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振藩的影迷嗎?


1971年由於他無法接受只是在《青蜂俠》中扮演一名專門負責打鬥的「特技人」式的角色,所以決定回香港演電影,期盼闖出一番新天地。李小龍回香港後,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五部電影:
《唐山大兄》(1971年)
片中,李小龍迅猛的三腳迴旋連環踢、凌空飛腳以及高亢的嘯叫等武打噱頭皆極具個性,令觀眾如癡如醉,功夫熱潮因而掀起。
當時粵語片正陷於低潮,幾乎停止生產。他替羅維拍《唐山大兄》及《精武門》,原版都是國語對白,後來嘉禾重新發行才配上粵語。在此形勢下,李小龍憑藉著一身好武藝與個人銀幕魅力,不僅在七十年代初期掀起一股電影熱潮,將觀眾拉回戲院中,讓衰退的香港電影工業重新找到一線生機,使嘉禾公司奠定基礎;亦使「功夫片」復甦,賦予新的面貌與活力。他的電影也身價百倍,轟動了全球,讓人們對中國電影刮目相看。
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精武門》(1972年)
講述創辦精武體育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遭日本人毒殺,其愛徒陳真(李小龙饰)為師父報仇雪恨。
李小龍盡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輔助工具,也不用替身出演危險鏡頭,且李小龍首次將雙節棍搬上銀幕,並道出一句經典對白:「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自此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一大經典。
《猛龍過江》(1972年)
李小龍與嘉禾公司合組協和公司,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
李小龍在片中飾演一個來自香港鄉村的功夫高手唐龍,遠赴意大利幫助一家中餐館的女老闆(苗可秀饰)剷除當地惡霸。
主要的打鬥部分被安排到古羅馬競技場,《猛龍過江》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遠赴歐洲取景的影片。
本片在台灣放映,創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並獲得第十一屆金馬獎的優等劇情片獎。
《龍爭虎鬥》(1973年)
該片為李小龍的巔峰之作,是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多,以及在系列中最賣座的一部。在片裡比武中,李小龍展示出少林齊眉棍、菲律賓短棍、雙節棍等絕技。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龍在拍攝本片時於戲場內昏迷,差點不省人事。
《死亡遊戲》(1978年)
講述一位強者為了奪得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獨闖七層寶塔,經過一輪惡鬥後到達塔頂,卻只換來一句古老的謁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
豈料一語成讖,該片成了李小龍的未竟遺作。
1978年,为了纪念李小龍,该片被用替身重新拍摄,但剧情与李小龍原意已大相径庭。由于观众对李小龍的怀念,该片同样获得了较高的票房。与其说是这部电影获得了欢迎,不如说是李小龍临终前的一段极其宝贵的武打影像吸引了无数观众。
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7大武術家之一。
他被譽為「功夫之王」、「武之聖者」;1972年,李小龍更獲香港評為10大明星之一,香港報紙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美國洛杉磯市將《死亡遊戲》開映日(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他作為惟一入選的華人獲《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
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誌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接触过李小龙武术及其武术理论后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
的確,東方武術家能如李小龍般突破國界和種族領域,死後至今三十多年仍聲威不減,這絕對是很少有的。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計劃與鄒文懷約因演出007第六集女王密使而聞名的澳洲籍演員喬治·拉贊貝用膳,希望說服後者參演其新片《死亡遊戲》。
晚上十點以後,他被發現死於知己丁姵(丁佩)位於九龍塘筆架山的寓所中。
據當時的檢驗報告顯示:李小龍胃里含疑似大麻物质,但分量极少,不以致命。由香港政府簽發的死亡證上被列為「死因不明」。
由于事发突然而死因可疑,决定进行死因聆讯。最后,经法庭聆讯,官方公布其死因为“服用含有过敏成分之止痛药而诱发急性脑水肿”。
另外在2006年2月,美國芝加哥驗屍官James Filkins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院週年會議上稱,当年死因有可商榷之处;他表示於癲癇猝死症(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或许是李小龙猝死的一个因素。
癲癇猝死症可令心肺功能停頓,使得「李小龍當時身心均感痛苦」。
有人造谣李小龍是被一些中國武術家毒死的,有人坚持“谋杀论”等观点,但这些說法並無根據。
還有些非洲人認為李小龍沒有死,而是在肯亞隱居練功,這種說法不但無確實證據,而且還與追悼會中的錄像矛盾。


他成為華人乃至日本、韓國人的偶像,不少華人模仿他的動作及行為,有武館「赤身、黑褲」練武。華人地區有不少影視作品都有李小龍的影子,例如中國、香港、台灣所拍攝的功夫片。其電影《精武門》中的名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更為華人世界所傳誦。
他對成龍、元彪、洪金寶、李連傑、甄子丹及周星馳等著名電影人有著莫大的影響
成龍:“沒有李小龍就沒有我”;
李連傑:“李小龍是我的榜樣”;
周星馳:“李小龍是我從小到大的第一偶像”。

李小龍的出現,一改「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光頭、長辮、滿裝」的形象,很多西片都把中國人作為武術高手出現,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會打功夫,甚至到中國學武。





2009-02-12 23: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李振藩 影迷
他叫李細鳳.他叫李細鳳.他叫李細鳳.

有15了
其實他辭世之前除了未完的死亡遊戲之外,還有一部已定裝的古裝片"程咬金"!可惜的是大家除了看到他穿古裝的定裝照外,沒有緣分看到他主演的古裝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