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哥吉拉 -1.0

二戰結束於1945年日本簽屬降伏文書。鑑於核彈對世界的影響。因此衍生出了哥吉拉這部經典之座。該系列中!每一部都會將哥吉拉與核爆拉上關聯性。說明了導演希望後世人們能記取歷史的教訓。讓人們了解戰爭的危險、幅射的恐怖。
日本東寶公司於1954年創造了哥吉拉,也是哥吉拉首次在大映幕亮相。自此之後哥吉拉成為日本人心幕中永遠超級神獸。
從早期穿上百公斤的布偶裝,演變至今的CG 哥吉拉。全球已推出了38部哥吉拉相關的電影。哥吉拉亦正亦邪的形象深植人心。
1954年初代哥吉拉身高50米,這時的它就像是一台巨型推土機,所到之處無一倖免、全部剷平。隨著系列電影中的發展,哥吉拉從大魔王搖身一變 保護日本、反核大使、守護人類的神獸。
近幾年,隨著科技發展;核廢料更美味。哥吉拉的身高已經長到了120米。真不知道他吃的是那一國的核廢料,可以長的那麼大。
2023年,東寶公司推出了第33部哥吉拉電影。“-1.0”。
二戰末期,軸心國之一的日本,在同盟國絕對武力的壓制下,面臨即將到來的敗戰結果下,制定了玉碎計劃。由飛行員駕使零式戰鬥機,以武士道的精神展開了一系列的自殺攻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神風特攻隊。
-1.0的故事就從這開始,
片中的服裝、場景相當的考究。印象最深刻的幾幕,戰後貧窮的人們住在簡易木造搭建的屋舍內;鄰居間互相幫助,為了生存!再危險的工作都願意。
哥吉拉初登陸銀座,巨大的身軀穿梭在市區的街道上。水泥建築的新式樓房,面對哥吉拉的強襲,還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場景的搭設、電車內的景象、街景的呈現,相當符合戰後的日本社會。哥吉拉出場經典音樂配上吉拉吼;我們甚至聽聲就可以辨位;知道“它”來了~~~
開場即是第一波高潮.
屠殺大戶島,哥吉拉初登場..看著頻譜分析儀劇烈跳動從 4分10秒至8分22秒
黑夜中神獸的怒吼!劃破了寧靜中的詭異氣氛~
這時候的哥吉拉的身型還不是很龐大,但是破壞力已經相當驚人。
四分鍾的片段,從即時頻譜中可以看到。20~40hz不斷劇烈跳動。看著看著血就熱起來。輾壓式的攻擊;將低頻的能量拉滿了我的視聽空間.
如果極低頻控制力不佳或是調整上沒有很到位。容易產生耳鳴般的轟轟作響。
微動態充滿空間中的壓迫感,足以把腎上線素直接滿血
很多人喜歡低頻壓著身體打。早期在做家庭劇院調校時,最常做的就是甜蜜點儘量集中.讓體感更強烈!所以當年最喜歡追求拳拳到肉的快感。進入Dirac live的年代後.低頻的空間感慢慢的被重視。早期做空間教正,需要花費龐大的精力,基本的量測找問題;道具調空間;擺位抗駐波..
每一個環節都是盡量將皇帝位的聽感與體感更上一層樓。
進入了新世代的調整以及配合現代影業中更龐大的音訊流量。除了基本擺位上有效的將低頻落在甜蜜點之外..
軟體可以幫你解決百分之八十的空間問題。雖然聽感上仍需要找尋自己的喜好。但是良善的觀影品質與音效感受,已經比早年簡單多了.
最終章海神計畫
從一小時四十二分五十五秒開始。
主角駕駛”九州 J7W1 局地戰鬥機”,這架飛機出現在二戰末期,仍在測試階段並未實際上過戰場。
J7W1主要攻擊任務在攔截美軍B-29轟炸機;還未執行過任務日軍就投降了。這種老式的螺旋漿飛機,都有一種獨特的引擎低吼聲!
任務開始。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影音示範片-音效暴棚 歌吉拉-1.0

