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看過IMAX的網友:
想問是否有人去大直美麗華影城看過IMAX「重新上映」的星際效應呢?小弟自掏腰包,搭客運超過半個台灣來到台北美麗華大直影城,一直覺得這部片在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我而言,他相當於神作,由於在自己縣市了解了一下IMAX影廳,覺得銀幕不大,特地朝聖台北的超大銀幕,我覺得一切都將值得,想體會銀河浩瀚的機會只剩他重映的最後一天了,我想看穿越蟲洞,在黑洞的無垠中尋找家園,與拯救地球的答案。
不過,小弟感覺,怎麼好像跟我2014年看的感覺不同?還是是當年對他們起飛之前的印象不深,只記得後面,所以才對他們飛離地球後的情節無感?
只覺得:色彩不符我的期待、色彩鮮豔度對比度均不符合我的期待,解析度也不夠高。
我希冀能夠看到「快要被吸進黑洞」的逼真感覺才自掏腰包看解析度最好的IMAX,當然很多網友推薦美麗華,包含這次的星際效應,說很逼真、解析度很好,我並不否定諸位網友的看法,只不過我看的時候...........怎麼感覺像是在小學教室,老師播放至投影幕的感覺?我只看到噢....那裏有一個黑洞,恩.........蟲洞是長這樣,土星....恩。一點都沒有逼真的感覺。
不可否認,美麗華確實是全台灣銀幕最大的,在看大動作的時候(主角駕馭戰鬥機飛行、在玉米田追逐),看大銀幕會很過癮,加上美麗華的音效十足,每每我有印象的時候都是在聲音最大的時候。但總覺得,去除影片中動作最大的時候、聲音最大的時候過癮,其他情節去美麗華看似乎沒什麼意思?(個人感覺)
我同意,未來如果我剛好人在台北,確實是值得再花錢去大直影城花IMAX的錢,但我選的片就要是「大動作、飛行、追逐、馳聘」有這些畫面的。這些場景的部分也確實是這次看讓我感到心臟怦怦跳的地方,除此之外,好像不太適合特地花車錢來看這部電影呢?各位覺得呢?
我想問,關於品質:是因為美麗華使用的是「膠捲」,所以所謂「放映久了,膠捲的品質會下降(畢竟過了6年)」還是是「膠捲IMAX vs. 數位IMAX所造成的差異」呢?
舉例:
如果是膠捲年代的問題,我可以以後仍去台北美麗華看IMAX天能、鬼滅之刃等爽片或我心目中的神作。
如果是膠捲vs.數位的問題,那我這次其實應該去其他間有IMAX的電影院就好,比如北中南的其他IMAX數位影廳。
(除了上述兩個因素是我想到的,不知還有無其他網友想要補充?)
噢對了,如果是「2014年拍攝技術糊糊的,現在2020看了爽片後會覺得很爛」的話,那代表上面的兩個變因,都不是造成這次觀影小失望的因素。
我重新搜尋了一下"interstellar gargantua"的圖片,以證實「是美麗華的問題、年代的問題、還是換別間就好了的問題」?我發現,奇怪,怎麼都糊糊的?我記得當年看的時候,黑洞的吸積盤,那些被黑洞重力牽引迅速繞著黑洞環繞的塵埃因高熱而發光,看起來是如此的清晰、逼真,我都快要被吸到黑洞裡去了,在壯闊的大自然中,人類顯得渺小,在「巨人」的面前,人只能升起對這個世界的崇敬。
但是目前找到的圖片,現在看起來都很糊。
接下來的規劃(這次看完之後),
我差點要去別的影廳看IMAX天能,可惜已經下檔了,最近也沒有自己喜歡的新上映IMAX影片,想再找更刺激的觀影體驗,想找有其他神作可以讓我感動感動........
我也思忖,目前遠百4DX星際效應還有在播,要不要再刷一次呢?撇開椅子震動、氣味等效果,它的解析度會讓我感動嗎?
由於我對影廳、IMAX等都不了解,上次看IMAX是12年前(蝙蝠俠),本身對這個也不了解,還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不知各位看重映的星際效應的心得為如何?各位怎麼分析此次發生的觀影體驗呢?可能的因素是什麼?未來我又該怎麼做呢(ex:不要看老片、不要看膠捲、去其他影廳看.......)?
這是我第一篇在mobile01貼的文章,整理分析還不太好,希望大家能聽懂我想說的點,也歡迎留言指教,謝謝
h090120 wrote:
請問有看過IMAX的(恕刪)
其實這次我看了重映,也有跟你一樣的感受,只是看好像都沒有討論這次重映,就當作是自己龜毛,沒想到你也看出來了!
我是猜想,可能是轉檔技術上的問題?
這次重映,是數位的喔!
美麗華IMAX己經在多年就改裝為雷射放映了,沒記錯的話,2014星際效應就是美麗華放映的最後一部膠捲IMAX電影!
現在台灣商業放映的IMAX電影,應該都是數位的,沒有膠捲了!

我當年去美麗華IMAX看了4次星際效應,當時中文字幕是另外投影的,也就是IMAX膠捲本身是沒有任何字幕的。
星際效應是我第2次在IMAX廳看的電影,但,是第1部真正的IMAX電影,第1次看的是IMAX版的露西,露西正片開始前放的預告片就是星際效應。
而這次重映,跟印象中2014的版本,確實變得有點糊,對比也不太自然,感覺好像是轉檔的問題,而音效雖說美麗華經過整體改裝(除了放映系統,還有影廳銀幕、音響、座椅都換新),但其實音響震撼力也遠遠大不如前,當時看,一開始庫柏夢境中墜機的片段,極大的低頻音壓,震的我長褲的褲管直抖,我當時真的真的很驚訝,怎麼那麼大的影廳空間,竟然能有那麼強的音響震撼力,但換裝後,就沒了,現在雖然低頻也還算有感,但就是沒有當年那樣了...
當年看4次,4次都被幾個大音量的橋段嚇到...

加上這次重映,星際效應我看了6次(加上自己買的藍光超過10幾次了吧),而天能,IMAX看6次,一般廳2次,天能的IMAX在影像品質上就真的棒了,所以我才認為可能是膠捲轉數位轉檔上的問題?(天能也是IMAX底片拍攝,放映是數位,但看起來真的很細緻)...
突然想起,星際效應好像還比不久前重映的蝙蝠俠三部曲的影質還要差?!
另外我2014年看星際效應,其實是在上映後期了,因為當時還不是諾蘭粉,傻傻的想說應該是什麼太空科幻片,是後來看了很多好評才去看的,一看上癮,到後來看的不是劇情,是氛圍、感覺!那時看覺得影像還是很好,不覺得有老化劣化...
所以新片的IMAX還是值得,但如果是重映的,就個人考量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