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現在的PhenomII系列
不過聽說新款的推土機會改進很多
不說還沒上市的推土機
現在已經有的APU Fusion E-350
在CPU與GPU都贏過atom 且功耗和溫度都非常低
AMD相對於INTEL的優勢在於
他有獨立的顯示卡部門(前ATI)
對於整合顯示元件到CPU裡面的APU有較大的優勢
也就是說
如果你對3D需求沒有很高
只要用到內顯
那低階需求這塊 AMD是比較好的選擇
而且隨著製程的提昇 AMD新設計的架構
以往人人詬病的高熱 低效能也會獲得改善
現在AMD可以買的小筆電
目前就是搭配E-350這款 其他要等他產品上市之後再說
DELL M101z,CPU是K325雙核心,
溫度蠻低的,一般上網使用約48度左右,
看電影大約52度,也算省電。
看前面的討論串,對AMD有負面印象的大多是"很久"以前的筆電,
是以前65nm或90nm製程的CPU,
自從進入45nm後,AMD筆電已經進步很多了。
之前有網友分享AMD 4核心筆電Acer Aspire 5553G可以去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2&t=1718124&p=1
而AMD的筆電市佔率在2010年初約10%,到2010年底已經升到約13%,
估計在2011年中時應可達到15%的市佔率,
所以說在筆電市場AMD是不斷的在增加市占率,相對的intel則正在損失市占率中。
st921418 wrote:
我就是買到單核的我買...(恕刪)
是搭載AMD GEODE CPU那款吧!
那顆CPU基本上是嵌入式平台在用的,
架構很古老效能實在不怎麼樣...
KJS拿來做成小筆電結果當然就....
AMD的小筆電平台在2010年就是CONGO(65nm)/NILE(45nm)這兩個平台,
都有出雙核心的,繪圖顯示效能比INTEL強很多,大都搭配11~13吋螢幕,
CPU效能比ATOM雙核心高,
應該對手是INTEL的CULV平台,但是相對於INTEL的CULV平台,
AMD平台的價格比較便宜,效能又較高,相對耗電量稍高,
在台灣能見度不高,記得只有ASUS/ACER/HP/DELL/MSI/LENOVO/FUJITSU各推一款
在國外機種就齊全多了。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