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為方便讀者一眼了解分享的是哪幾支手機,封面排版便這樣簡單排列。)
左上:Samsung S24 Ultra
左下:Apple iPhone 16 Pro
中間:vivo X100 Pro
右上:Sony Xperia 1 VI
右下:Xiaomi 14 Ultra

平常我自己是一支手機寫一篇心得文章,但今年市場上的手機大戰實在太精采,讓我也產生了不少想法,希望在年底做個總結,也分享給明年想換手機的人參考。

先說明本篇分享手機心得的條件:
  1. 都是台灣販售的國際版、公司貨。
  2. 均是跪算盤打臉自己,獲得太座同意後才自費購買,無業配。
  3. 因為是買一支賣一支,因此沒有特別著墨不同手機的比對,因為各有千秋。
  4. 網路上常看到說這支有什麼規格,那支少什麼規格,因此一定很爛,但我會購入自然是因為覺得這幾支都是一時之選才購入,購入後發現不適應最終換機的原因,大部分與規格關係不大,因此分享上不特別著墨規格(主要以機身背後的鏡頭模組、主鏡頭表現分享,螢幕上的自拍鏡頭不在討論範圍),畢竟只有適合自己的,沒有絕對的優劣。
  5. 這些手機體驗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有取代相機工作的便捷性,當然目前手機攝影要完全取代相機,我來看還是會有點猶豫,主要是電量、畫素的差距,旅遊時拍照的量很大,因此手機要兼顧查資料、導航的情況下,還要負責拍照,耗電自然非比一般,而手機輸出畫素大多是1200萬,高畫素質感沒相機成像來的絲滑細膩,也是一個不適合點,因此本篇文章,我係以能接受前述條件的前提下,以兩點問題來對五支手機打分。但僅代表我個人想法,若讀者有其他想法歡迎討論,切勿見怪。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
那麼依照今年的體驗順序,以下來簡單分享心得,有些想法可能與當初寫分享文不同,因為後來也陸續體驗其他手機,本來的印象也會改變:

(1)vivo X100 Pro(2023.12~2024.03)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近幾年體驗的手機蠻多(都自費賠本),而X100 Pro雖然是2023年底購入的,但卻也是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當時自己本來使用iPhone15Pro,因此10~12月間,並沒有特別在意市場上的旗艦手機狀況,直到看到討論版上一堆人大推X100 Pro,才驚覺自己是不是錯過什麼特別的攝影手機?

後來購入體驗,可以發現X100 Pro的攝影演算法優化程度算蠻大的,雖然是有保留照片內容,但畫質整體被強化後,有明顯的銳化、對比、飽滿、曝光,當然也可以透過內建的質感風格,拍攝類似小米手機上的徠卡經典效果,呈現比較偏重視光影的質感。

在這種情況下,拿X100 Pro拍什麼照片題材,基本上都很強悍,我甚至拿去日本旅行時使用,拍攝的照片數量與相機幾乎打平,就知道多好拍,甚至更容易產出適合分享的照片。
但也因為前述許多優化,讓人事後覺得照片好像不大耐看。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但X100 Pro我最不習慣的地方應該是人像模式,本來看網路文章以為是把MD臉上的膚質細節都拍出來,但直到自己拿來拍攝認識的人並且也關閉美顏模式,發現只要是人像模式下,X100 Pro都還是會強制啟動人像優化,因此得出來的照片,第一個是與模特兒本人的臉龐膚質完全不一樣,再者是連眼睛都有被動過的痕跡,這種優化過度的人像模式,比較不符合我習慣的攝影體驗。
(最近X200系列上市,我也看到不少人分享人像攝影作品,因為X100 Pro的使用經驗,因此基本上我放大照片看MD膚質就知道那仍是被演算法優化,換一層皮膚的結果。)

vivo X100 Pro小結:
優點:強悍的攝影能力及多焦段選擇,夜拍也有極佳表現的穩定性。
缺點:人像模式不真實,會質疑能否好好紀錄自己的旅行點滴。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8/10分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8/10分
延伸閱讀:
[分享]: vivo X100 Pro使用三個月心得 + 東京旅行攝影紀錄
[圖多分享]:vivo X100 Pro拍攝之2024東京小旅行