J7w1貼海飛行.引擎聲隨著飛機的軌跡.從前方一直飛到腦後.這時候低頻與各聲道的銜接非常重要。音色一致性、時間上的連結、貼地飛行的移動感才會連貫;才能保有戰鬥機不會變成民航機。
哥吉拉背鰭充電;MP滿點放大絕。驚人的蕈狀雲.又再次拉滿空間中的驚人的低頻。這種佈滿整間的能量,如果過頭了!耳朵會很不舒服。透過dirac live 精準的空間校正,其實..爽感真的一流。
大戲登場;標準東洋風 哥吉拉主題曲響起.拉滿回憶殺!
軍艦吹起全面反攻號角…..全員出動。秘密武器亮相.
天上飛的引擎聲.海上神獸怒吼聲.機槍快砲,絲毫不讓音響設備有一點喘息的空間。
海神計畫中一項關鍵技術;
兩艘軍艦交叉航行,利用時間差將哥吉拉團團圍著。又是一個滿滿的低頻的氛圍.
最終計畫還是失敗了!
啟動備案。自殺式攻擊,主角架著J7w1直衝獸口~~結案!
精彩的10分鍾,考驗系統的均衡性、音色的一致性、各聲道間的銜接性。時常發現玩家們喜歡將環繞或是天空聲道的音壓加大。如果碰上類似的大座。容易頭重腳輕。只要花你十分鍾,包圍感、移動感、人聲對白、低頻~一次檢視到位。
2025-05-27 8:42 發佈
這部看到.隔壁鄰居來按電鈴....>__<...(重低音火力全開)
可以檢查音響功能是否正常

antony720 wrote:
這部看到.隔壁鄰居來...(恕刪)
花點時間一次到位,超棒
從海底往上直接爆破軍艦...
從以前的哥吉拉開始這是第一次吧
MarsAudio wrote:
主角駕駛”九州 J7W1 局地戰鬥機”,這架飛機出現在二戰末期,仍在測試階段並未實際上過戰場。
J7W1主要攻擊任務在攔截美軍B-29轟炸機;還未執行過任務日軍就投降了。...(恕刪)

事實上九州J7W1震電局地戰鬥機僅在1945年六月完成試作一號機。翌月進行地面滑行試驗時,因機首抬升角度過高以致螺旋槳觸地變形,故臨時以組裝中的試作二號機螺旋槳替換;同時在兩側垂直尾翼底部加上九州K11W機上作業練習機「白菊」的尾輪,以限制地面滑行時的機首抬升角度。


針對此缺失,震電的量產構型預計重新設計主起落架腳位,並不再附加尾輪。然而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時試作二、三號機皆未完成,遑論量產。2023年電影「哥吉拉-1.0」(ゴジラ-1.0)出現的正是無尾輪的量產構型,實際上並不存在。
MarsAudio wrote:
二戰末期,軸心國之一的日本,在同盟國絕對武力的壓制下,面臨即將到來的敗戰結果下,制定了玉碎計劃。由飛行員駕使零式戰鬥機,以武士道的精神展開了一系列的自殺攻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神風特攻隊。...(恕刪)

日本帝國海軍自1944年十月下旬菲律賓萊特灣(Leyte Gulf)海戰期間開始進行有組織的航空特別攻擊。自此至1945年二月間的海軍神風特攻機大多使用繫掛炸彈的三菱A6M零式艦上戰鬥機,稱為爆裝零戰、爆擊戰鬥機(爆戰)或戰鬥爆擊機(戰爆)。


但1945年三月後,爆戰就不再是海軍航空特攻主流機種,轉由各部隊志願飛行員以現役或二線機種輪番組織上場。

此外,日本帝國陸軍在1944年十一月中旬亦開始進行有組織的航空特攻直到終戰,但並不沿用海軍的神風之名。陸軍特攻機使用陸軍的各式機種,通常會特意塗繪裝飾。
老師您真的是太專業了。
二戰的故事非常多,
亞州戰場或是歐陸戰場~都非常精彩。

redshoulder wrote:
日本帝國海軍自1944...(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