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系列 筆電選購-MSI跟ASUS

電腦知識不足,求教一下ChatGPT與各位網友

我主要要跑AI生成,ComfyUI。目前的筆電 MSI ge75 raider 9se。

先比較MSI 18吋筆電,

RTX 50系列 筆電選購-MSI跟ASUS


ChatGPT: (細節太多就先不貼了)

RTX 50系列 筆電選購-MSI跟ASUS
最佳選擇(影像生成效能最高):Raider A18 HX(就是5090)
所以MSI 大概就會選擇 Raider A18 HX A9WJG

那我再比對ASUS 華碩 ROG Strix SCAR 18 G835LX-0021A275HX-NBLM

也一樣問ChatGPT: 規格比較


RTX 50系列 筆電選購-MSI跟ASUS

整體比較與建議
最大瓦數:MSI 最高 260W(CPU+GPU),ASUS 最高 230W(CPU 55W + GPU 175W),在極限功耗下 MSI 可能會有更好的 AI 運行效率。
記憶體擴充:兩款筆電 最高均為 96GB。
螢幕亮度:ROG 的 Nebula HDR Mini LED 最高亮度 1100 nits,比 MSI 的 1000 nits 略高。
散熱設計:MSI 採用 雙風扇 + 8 導熱管,ASUS 採用 三風扇 + 液態金屬,理論上 ASUS 的散熱更進階。
I/O 連接:MSI 有 SD 讀卡機,但 ASUS 沒有,如果需要 SD 卡讀取功能,MSI 會更方便。
鍵盤:ASUS 採用 光學機械鍵盤,MSI 則是 SteelSeries 機械鍵盤,手感取決於個人喜好。
電池續航:MSI 99.9Wh,ASUS 90Wh,MSI 電池更大,但 AI 任務通常需要插電運行,影響有限。

剛好前陣子去微星看筆電,有跟我提到有些筆電是閹割版的,所以我再比較功效

RTX 50系列 筆電選購-MSI跟ASUS
發文後補充一下數值:
MSI: GPU175/ CPU85=260(燦坤連結)
ASUS: GPU175/ CPU65=240(PChome連結)

我另外詢問了RAM的擴充,ChatGPT的圖片有局部錯誤
微星人員是跟我說這次50系列RAM最多擴充只能到96G

AI 生成(ComfyUI、Stable Diffusion)建議
✅ 如果要最大效能、長時間 AI 運算,選 MSI Raider A18 HX(260W 瓦數+更大電池+SD 卡槽)。
✅ 如果希望更好的散熱與螢幕表現,選 ASUS ROG Strix SCAR 18(1100 nits、三風扇液態金屬散熱)。

整體來說,兩者都是頂級筆電,MSI 在最大瓦數與擴充性上較強,而 ASUS 在散熱與螢幕技術上有優勢,可依需求選擇。
-------------------------------------------------------------------
綜合以上的評量
我想大概就是 Raider A18 HX A9WJG
不知道各位網友怎樣評斷~
2025-02-26 9:13 發佈
首先
規格比較這種東西問ChatGPT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光看你最後一張圖上面寫MSI的GPU Dynamic Boost瓦數190W就能把AI回答你的這些東西都丟掉了
連MSI官網自己都已經標明最大瓦數才175W MSI官網規格

至於為啥是175W
NV的官網規格已經有很明確的標註了這次50系Laptop GPU的瓦數

然後Dynamic Boost 2.0最大增加的瓦數極限就是25W所以最大就是175瓦不管哪一家都一樣
所以單純用瓦數比較的話兩家的GPU MAX TGP 是一樣的
如果沒有把模具差異、系統/韌體調教等變因放進去比較的話
MSI 的 5090 Laptop瓦數並沒有比較強
都5202了這種生成式AI這種胡言亂語、不懂裝懂隨便餵使用者答案的狀況一樣沒改善
看了就覺得無言
930300
930300 樓主

Raider A18 HX A9WJG,Max. 260W CPU-GPU Power with MSI OverBoost Ultra Technology(*Full Power CPU&GPU)

2025-02-26 11:05
930300
930300 樓主

呈上,ASUS 華碩 ROG Strix SCAR 18 G835LX-0021A275HX-NBLM,最大瓦數是230(中央處理器55W+圖形處理器175W)。比較一下。因為我這樣問的

2025-02-26 11:33
rdx49837

我比較好奇這樣 X3D 可以給出多少量,畢竟桌上型的之前也是很缺

2025-03-06 1:43
rdx49837

效能表現方面要爆打對手應該不算是什麼問題

2025-03-06 1:45
930300 wrote:
我主要要跑AI生成,ComfyUI。


直接靠一台NB、電競筆電做重量運算,有點不切實際
即使是十萬以上的高階版本

畢竟NB的規格真的比不上「同規格零件的PC版本」!