照片分享: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

(2)Xiaomi 14 Ultra(2024.03~2024.08)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近年最早讓我意外手機攝影的成像,可以做到優異光影層次出現的手機大概是Xiaomi 12S Ultra,當時這支手機是小米第一次與徠卡合作的作品,因為沒出國際版,因此我是買平輸體驗,後來不習慣大陸版的限制問題而換掉,隔年的Xiaomi 13 Ultra貨量少沒購入,但至少有使用13 Pro,也是很棒的手機。

輾轉來到2024年,幸好這次Xiaomi 14 Ultra預購我沒錯過,而且供貨充足,因此買來體驗的同時,也順便使用配件握把,享受了極為舒適的拍照體驗。

對,有加沒加握把,對於我這篇文章的命題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我們的題目是旅行會否想使用這支手機來替代相機的工作,而有握把自然可以提升手機的握持舒適性,也是其他廠牌比較少專為手機打造的配件。

但小米為了Ultra版而做出的握把,到了14Ultra時,基本上算是很夠用的道具。

如果加上一條手腕帶,基本上不用怕掉手機了,而且旅途過程可以單手拿,只要按下握把上的快門鍵,就能快速觸發手機的拍照功能,算是建議14Ultra玩家必備的道具吧,比較可惜必須搭配專用的手機殼,沒法使用在保護性較好的保護殼上,希望下一代可以避開使用塑膠殼。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那麼說回Xiaomi 14 Ultra的拍照體驗呢,因為內建了徠卡風格(徠卡經典、徠卡生動),因此可以視情況切換需要的風格,甚至小米還提供使用者自己設定參數的功能,存檔成為個人專用設定,算是提供很大程度的方便。

因為小米不強調照片一定得很銳利,也依徠卡團隊建議,希望保有一點模糊或暗角的可能性,營照比較真實的影調、拍照特色,因此使用Xiaomi 14 Ultra一定會察覺與vivo X100 Pro的照片有差異,也沒那麼多的演算法優化或銳化照片,但這反而是他的優點。

我會覺得Xiaomi 14 Ultra比較適合街拍,旅行紀錄的話,偶爾會覺得照片調性不一定適合自然風景題材,但最後我覺得光是他的握把加持,應該還是有比vivo X100 Pro來的吸引我。

Xiaomi 14 Ultra小結:
優點:可加裝握把,大幅提升便利性,加上徠卡風格的表現水準是一大優點,人像表現也比較自然。
缺點:攝影功能彈性多但也複雜些,對於非常接觸攝影使用者來說,使用門檻較高。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9/10分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8/10分
延伸閱讀:
[分享]: 小米 Xiaomi 14 Ultra開箱及心得
[圖多分享]:Xiaomi 14 Ultra拍攝北海道旅行記錄

照片分享: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

(3)Sony Xperia 1 VI(2024.06~2024.07)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在體驗過vivo、Xiaomi的手機後,本覺得應該今年就暫時不換手機了,但因為最開始帶vivo X100 Pro去東京旅行的經歷,讓我萌生能否用手機取代相機來記錄旅途過程的想法,因此一直留意之後去北海道想帶去體驗的手機,便注意到當時發表的Sony新旗艦Xperia 1 VI,剛好自己門號要續約,便用續約價購入。

本來對Xperia 1 VI的期待是美好的,想著經歷這麼多代的進步,應該越來越能勝任拍照這件事,加上它的外型,一般說Sony手機設計好看應該大家太反對吧。簡潔俐落好看,是我喜歡它們設計美學的特色。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我沒料到所謂的攝影演算法、AI優化,在Sony手機上居然是那麼的薄弱,應該說Sony可能是少數幾家更堅持強調光學攝影表現的手機廠。因此Xperia 1 VI的拍照表現是儘量沒有太多優化效果的,反而更像是考驗我使用相機的經驗,幸好我當時相機是A7C2,因此上手還蠻快的,但就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它與這幾年我用過的其他手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水平。

因為那時還保留著Xiaomi 14 Ultra,因此在本文的命題下,這兩者絕對會有比較,最後是因為Xperia 1 VI剛好拿到沒多久就發生一個電池充電異常顯示的BUG問題(官方認證,後來可能有更新),讓我不是很敢帶出國,加上那陣子拍照體驗有點問題,因此最終才帶著Xiaomi 14 Ultra去北海道旅行。

那麼Xperia 1 VI的攝影表現如何?

