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注意!4400mAh行動電池提供給1050mAh的容器,大約只能充滿3次

不想再說 wrote:
請讓我再重覆說明一些...4400mAh的電池,出來就最少要是4400mAh....就像Intel的CPU,標明多少時脈就是多少(下限),只能往上超,而不可能達不到(特例不算)
(恕刪)


這個會有點模糊喔
像機車的排氣量,125cc的機車往往都只有 124cc 的排氣量,標榜2000cc排氣量的汽車實際上只有19xx的排氣量(雖然這例子實際上可能包含了車輛排氣量等級的區分,致使廠商刻意避免檢測後因些微差距造成級距變化)
有很多商品的規格往往為了記憶方便而會取整數,實際的數字也許會多,也許會少
個人淺見..

3.7V 4400mAH 是表示在 3.7V 下可以提供 4.4 mA /1小時 的供應能力,

其總功率= 3.7v *4.4 a= 16.28w

依能量不滅定律, 其輸出功率是一樣的,

用於 5v 時, 電流 就變成了, 16.28/5 = 3.256 AH. = 3256mAH

所以, 充3次電, 很正常.

跟轉換效率關係不太大.
喆喆的爹 wrote:

我們以量化(數字/單位)標榜產品的使用壽命、能耐,應該是至少在這數字以上,並非以最佳化、理論值推估而灌水的數字。...(恕刪)


說到這個,那車商也可以拿來鞭一鞭了,好像大多數的用車人都沒辦法達到車商測試宣稱的油耗表現啊..
這個產品我也有買,對我個人而言,是覺得很夠用了,畢竟一天頂多需要用一兩次,充充手機、IPOD 真的滿方便的
只覺得樓主的用電量那麼大的話,可以建議你,買電池先生另一個更大一點的外接式電池呀
gp1288 wrote:
不要再講桶子的水倒來...(恕刪)


如果沒有記錯,這是不能用這公式去解釋的,電容是電容,鋰電池是鋰電池
呵呵....看到這邊,覺得想笑....畢竟這是real world.

建議啦,覺得這樣還是有問題的,先去告手機廠商先,
因為它們比較大,跨國的耶,隨便賠您一點"牛毛"都很多了.
啥?找不到原因?我教您好了....

我的E系列電池是1500mah,充電器是800mah,
照說每小時有800mah,那應該1500/800=1.875小時就該充完了.
為何我每次要充飽電池都要三個小時,而不是兩小時內?
仔細看一下,您的一定也是這樣的情形.快去快去,那可是一戰成名的機會.

至於啥碩士,還有個EE的,建議您還是待在Lab中的"理想環境",
別出來跟小老百姓爭了....
(話說回來,我是真的把EE的東西都還給學校了,只剩下一些"概念".)

另外,別因為自身立足點不夠,立論不穩,
就又說別人就是"正義魔人"....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63 樓的是正解
61 樓的不要亂套公式
看了這麼多的討論, 小弟忍不住來發文說明一下:
首先, 先說明一下電池方面的知識:
1. 手機電池, 或是其它3C產品的電池, 幾乎都是使用鋰離子(Li-ion)或鋰高分子(Li-polymer)電池
為主要蓄電電芯, 再加上一片保護電路板, 來防止電池芯過度充電, 及過度放電所造成電芯損壞,
最後用塑膠外殼包裝成各位所看到的各種電池組.
2. 鋰離子電池或鋰高分子電池, 是由正,負極不同化學材料組的, 可做為多次充電, 放電, 我們稱為二次
電池, 或可充式電池, 原理上是藉由化學材料的氧化, 及還原反應, 使電池可用來蓄電(充電), 及放電
使用. 所以這些電池是化學反應.
3. 所有的鋰離子電池, 鋰高分子電池, 一定都使用循環壽命(Cycle life), 也就是隨著充電, 放電的次數
增加, 化學材料逐漸老化, 劣化, 使用上電池蓄電能力越來越差, 放電時間越來越短.

所以, 樓主的疑問, 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疑問, 一筒水4000cc, 我的水壺1000cc, 為什麼不能倒四次?
這個看法是用, "物理現象"來解釋, 當然不正確. 如上述, 電池是化學反應, 而非物理現象.
另外, 廠商的解釋, 可能不夠完整, 但也說的沒錯,
1. 所有電路學上的轉換效率, 很難達到100%, 由其是電池, 先將電能轉成化學能儲存(充電), 再將化學
能轉成電能放出(放電), 這一定會有損耗, 再來, 電路3.7V (事實上鋰電池充飽電約4.1~4.2V之間,
直到約3V時放電截止),升壓至5V, 電能又損耗了一些, 另外, 充電過程當中, 電流進入手機電池當中,
又損耗了一些.
2. 另外, 鋰離子電池充電方式, 也不是一般人想的方式, 充電器電流流出多少, 電池就接收多少,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方式, 採用的CC-CV (定電流 轉 定電壓)的方式充電.
鋰離子電池, 隨著充電, 電壓逐漸升高, 直到4.2V, 充電控制電路就要定住在4.2V, 而後改為定電壓充電,
此時充電電流會逐漸降低, 直到充電線路設計的充電截止點(通常在50~200mA之間, 視電池容量而定),
然後停止充電, 並顯示充飽, 所以充電時間, 一定遠高於物理方式計算的時間.

以上希望對各位網友的討論有幫助!
其實倒水的理論也是可以通的。
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都忽略了把水抬起來倒進去所需要的功了。
這是倒水的人所提供的,不是這桶水本身擁有的
可是電池在轉換的過程中,只能由電池自身所擁有的能量去提供,所以,當然變少啦 :p
而且,廠商只要標示正確他的電池容量就可以了。
他又沒有標示可以充幾次,不是嗎?
如果又以倒水的理論來看的話,要是自己沒力抬得不夠高,無法倒光買來的水,能夠去跟賣水的廠商求償嗎?
刪.
(都說不看損耗了, 又不理我... 變成我在嘴炮了 @@ 刪掉好了. 不好意思傷了大家的眼睛. 小弟道歉)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