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現在的手機價位行情算高嗎

有人說第一支黑金剛手機問世的時候,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所以現在一支手機4、5萬算是超級平易近人的了

但大約2005-2010年的時候,那時候按鍵式手機開始普及,手機開始能照相、能聽音樂、能玩遊戲、能開藍牙跟朋友傳檔,開始人手一機,連國小生都有手機,例如2008、2009年那時候主流大眾大家在捷運上低頭打簡訊的手機應該大多都在3、4000這個價位

而現在3、4000左右的智慧型手機定位在入門級,算是小眾市場,主流大眾大多買1、2萬到4、5萬的手機,所以算是民眾的消費能力提升了嗎?
2020-11-06 21:0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手機價位
按鍵式手機開始普級,大概是20年前,

那時候,漸漸有彩色螢幕、拍照功能、MP3等

上網還不是很普及。

-


十年前,應該是iphone 2剛出的時候吧?

智慧手機興起,15000以下中低階,15000以上高階。

打破市場價格的華碩zenfone,推出時,規格比大陸差,被罵翻了。

-

父母的motorola小海豚,沒記錯,要20000元左右。

-

若無特別需求,5000上下的手機,一定夠用。

-

不是消費能力提升,而是太貴的東西(房),買不起,

只能買相對便宜得多的東西。
樂觀樂觀 wrote:
有人說第一支黑金剛手(恕刪)


我不懂你說的捨摸4,5萬塊手機算大眾化,哪有?那是高端市場
舉蘋果公司來說,還是參照2007年nokia委託全球市調手機消費者接受度
19000多是高價手機,13000是中階手機,7000以下是低階手機
可以等跌價,比方那時候出的30000多的手機問世
大多數人都等跌到25000就出手

到了現代,從2008年以後,iphone問市
常態的價格就是定價24500這個有效高端市場價格去打
然後等消費者習慣高價位,記憶體隨著年份跌價擴充,推陳出新
就有了3萬,4萬多的手機,如今來的快5萬這就是參照安卓也有頂級手機
那都是少數人買,多數人還是買2萬多記憶體夠用的手機
沒錢的就買安卓熱銷的萬元內手機
會買安卓高價位手機的人都是因為付費軟體綁住了
捨不得跳apple,又不想玩遊戲慢,就買安卓旗艦機

市場就是這摸簡單!
你說黑金剛貴,對啊!現在的安卓粉餅機你路上看到幾台?
搞不好蘋果的4萬多塊三鏡頭的曝光度還高一些
這都是事實,可以去搭捷運看!
例如iPhone 4賣兩萬,以當時2010年智慧型手機都還沒普及的時代,來跟現今一支旗艦機至少3萬起跳相比,2萬的iPhone 4似乎還真划算(例如當時就有快2萬的高階按鍵型手機,但那價位只要再多加那麼一點點錢就能買到可以用滑的全觸控全新體驗的iPhone了)

2010年那個時候,智慧型都還沒普及,所謂高中低階手機的分別都還是在講按鍵式手機,例如高階500萬畫素的3G可上網按鍵式手機可能就破萬,然後學生之間在拿的200萬畫素按鍵手機大概就5、6千

那時大學生到小學生主流都拿不到一萬的按鍵式Sony Ericsson(例如滑蓋系列、W系列、T700、G502、J105等等),iPhone 4對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買不起,年輕人同儕間也都拿Sony Ericsson在打簡訊(當時的iPhone似乎主要都是有錢的社會人士在拿的),但現今不少國中生都拿iPhone 11 pro,那些服務業基層打工年輕人也都不少人一定搶購最新3、4萬的iPhone,所以似乎大眾的消費能力真的變強了

尤其現在正值剛要轉換到5G,許多5G旗艦都要快3萬,這段轉換期手機價位被抬高,就不知道再過幾年5G普及後能不能再降回來
簡單來說,以前iPhone 4頂多賣2萬多,而當時在捷運上低頭打簡訊的主流大眾,以及當時的潮流的年輕人,大多拿不到一萬的按鍵型手機

然後現在一支iPhone pro至少3萬,而且在捷運上很普及,路上連國中生都人手一支iPhone(就算是前代應該也至少要一萬),整體看起來消費水準似乎有往高價平移(但如果要跟黑金剛時代相比又是不同時空背景的另一回事了)
智慧型手機推出到現在,我相信9成以上的人不在常常使用電腦,功能越來越方便

越方便消費者自然會改變價值觀,漸漸接受市場價格

非智慧型手機頂多打電話,傳簡訊,重點都需要錢,對於手機依賴度並不高,反而都在比較桌上型電腦

現今社會手機取代了電腦,自然價格也提升

光是LINE就取代打電話,傳簡訊的費用,虧大的是電信業者
非智慧型手機時代,我相信電話費打到一個月萬元都有
現在網路吃到飽資費500上下甚至更低

目前手機行情是合理,有低規手機市場,自然也有高規手機市場
以前其實用預付卡的人不少,電話有急事再打,簡要長話短說講重要內容講1分鐘大概10塊

月租也不少100多的人,以前就常有方案是主打月租100多然後送多少分鐘那樣,電話、簡訊多半是重要訊息傳達,要談心聊天大多就約出來見面聊的

手機取代電腦的話,應該不太可能完全取代,光是打office就不可能全靠手機完成了,看影片看手機看久了也痠,追劇動漫族通常還是在電腦上追的

現在有些人買3萬多塊的最新唉鳳,也只是拿來滑哀居,像我就覺得別人在哀居炫耀東炫耀西的限時動態都與我無關,沒什麼興趣想看,平常也不會有「手機成癮不看手機不行」的心結,現在看久了也都覺得無聊不想再看那些哀居了,也就回到跟以前那樣放口袋等電話的模式一樣了,跟以前最大的差別就是現在手機畫素真的可以拿來當照相機拍照了,想拍什麼從口袋一掏就能照了(但光學變焦拉遠拉近的功能還是相機無法被取代的點)
20多年前2G時代,我買過18000的Nokia 6150
不過還是被偷了,之後就買"沒那麼貴"的機子了
換為Nokia 3210/3310這些"沒那麼貴"的機子

進入智慧機年代,就是Infocus,紅米,Realme 都在萬元內機子
最貴買7000多,最便宜3000多
現在一隻不到萬元的小米就很好用了......

會買旗艦通常是需要

1.頂級拍照
2.防水
3.無線充電
4.高速快充
5.other
我覺得現在的東西愈賣愈貴,大家都還是買單是因為分期愈來愈簡單,所以大家都比較敢衝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