Xperia 1 VI的相機APP介面,是參照Google原生系統的相機APP去設計,但整合專業模式及風格選單,專業模式主要是參考Sony A系列相機的相機選單去精簡設計的,我覺得算簡易好用,實際使用也蠻好上手。

但旅行最忌諱的就是攝影器材異常、故障,我體驗的那段日子,七月某天接近中午時段帶小孩去駁二散步,發現Xperia 1 VI拍照時機身溫度會明顯升高(手可以感覺到機身發熱),最終突然開起保護措施禁止我繼續攝影,這在之前我其他手機上是沒有發生過的情況,因為以往頂多手機只是採取降低處理效率,但不會強制禁止繼續拍照。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當時有同時拿Xiaomi 14 Ultra拍照卻沒任何異常,持續勝任拍照作業(可能還拍更多),因此蠻訝異Xperia 1 VI過熱保護機制觸發的時間點好早,也思考若我旅途拍照正開心,因為這種拍太多張照片或錄影太久的用法,可能手機就會突然卡住沒法繼續,是會有點掃興。

拍照過程中,我發現Xperia 1 VI有個問題是,若關閉風格檔案效果,那麼拍照時蠻容易偏藍或者過曝,雖然可選擇調節參數來改善,但這確實會影響拍攝的便利性,因此基於把照片拍好的前提,我是會選擇設定風格採用「懷舊」或「自然」,會較容易拍出喜歡的作品,

此外因為沒太多演算法介入,照片的顆粒感跟品質都比較粗糙,這真的有需要心理建設一下,以下放些近期拍攝的照片,在室內或陰暗處拍攝的畫質,確實Xperia 1 VI是比較需要再努力,但天氣良好時的拍照細節,就是Xperia 1 VI比較討喜了,但僅限主鏡頭,因為它是比較沒演算法或AI優化的手機,因此長焦攝影的畫質真的就是蠻原生的,若您已經習慣vivo、Xiaomi、Google、Samsung...等有做攝影演算法的手機廠牌,我其實是不大建議挑戰Sony的。

Xperia 1 VI小結:
優點:外型恰巧,適合手持拍照,整體設計比較偏娛樂型手機,而非本來預期的攝影型手機,在維持這麼好看的機身設計與大小下,把各種娛樂功能發揮到一定水準,跟ROG Phone、vivo X100 Pro、小米14 Ultra、Samsung S24U等手機相比,Sony有自己堅持的美學想法。
缺點:該手機採用較少攝影演算法優化照片,很吃感光元件、鏡頭的光學攝影表現,但硬體先天條件仍沒法將照片提升到旅行攝影可用程度,且攝影過程發生溫度過熱的管控限制,大幅影響到使用體驗。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5/10分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6/10分
延伸閱讀:
[開箱]:Sony堅持的浪漫-Xperia 1 VI 緋紅版

照片分享: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

(4)Samsung S24 Ultra(2024.07~2024.10)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因為前一支Xperia 1 VI的經歷,讓我終於轉向回頭看年初就上市的S24U,本來它不在我預期手機名單中,但剛好都體驗差不多了,不如回頭來看看這支手機的表現如何,總結下來我分享了四個S24U的特色:

1.以前網友就說過,三星手機拍照前後、不並非手機與螢幕看是兩回事,而是光手機上看就兩回事了,因此S24U拍照我用螢幕觀看大概的畫面,與拍完照片去相簿看到的成品,是有些出入的,缺少了我本來構圖時期待的成像,但這偏偏也是三星演算法的特色之一。

2.大部分手機的相機APP中,最邊邊的其他拍照模式選單中,都會有一個高畫質模式,但在原生相機APP操作介面中,大多還是只能讓你拍出1200萬畫素的照片,但S24U因為主鏡頭有很可怕的2億畫素規格,因此他可以直接點選切換4800萬畫素,而且這設定也會記憶住,不會因為後續我們重新開啟APP而被重製。對於比較習慣高畫素照片方便整理的我來說是加分的,這點我目前大概只有在S24U及iPhone 上發現過。

