小自行排列
如果有縮小視窗的動作,就有一些檔案會在視窗畫面之外
或者你把A資料夾的檔案剪去B資料夾
它也不會自動幫你把檔案補位,我在整理照片時被嚇過好幾次
常常照片一挪就上百張,它就留上百張的空位在那
沒留意你會以為後面的照片全不見了(驚)
或是有調整過資料夾視窗寬度
也常會誤以為檔案不見,原來是在視窗右側顯示範圍之外
需要一直接重新整理/排列

以設計來說,macOS對ADOBE CC的支援度我覺得也不及win10
有點誇張,理論上這麼多設計師、影音工作者都推薦的MAC系統
竟對目前市面上最大、最主流的設計軟體公司--ADOBE
的最新系列ADOBE CC的支援性差到不行
不支援全螢幕顯示,沒辦法像其它軟體一樣可用三指左右滑動快速切換
更機車的地方是會擋桌面,先不說macOS不像win10有超方便的右下角桌面鍵
你只要開了ADOBE CC的任一軟體,你使用任何回到桌面的操作指令
都只會看到該軟體擋住桌面,想回到桌面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把該軟體縮到最小
比起win10起碼多出兩個步驟
想想當我們在設計時,有需要至桌面找素材、文案資料夾時有多不方便

另外就是輸入法問題,當你在ADOBE CC軟體使用輸入法A
中途需切到WORD複製文案、開資料夾找圖、上網搜尋資料…等
再回到ADOBE軟體時輸入法就跳掉了
我輸入法通常用三種:英、注音、嘸蝦米
中文輸入以嘸蝦米為主,拼不出來的字輔以注音
用win10我基本上用嘸蝦米搭配SHIFT切換英文可應付9成狀況
使用ADOBE軟體不管開新程式、新視窗,
回來該軟體時就是你當初使用的輸入法,頂多自己操作時不小心SHIFT切換到中/英打
再按一次SHIFT切回來就OK了
但用MBPR開ADOBE CC就不一樣了
每次從別的視窗切回來,輸入法就有很大機率跳掉,
按了CAP怎麼沒反應(MACOS切換中/英打是按CAP)
沒按到嗎?再按一次,還是沒反應,
喔原來變英文輸入法了,有時按了CAP有反應,喔耶~
啊靠!怎麼變注音……!
在趕稿跟時間賽跑時一直被這種小問題干擾真的是會很火大

------------抱怨完畢------------

總而言之,
在家設計我還是傾向用win10桌機,
用起來更順,螢幕也更大看起來更舒適,
APPLE筆電以我的角度,覺得值得購買的點主要就是
1.外型美觀、潮度
2.無法在家用接高檔螢幕,需在外面進行影音處理、設計時
3.出遠門偶而要上網、看片或簡單的影像處理(修照片、出圖)可不用另備滑鼠,整體性還不錯
l111210 wrote:
以設計來說,macOS對ADOBE CC的支援度我覺得也不及win10
有點誇張,理論上這麼多設計師、影音工作者都推薦的MAC系統
竟對目前市面上最大、最主流的設計軟體公司--ADOBE
的最新系列ADOBE CC的支援性差到不行...(恕刪)

的確是如此,
很久以前Adobe都是先支援Mac的,
但Apple自己搞FCP及flash事件後關係就不好了。
很多設計師、影音工作者自己的電腦能力
僅限於專業工作方面軟體,
電腦軟硬體維護能力並不好,
我認識的朋友去過光華、內湖找檔案救援的,
都是用Mac的朋友(導演居多)。
電腦穩不穩真的和使用者使用方式有關。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CURE008 wrote:
如題,目前有規劃買一...(恕刪)


個人使用mac應該有十幾年,從powerbook G4一路到macbook pro (2015mid)

幾乎所有mac筆電都使用過,硬體上真的是相對比較耐用,一直到OS 10之後加上iphone的推出,我看中的就是他的整合度,真的是無話可說~

但PC也有它的優勢,目前工作都需要PC,這也沒辦法,但兩個相較起來,如果無特殊使用限制需求,但前提如果你有iphone等周邊商品,我建議買mac,他的整合性真的不錯

當然如果有必須PC才能處理的軟體,我覺得還是PC好

但這幾年我換成PC後,也發現microsoft整合度也有所改善,雖說還差MAC一截

蘋果的機器花很多成本在看不太出來的地方,這些東西要不就是 PC 機得加很多錢才能客製,不然就是根本買不到。比如觸控板,比如近期 MBP 的喇叭跟 SSD 的速度等。還有高解析度螢幕下字型等介面元素的控制等等軟硬體整合的部分。

生態系整合就更不用提了。 Apple Watch 解鎖試過嗎?AirPods 切換、Universal Clipboard、Hands Off 等都是好用到不行。

好用順手的工具能做好事,品質不好的工具加減用也不見得事情就做不好。主要是看你在不在意「用起來的感覺」這件事。Toyota 的車跟賓士都能用來當生財工具,不過感受想必不同。有人說我 Toyota 開二十幾年也賺了很多,be my guest.

最近用了一下 Windows 10,那種沒磨好的惱人細節一大堆,真是難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