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判斷是要「換主機板」,並且要價700歐元。
但您的發文中提到「只能用Bootcamp磁區開機(Win7),」
從這段文章裡面,我這樣看,會不會僅僅是「硬碟」,甚至是「IOS作業系統」出包?
我的判斷如下:如果主機板有問題,不可能還能用Bootcamp磁區開機(Win7)。如果主機板有問題,WIN7也應該進不去纔對。
既然Win7還能進去,我的看法比較傾向是「硬碟」或是「IOS作業系統」出問題,甚至是後者的問題更大。
要不要先弄另一顆硬碟,想辦法把原來的系統重新做過!
(我不曉得IOS怎樣弄),只是先猜測而已。
Mac的硬碟不可能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吧。
如果是硬碟掛點,僅僅換硬碟可以省下很多銀子......
備註:判斷錯誤的話請無視
還有,「出現不穩的狀態」很多時候是因為「過熱」,過熱的原因是散熱不佳,追其源頭是主機是否定期清理風扇、散熱片等的灰塵;一台主機在台灣我都建議朋友們每年定期清灰塵一次,以確保機器運作正常。
已過兩個月,我的筆電x220i也漸漸不穩定,當機頻率逐漸增加,三天前拿去小高黑店清灰塵,清完了,所有當機、不穩定狀況通通消失。
x220i入我手已經3年沒清理,因此裡面佈滿灰塵,過熱、風扇狂轉、溫度過高、當機...等狀況。
至於歐洲的廠商檢查主機會不會那麼扯、不仔細,我就不知道了;基本上,目前台灣有一家維修站不少是很扯的-電腦拿去,也不怎樣「檢修」、「測試」,就直接判定要「換主機板」。這案例我是親自碰過的,(我碰到的是投影機主機板更換問題。)我碰到的很扯,第二次出現同樣問題,我陳述原因完畢,仍然給我一句話-換主機板,而且收費跟第一次一樣。但我拿到外面店家處理,根本不是主機板問題,而是插槽元件鬆脫,以致接觸不良的問題。
換主機板有多好賺?
換一片主機板兩萬起跳,換下的主機板拿回去再檢測,有問題的幾個零組件換掉,又拿出來給下一位要換板子的人使用,收費依然是兩萬起跳;更可惡的是,主機板根本沒壞,也要顧客換主機板。而不少主機板出包的那幾個零組件也不過就是百來元台幣而已。
現在賣一台電腦能賺的不多,這是實情;但廠商仍然要生存,那...啥最好賺?就是-「換主機板」。
前面我講到歐洲的廠商檢查主機會不會那麼扯、不仔細,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因素在維修站到底有多少「專業人員」在為客戶把關、維修!還是就找幾位小咖咖,凡是電腦有問題,一律-換主機板。
我漸漸的對台灣某些極少數維修站沒把握;外國維修站我沒碰過,不知道他們的素質,但我對他們也不太有把握;之所以沒把握的原因,因為都是亞當的後裔,都是墮落極深的人類,有良心的不多,靠呼攏維生的廠商還不少。要有把握,除非自己具備一點「維修常識」。
為什麼廠商把很多問題歸結到換主機板?
一、因為大部分(90%以上)顧客不懂,他們認為他們專業,站在專業的角度、廠商的地位,就足以打死一堆使用者
二、換主機板好賺啊
但!誰能保證,拿會去換主機板的主機,一定「都是主機板有問題」?
到底真有問題的比例有多少?
呼嚨顧客的比例又有多少?
建議:先行處理的方案-找人幫你清理一下筆電內部灰塵,讓溫度先恢復正常,看看能不能繼續使用。
如果真的確認主機板有問題,建議拿回台灣找外面廠商應該會比較便宜;現階段,先買一台新的比較實在。
我的筆電一開始是因為螢幕顯示問題送修檢測,檢視結果是顯卡有問題,只能更換整個主機板,報價就是我說的700歐,但就如你說的,我那時懷疑事情不用搞那麼大條,打算等回台灣再找外面私人公司維修。我這邊只有蘋果授權的公司能修蘋果的筆電,哎...
上個星期嘗試要重灌,但是連原廠回復光碟都無法開機,那時猜想硬體應該出問題,結合之前的顯示卡毛病,我推測如果送修又是一樣要換主機板。昨天成功用光碟開機了,把整個硬碟殺掉,重灌OS,目前大部份問題已經解決,但顯示依然有問題
我完全同意你說的,電腦公司很大部份的營收都是靠維修,偏偏很多時候照著SOP走,到最後就是換主機板...
Chayah wrote:
我不是MACBOOK...(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