3.之前使用安卓手機的時候,自拍前鏡頭一直是蠻弱的,即便畫素說多高,但拍出來的成品就是蠻差的,但S24U的優化效果,卻可以讓我看到還算滿意的成品,甚至願意拿來跟女兒合照,而再搭配S Pen遙控拍照,這組合其實蠻好,也可說是這件事,讓我下了「這支手機的成熟度很高」這個結論吧,S24U它就是把功能都做到很均衡,不過也不差。

4.人像攝影的照片我就會覺得偏假,大概就是過不了自己那關,與其用S24U拍照,會更想用單眼拍照的概念,也因為有不自然的照片感,讓我幾乎比較少用它的人像模式,而可能選用相機。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三星雖然攝影照片上給我的感動可能沒那麼多,但相機APP中有個風格設定,除了可以下載一些三星與第三方合作的照片風格設定外,還可以模擬你手機某張照片的調性,儲存成一個風格檔案,這點算是我覺得S24U很完整全面的特色。

但最後換掉它是因為邊角採用方塊設計的方式確實有影響手感,再者重量也不輕鬆。

S24 Ultra小結:
優點:整體手機設計完整且純熟,操作上相對流暢且有種不自覺的好操作。拍照上S Pen可幫忙遙控快門,又有模仿風格功能,相對實用。
缺點:人像攝影不滿意優化過度效果,以及照片與拍照當下的畫質、色彩會有出入。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8/10分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8/10分
延伸閱讀:
[分享]---Samsung S24 Ultra攝影體驗+ Galaxy Watch Ultra使用心得




照片分享: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

(5)Apple iPhone 16 Pro(2024.10~2024.12)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這次iPhone 16 Pro主打的攝影風格玩法,在起初是蠻多網紅都有介紹的東西,而大家也發現本來蘋果發表時新增主打的相機鍵,實際使用是沒那麼好用,而改說其實這是AI鍵。

但我是認為大可不必為了一個AI功能而多出一個按鍵,而在相機鍵的附屬功能上,側滑、按壓等等的功能,實際使用上我得更謹慎使用,否則就容易滑超過或手得拿更穩才不會晃到,因此我並不覺得需要加裝這個相機鍵,位置也不理想,哪裡好用呢?(大家似乎只想到啟動相機...)

iPhone 16 Pro可以發揮2400萬、4800萬畫素直出照片(似乎從14Pro開始就有這能力?),甚至可以套風格而不影響畫質大小,實屬好用。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從拍照畫質來說,我覺得除了照片色調之外,目前跟其他家相比,蘋果似乎也屬於習慣篇真實性的照片調性,因此也有種偏少演算法介入的感覺,但與Sony相比已經算好很多了。

iPhone 16 Pro色彩表現依然很蘋果,原生相機的畫質與目前安卓旗艦手機相比是有差別,可說是Apple比較堅持走這樣的做法。

而有了風格設定功能,我覺得可以調出自己喜歡的調性是很棒的功能,能產出相對舒服些的照片色調,但在長焦、夜景表現上,我想還是需要仰賴演算法優化的幫忙才能有優質些的表現。

所以iPhone 16 Pro適合我旅行使用嗎?
其實我覺得算適合耶,因為它可玩的風格,還有第三方做的不錯的攝影軟體,都能讓我旅行拍攝很有特色調性的照片,但相對我覺得iPhone 16 Pro在風景題材的表現,可能不是我能駕馭的範圍,它比較適合我街拍上的捕捉。

iPhone 16 Pro小結:
優點:依然穩定的手機效能,支援了整體手機的拍照需求,甚至新增了風格功能,有助於發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照片調性,而蘋果周邊商品繁多,也容易找到可協助拍照的配件。
缺點:畫質上較少優化,比較偏真實點,因此作品會有題材的選擇問題,建議還是可以視情況搭配第三方APP,會提升畫質跟便捷性。
  • 「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萌生不帶相機的想法?」---7/10分
  • 這支手機能否勝任旅遊紀錄工作?」-------------------------8/10分
延伸閱讀:
[分享]:iPhone 16 Pro,讓人重新反思攝影基礎的練習

