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公司 (奉指示不得有影射等等) =A
經(精)銷商 (直營店、一般店面、NOVA內通訊專櫃、通訊行) =B
消費者 (學生、士、農、工、商、男女老少等等) =C
一、新辦
C 向 B 申辦新門號--成功-> A 付佣金給B (賺) ,也給 C 優惠金(抵扣手機等)--之後--> C 每月付錢給A (賺)
二、續約
1. C 向B 申辦續約門號--成功-> A 付佣金給B (賺) ,也給 C 優惠金(抵扣手機等)-之後->C 每月付錢給A (賺)
2. B 主動向C 要求續約門號-成功->A付佣金給B (賺),也給 C 優惠金(抵扣手機等)-之後->C 每月付錢給A (賺)
三、解釋C 每月付錢(含各種電信消費) 給A (賺)= A給B的佣金 + A給的優惠金(由B掌握)+ A的營收
先解釋 佣金
B 可以是 燦坤、順發3c 等等 各種通路 也可是 7-11,重點 A給B的佣金 就是B的 賺錢之道
再說 優惠金
A依據 簽約的 方案(高中低資費等等) 分別給不同的優惠金,但是都是透過B 轉知辦理(所以是不是全部給C?有剩就是B自己賺,聰明的C應該自己掌握有多少優惠金,再去找B 談)
四、建議作法
C應該掌握簽何種費率 有多少優惠金 確定後 去找各種 B 談~ 除了要回應有的 優惠金還要凹到B的佣金!
五、舉例(假設)
現在有兩位C ,C1與C2 都是想跟A 申辦中資費,申辦一樣的X手機
經查該資費 優惠金有4000元,且給B的佣金有2000元(假設) ,
想辦的X手機(定價18000元,行情價14000元),去找各家B問X手機行情價(可能18000~14000不等 越便宜當然越賺)
確認後(假設14000元) 要以申辦A公司中資費(經查優惠金有4000元),所以(14000-4000=10000)應該要給B 10000元來申辦,但是別忘了B的佣金有2000元
現在找了 B1、B2、B3等3家B 想賺你錢,可以再談
B1說: 就是10000元
B2說:算你9900元(其實他還賺2000-100=1900元)
B3說:算你9900元再送價值1千元配件包(成本絕對不過2~3百)(其實他還賺2000-400=1600元)
所以 聰明的C1 應該知道 自己該怎麼 辦理手機了吧 只要花9900元還有配件包~
但是不知情的C2
容易遇到 B4 幫你辦到好 X手機(定價18000元) 要妳花16000元申辦
B4賺(2000佣金+4000優惠金-2000抵扣手機 = 4000元)
結論:
C1 花 9900 申辦X手機 含配件包 ---> B3賺1600---->C 每月付錢給A (賺)
C2 花 16000申辦X手機 無配件包 ---> B4賺4000---->C 每月付錢給A (賺)
補充:
優惠金不只是 手機 也可以任何家電、腳踏車、等等 只要是B有在賣的 都可以抵
所以才說是 B 在掌握 優惠金 (佣金一樣賺)
例如 常見的 腳踏車 ,跟你說 價值5000元 把優惠金4000元抵扣完 還要請妳 加1000元
但是 其實 那台腳踏車 B進貨 可能才2000元 ,
B就賺 腳踏車價差(4000-2000=2000)還有 佣金 2000元 還有C 付的 1000元
等於 5000元 ,除了佣金要賺,優惠金還可以用商品價差 再賺一筆~~
-----------------------------------------------------------------------------------------------------------------------
RE: 4樓 小懶孫有些你看不到的成本和人力不是你這樣嘴上打炮就能想到的?.. 自私的小螞蟻!!!!!!
-----------------------------------------------------------------------------------------------------------------------
真是抱歉
不知道 這樣 會讓你 發飆
說明許多有關 不確定的 商業利益 事情
我是自私的 小螞蟻
但也是 自私的商人 所養出來的~
當然很多商人的成本 沒算進去
因為 我只是 消費者
不是 商人
當然 只考慮 消費者的 需要與成本
但是 這畢竟不是 秘密
如何在這市場 有效創造營收
征服我們這種 成長中的 消費者 才是有勞你費心的地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