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10年前的2013年,智慧型手機就相當成熟了,拍照錄影畫質都很好,效能應該都已經很夠用了,再發展新核心效能高了幾%,大部分人應該都無感吧
我覺得科技廠應該要回歸手機最基本的「收訊」方面下手,例如做出在室內連線穩定,然後又沒啥電磁波傷害的新科技(雖然聽起來不太可能,但近代人類的很多發明都是去突破以往所認為的不可能),不然現在都2023年了,進到室內還是一堆收訊死角,跟20年前2003年只用來講電話的按鍵手機一樣遇到相同的基本物理問題
反倒是那些什麼折疊屏、屏佔比、屏下鏡頭等等等的,或是核心怎樣厲害,我都覺得沒什麼重要
另外就是電池是消耗品,壞了就該更換,反而2003年那樣可換電池才對,現在就算做一堆「黑科技」,結果最基本的電池掛了,一樣報廢,還有記憶卡也是,本來用記憶卡存照片才是正確的方向,結果現在一堆年輕人手機壞了就只能發限動哀號討拍說照片都沒了
但是現在很多人如果看到市面上的眾多機海,大多懶得去做功課弄懂3C規格,就直接買哀鳳了,就算預算不夠也有二手哀鳳可以買,現在手機生態似乎變成每年推出效能高個幾%的新機,追求時髦的人就去搶購然後把手上的前一代舊機拋售給那些預算不足的人
手機由原本是給那些事業做很大要隨時談生意的人用的「行動電話」,演變成人手一支的遊戲機了
但是那些年一直無法突破「按鍵」的約束,於是出現了所謂的滑蓋式手機和折疊式手機,就是想利用螢幕面積的空間來隱藏按鍵
直到偉大的「電容式觸控」橫空出世,開始可以用滑的來玩手機,按鍵終於走入歷史,而且照相功能變超好,原本手機剛有照相功能時被視為玩具,人們認為要把龐大的相機整合進手機根本不可能,沒想到現在手機竟然超越相機,相當於人人都隨身帶著相機隨時可以拍照,看手機評測文都好像在看攝影比賽
至於電信行動電話的功能現在就變成只是附加功能,都可以設定成玩遊戲時自動拒接來電了(原本是電話附帶娛樂功能,現在是娛樂附帶電話,電話被乞丐趕廟公了)
RRRRWWWW wrote:
如果你到現在還在用iPhone...(恕刪)
我有一台ASUS Padfone 2,插sim卡還能4G上網,而且還是2012年上市的,當年就有手機變平板的技術了,而且當初Padfone的技術還不只是單純的外接螢幕投放,合體時還能自動把介面變成橫式的平板電腦介面(而且還不只是像手機拿橫向那樣翻轉而已,是整個佈局都變成一台單獨的平板電腦的那種介面),真的超強,可惜後來就都沒這樣的產品了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如果都去買SD卡的機種,讓無SD卡的賣不動,廠商才會改變策略
但......大多數消費者通常不願意去研究規格做功課,就跟著人云亦云,變成消費者被迫改變習慣,花錢消災,久了開始引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覺得花錢給廠商賺是很棒的感覺
雲端很方便,但這就是養套殺,哪天漲價若不續訂就全數刪除,很多人就想說花錢消災繼續繳,再以斯德哥爾摩心態自我安慰說超好用、錢沒白花
還有像是3.5mm耳機孔也是,明明有線的音質最穩也不用充電,但廠商就是要推無線耳機,消費者花錢消災改變習慣,再來斯德哥爾摩的說超好用
還有不可換電池明明是要刺激汰換率,但消費者也要斯德哥爾摩的去說反正就算可換我也不會換
其實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是種心理自我防衛的機制,藉由覺得自己沒有被害、錢沒有白花、覺得自己是得到對方的服務而不是迫害,來減低痛苦
久而久之,很多消費者懶得去爭取自己的權利,變成對廠商百依百順,凡事都花錢消災,覺得無論廠商的策略如何,錢都花得值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