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筆電長效型散熱膏與貼片
1.請問有電競筆電較合用的"長效"散熱膏或貼片嗎?
希望至少能撐1年以上不要常換散熱膏。避免弄壞螺絲
(有試過暴力熊產品但是混搭無法確定是何者的問題)
1.1請推薦比較長效的散熱膏與貼片
1.2用過坊間一些散熱膏,似乎不長效,散熱係數8以上,好像也沒原廠好,這是何故?
原廠聽說是散熱係數4
2.筆電原廠廠"散熱導管"上有大坨散熱膏(可能有0.1~0.3公分)這是何故?
甚至稍微外溢到導管表面,按以前學到的知識,不是越薄越好?導管相接處也有散熱膏。
cpu GPU的散熱膏好像也比我塗的厚......
3.我是按原有的散熱膏去重塗或晶片組貼散熱貼或散熱膏
其實我只認得CPU GPU 他周圍塗的那些實在不清楚是什麼。爬文好像是記憶體晶片。
3.1請問那些晶片組沒塗到散熱膏會有問題嗎?
3.2除了主要的CPU GPU 還有哪些必塗的位置?
感謝各位前輩....在這裡好像比較有機會遇到認真討論的前輩。非常感謝各位前輩在其他篇給我的建議。
(雖然追電腦很久了,但對電腦知識不甚豐富還請海涵。請和平討論。再次感謝)
散熱膏,不少人用到退役都沒去再重塗的。
有獨顯的機種,建議用xtu(intel機種)去下修電壓,再去軟體調整風扇的轉速比。
若是傳統散熱膏而非液金,大概5-6年再重塗一次也OK。液金水太深不敢妄動~
二.
還是想重塗,利民TF9不要選,跟水泥似的;加上筆電的晶體裸核很小顆,用附的刮刀,
包你刮到懷疑人生。我最後怎麼處理呢?用手指慢慢地塗。我邊塗邊尋思著TF9的好處,
應該是相比其他品牌可以扛更久吧。幸好最後筆電散熱狀況回春。
三.
可以先在youtube上查找自己筆電的拆裝及重塗散熱膏的影片。正常來說要上散熱膏的,
只有die的部分,要薄又均勻且不沾黏到其他元件;其他元件若本用散熱貼則可以延用不必換。
另外你的文章都會附上什麼請別酸,在我看來功課沒作好是事實,
既求教於人又不想被批評,這心態還請修正。希望你能學到東西後修正自己的理論架構,
以後能再次教給別人。
UHDHires wrote:
請教筆電長效型散熱膏...(恕刪)
記憶體上的應該是導熱凝膠,如果你沒另外買導熱凝膠來塗的話不要動它或是稍微抹一下讓他集中一點到記憶體上就好,導熱凝膠主要是用在空隙較大、發熱沒像CPU、GPU那麼高的元件上的,用途跟散熱膏不一樣,所以也要注意別拿散熱膏來代替導熱凝膠,導熱凝膠壽命通常也比散熱膏還久
CaiSm
milanquan wrote:
一.散熱膏,不少人用...(恕刪)
我覺得還好吧 我筆電用更難塗的 利民TFX.....
抹平上去 要燒一下燒開就好
筆電沒下壓力 可在風扇或導管上加導熱片 填補與D面空隙 效果就能完全發揮了...
※前提是筆電D面 必須是金屬材質...
輕薄型筆電 MSI的Modern 14 CPU:I5 10210U 跑4.2ghz
原新機出廠上限95度 頂多撐1-3秒
我改TFX+散熱墊片補空隙後 至少撐上5~10秒以上極速...
原廠3.0~3.2ghz平均在60~70度
改後常態性維持在5x~60度而已
我D面與風扇外殼 用0.25cm的散熱墊片補空隙
但缺點是D面局部溫度明顯直線上升...溫度真的都被導出來了...
但我這台主板是倒裝的...
拆過一次就懶得再拆了...螺絲超多!!! 排線要全下!!!
要不看空間 在導管上貼銅片 拉大散熱面積...
面積越大 散熱效益越大...
至少面積足夠大,最差都有原本極限降低2-3度的差異...
但輕薄筆電有點困難就是了...空間很有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