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為了能順利討論下去,
我把樓主的問題理解為,
「為什麼有人會花一個月可支配的資源,只為了買一隻手機」
(畢竟有些人月薪很少,但是家底深厚,每個月可動用的資源相當多)
根據多年觀察,真的會發現到,
窮人喜歡買奢侈品,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
除了手機以外,名牌包、名牌鞋、出國旅遊、甚至是手機遊戲的課金,
都包括其中。
他們或是追求最新的3C產品、喜歡高質感的名牌、熱愛出國旅遊、
甚至是擁有一台夢想車(紅牌重機),
不同的慾望卻都有一個共同點—存不到錢。
難怪很多人在回憶過往時,
都會認為最難存的錢就是第一桶金,
只要存到第一桶金,不知不覺就很生出第二、第三桶金.....
為什麼呢?
因為要擺脫「窮人思維」,存到第一桶金是最困難的!
只要擺脫了「窮人思維」,錢就自動累積上去了。
我在大學四年期間,只要打工存到錢,
一律就是存起來,
我也不挑工,球隊教練有接、搬運裝潢廢棄物也接,
畢業後存了第一桶金,就買了10張中華電(9X元),
之後正式上班,薪水大幅成長,
存了錢也都是買非常穩定的定存股(懶人投資法),
今年的被動收入已經來到了25萬。
至於當年那些很會享受生活的朋友,
很多到現在仍然是0存款,
他們將近十年工作存下來的錢,
竟然比我一年的被動收入還少,
很驚人嗎?
當他們在大聊日本哪家店的和牛好吃的時候,
我只能在旁邊投以羨慕的目光,
當他們準備踏片全歐洲的時候,
我卻還再掙扎要不要狠下心去一趟小琉球。
每個人的選擇,當下看,似乎影響不大,
但是十年後,就會有點不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