另一篇文章跟您有點類似,對您也有參考價值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1&t=7087290&p=1

我有另外一個想法,參考一下

第一,外出時,攜帶輕薄的筆電(文書等級)
搭配手機上網(499吃到飽,網路速度很不錯)

第二,重量級的運算機器(PC),擺家裡或公司
PC上的顯示卡,絕對比筆電的顯卡強很多很多!

運算交給家裡那台PC,經費全部放在顯示卡 + 大容量SSD,
CPU可以普通一點,如 Intel i5等級



您外出時,輕薄型筆電,(1) 攜帶方便,
工地或現場,外出時 (2) 如果不方便接電,輕薄筆電也能撐很久(續航)很久時間

以上兩點,電競筆電,絕對做不到
如果不接電,電競筆電(用電池)跑重量運算,真的效能會降低很多!

有必要時,連回去(VPN也安全)改一下設定
那台PC可以拼命跑,努力運算

即使你在吃飯、移動中,PC也能持續幫你運算

我們公司的作法大致如此,
不是做AI的,但編譯一個專案也需要兩個小時以上
就是一個工程師配一台筆電+重量級PC(主機,擺在公司)
雷斯俄斯

大A在說,你要聽話...

2025-02-28 11:43
930300
930300 樓主

是我理解錯誤嗎??? 不就是建議改成一台桌機+筆電(或平板),取代我原本想要的RTX50筆電??? 是這樣吧????

2025-03-01 19:46
請問會有Raider A18 HX A9WJG-043TW跟Titan 18 HX AI A2XWJG-071TW
這兩台的評測嗎??
本來覺得AMD的9955HX3D的遊戲性能應該會比較好,但是後者扣除多的SSD跟記憶體容量,好像還是後者貴一些...這樣是285HX性能比較好嗎??
acewu0814

主要是想知道285HX跟9955HX3D的遊戲性能表現 桌機版是AMD的好 但桌機電源功率可以說沒有瓶頸 而筆電有瓶頸的話 會不會變intel占優勢呢??

2025-03-04 10:17
rdx49837

我是覺得不會,即便 IPC 五五波,X3D 擺在那就很現實的問題

2025-03-06 1:50
本來要等MSI Raider A18 HX A9WJG跟Titan的測評出來的 剛開始是想買AMD CPU 也是跟業務詢問Raider A18HX...後來就變這台了...



如果樓主入手 RaiderA18HX的話 期待後續發文 以做為將來5090不瘋了 買桌上電腦時選擇CPU的參考 ! 謝謝!!
acewu0814

不過後來想筆電有功耗牆的問題 今年MSI是270W分配給CPU跟GPU 不像桌機可以足額供應 筆電上分給CPU多那給GPU的就少 而285HX的功耗比9955HX3D少很多 所以就想換到Titan了

2025-03-06 9:47
acewu0814

然後又想到限定版的話 做工應該會比普通版來得好吧...所以最後就訂了限定版泰坦 不過MSI的外觀設計差ASUS太多...這限定版的外觀看起來像一團糨糊...

2025-03-06 9:49
930300 wrote:
電腦知識不足...(恕刪)


根據我的經驗微星是直升機哦

直升機你知道意思的,起飛會怎樣
而且微星沒有換模具哦!
rog是重新設計的
愷哥 wrote:
根據我的經驗微星是直...(恕刪)


腦粉就是腦粉 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沒錯跟Titan比起來Scar比較安靜
因為Scar的散熱膏用的是液金 風扇轉速自然不需要太高
但已經2025了 我剛去查了下新的Scar的規格 居然還在用液金
真的是很屌
液金偏移的問題層出不窮 對岸的豬王也自己實驗
容易流動的特性就是不適合用在筆電這種產品上
然後偉哉華碩還是繼續用
相信這些腦粉就跟梁靜茹一樣給了這個品牌不少勇氣

還有要攻擊人家的話勇敢一點 拿數據出來
一句像直升機一樣是在小朋友吵架逆?
專業一點好嗎? 像這樣:

上一代Titan的噪音表現:
出處: Notebookcheck


上一代Scar的噪音表現
出處: Notebookcheck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