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很少見的台灣災難題材電影,片名直接點出時間限制,全片節奏緊湊、壓力感強,而且搭配高鐵封閉空間的設計,我覺得是有帶出相當程度的壓迫氛圍。不過坦白說看之前挺擔心會失望

這是那天的見面會,宋芸樺本人真的好可愛

再來稍微分享一下我個人看完的心得,不過為了不劇透我就單就效果層面、演員等去分享,先說整體特效的完成度比我原本預期好不少。像信義區與高鐵上的災難畫面,畫面調度搭配後製,算是有抓到那種「局部失控+群體驚慌」的節奏感,雖然看得出有些段落是靠剪接巧妙處理場景規模(畢竟預算有限),但補得還算自然,沒有出戲。
動作場面部分,這部片沒有走動作爽片那種誇張設定,反而是以角色職業本身該有的「基礎戰鬥能力」為主,比如林柏宏飾演的拆彈專家、宋芸樺飾演的刑警,還有李李仁飾演的拆彈組長,幾場近身搏鬥戲其實都不浮誇,動作密度合理、呈現方式也不會讓人感覺假假的、或是應用一些比較浮誇的技巧,這點我覺得反而蠻加分。而且老實說相比其他部台灣作品內呈現的動作戲片段,整體流暢度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至於演員部分,我真的要說:林柏宏是整部片的靈魂,從頭到尾的壓力感、決斷力與內心壓抑詮釋得非常到位,其實我覺得這個角色的心境應該是非常難揣摩,要顧慮的掙扎點實在太多,但面上又要故做鎮定。並且我覺得林柏宏跟李李仁兩個角色之間的對手戲是整部片很大的看點之一,但涉及劇情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欣賞。反而是宋芸樺的情緒處理有些地方讓我略感可惜,不確定是角色設定比較壓抑,還是處理方式偏保守,情感張力沒有像主角那麼強烈,反而有時候互動起來有點情感落差的感覺?
整體來說,《96分鐘》在特效完成度、角色安排、題材選擇上都是台灣災難片很值得肯定的一步。雖然與國外大片相比還有落差,但真的很期待未來有更多這類型的嘗試!這部片9/5會上,喜歡特效跟災難片的人可以去看,支持一下很用心的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