照片分享: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分享]:2024年旅行紀錄用途之攝影手機使用心得

以上是我2024年的手機攝影使用感想(利用三個晚上加減打字及熬夜,後面有些內容可能說的比較凌亂)

當然每支手機體驗時間長短不同,也不是每支手機都有機會帶出門長時間旅行去使用,因此我也只能就使用當下有沒有讓自己產生「這支手機是否可以讓我出遊時不帶相機?」的念頭來打分。

當然體驗過程,這些購入、便宜賣的成本損失慘況,也是蠻難受的,幸好太座只是念念,知道我會視情況賣掉前一支手機,而攝影也是自己的興趣,才能這樣投入。

目前呢,也是再次打臉自己,說好iPhone用久一點的時候,突然某支手機引進來台灣...因為等好久,於是還是跪算盤的換了下去,希望2025年能有新旅程及照片作品再來分享。
2024-12-05 23:45 發佈
利害!
條理清晰中肯不紊!
好文大推!
虛砷
虛砷 樓主

感謝撥空讀完,雖然是把之前打過的文章拿來摘錄重點及整理心得,但編撰過程已經累到不知打瞌睡幾次了XD

2024-12-06 5:37
雖然目前沒有換機打算

但感謝分享
虛砷
虛砷 樓主

謝謝您撥空花時間讀完[微笑]

2024-12-06 5:35
所以樓主現在玩Oppo Find X8系列嗎?
don520 wrote:
所以樓主現在玩Oppo...(恕刪)


是的,Find X5 Pro是我2022年很喜歡的攝影手機,有自己的設計特色,甚至OPPO藏了一顆我很驚訝表現優秀的人像鏡頭,可惜Find X5 Pro有些規格是延續X3 Pro,且當時OPPO很敢開價錢才導致市場反應冷清。

後來為了體驗其他手機而賣掉Find X5 Pro,這兩年OPPO沒繼續拓展Find X系列國際版市場,蠻可惜的。

畢竟後來的Find X6、Find X7系列攝影表現都不俗,國際版也都有引進摺疊機還有中階手機。就這樣給vivo機會搶到台灣的市佔率。

因此這次Find X8系列有出國際版,我也是蠻驚喜的,以vivo X200 Pro跟OPPO Find X8 Pro的規格來說,這兩家廠牌我覺得有個簡單的差異:

vivo:AI優化照片比例高,很敢開高規格,並可能降低手機整體的平衡。----像是渦輪增壓的車子、麻辣火鍋。
OPPO:AI優化照片比例低,開規格的同時,也想重視手機整體的平衡。----像是自然進氣的車子、龍骨火鍋。

後續使用體驗差不多時,會再分享我對於Find X8 Pro這次的表現是否滿意。
虛砷 wrote:
(為方便讀者一眼了解...(恕刪)

滿厲害的,這幾支也都是今年拍照手機的一時之選了,
其實拍出來的都不差,
一般人就算可以負擔應該也很少有人會這樣都買來體驗,
給五分了,感謝分享。
虛砷
虛砷 樓主

我就是自討苦吃...[笑到噴淚]

2024-12-07 20:15
自己的真正使用感受而非簡單比拚規格的好文章
不過樓主的拍照構圖本來就不錯了 ,隨便這文章中任一支手機都能發揮,只是那個順不順手跟追求更好的感覺吧
虛砷
虛砷 樓主

謝謝,就是一直尋找適合自己拍照跟玩遊戲的手機而已[偷笑]

2024-12-07 20:16
感謝分享~
虛砷
虛砷 樓主

謝謝~感謝看完文章

2024-12-07 20:16
拍起來簡單大方
很好看 很有技術 很棒
虛砷
虛砷 樓主

謝謝~感謝看完文章

2024-12-07 20:17
覺得這些玩拍照的都很厲害,
我只會隨手亂拍。
虛砷
虛砷 樓主

可以逐步培養攝影當興趣,我是17年前自己摸索從家人的底片相機開始學習,持續欣賞大師的作品去培養觀察角度跟構圖。

2024-12-07 20:19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