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一瞧,熱搜沒法看了,這世界隨時都要崩塌。


黑暗漫長,歲月難熬。
最特別的一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只剩下:難。
又難又冷,影視劇總能給人溫柔的慰藉。
叔最近沉浸在一個廢柴故事中。
30歲大齡男青年,在家啃老6年,還啃得理直氣壯。
這要是在社會新聞中,指定是一片指責和謾罵。

但在這裡,他卻給了人力量——《我的事說來話長》。
不是最新的新劇了,播出日期是2019年10月12號。
最近評分卻還在不斷上漲,從收尾8.8漲到了9.0。

評分上漲背後是又一群被溫暖的觀眾。
畢竟,這部劇從配置上看,就不差。
生田鬥真、安田顯、小池榮子、清原果耶、杉野遙亮。
這個組合,如果讓叔總結就是:演技絕對沒問題。

口碑不差,陣容不錯,也要有足夠細膩的劇情撐起。
它做到了。
01
岸邊滿(以下簡稱滿)是個廢物。
29歲,一事無成,在家啃老六年。
大齡啃老男青年,多少也得有點羞恥心吧?
滿就沒有,啃得理直氣壯。

用每早給媽媽手磨一杯咖啡,換取心安理得的啃老生活。
關鍵是咖啡原材料還是媽媽出錢買的。
這就過分了!
六年來,滿的零花錢全部都是從媽媽這里通過各種理由坑蒙拐騙來的。
當然,也不全是騙她媽的,有段時間還被包養過兩年。

免費吃穿還挑三揀四。
這樣的廢柴還不能罵,嘴炮實力MAX,分分鐘就能把人還擊哭的那種。

廢柴成滿這樣,似乎已經沒救了?
可他們家其他成員,似乎也並沒有各自完美到哪裡去。
姐姐綾子事業成功,對比失業的滿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綾子卻是個脾氣急躁,掌控欲非常強的人。

不想要老公繼續做樂隊,逼著他把所有樂器全部賣掉了。
不想女兒人生有偏差,一直企圖讓女兒按照她的規劃前進。
嫌棄滿在家啃老,又逼迫滿必須做出改變。
在綾子的高壓下,每個人生活都很累。

姐夫光司性格很好,就算是遇到了強勢的綾子也感覺沒啥。
但,他心裡一直憋屈,不是因為綾子。
因為音樂夢想。就算穿上一身西裝走進了職場,也是感覺壓抑。
和職場格格不入,就像是進錯了地盤的獅子。

侄女春海,一名初中生,成長的壓力一點不少。
媽媽要她上最好的高中,她一心只想和喜歡的男孩子在一起。
關鍵是這個男孩子還是個“渣男”。
和春海最好的朋友交往後,發現自己一直喜歡春海。

這都是什麼事?
看起來就是一地雞毛的家庭瑣事,有什麼好溫暖治癒的!
02
說是一地雞毛的瑣事,一點不為過。
只是,正是這些瑣事組成了每一個普通人的日常。
滿是廢物麼?
看了前幾分鐘,答案是篤定的。
繼續看下去,卻又會給他打上大大的問號。
他讀書時,成績優秀,高中大學都是名校。
大學後,想要做背包客,又非常上進。所有的錢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掙來的。
對自己的人生毫無規劃,卻又在勸青春迷茫期的侄女時頭頭是道。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對於滿來說,有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咖啡。
咖啡之於滿有著別樣重要的意義。
家裡就是開咖啡店的,之前是爸爸在經營,爸爸去世後媽媽接手了家裡的咖啡店。
滿沒有接手家裡的事情,他對咖啡有更高的要求。
自己在外開店,還有個詭異的要求,穿著不符合他要求的會被趕出咖啡店。
無禮麼?就因為這莫名的行為咖啡店開了九個月就關門了。
之後,就淪落成了眾人眼中啃老族。

因為在那一刻,對於滿來說是咖啡店關門,也是夢想的隕落。
他沒有目標麼?
對咖啡依舊念念不忘。自從爸爸去世後,每天堅持早上五點給媽媽衝咖啡,為什麼?
一是慰藉了媽媽心裡的傷痛。
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去盡情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說著放棄再也不會開店,仍舊把做咖啡的工作留了六年。
被姐姐強迫處理掉,仍舊還是偷偷摸摸的留下來。
他還沒想好對於夢想是該告別還是繼續。

光司也是,就算是已經步入職場,對音樂還在念念不忘。
把貝斯隱藏在一個綾子不會發現的角落,即使自己再也不會觸碰。
有個念想總歸是好的。
他們心中都有一種執念,對於夢想的執念。

或許,此刻不知該如何拿起,可在心中仍舊火光閃爍,固執的不會消散。
就像滿答應過爸爸不會出現在自己咖啡店的櫃檯後一樣。
爸爸去世兩年,滿仍舊堅持不接手咖啡店,
甚至回家都會從櫃檯旁邊繞過。
他有理想有堅持,只是夢想暫時被擱淺了。
03
在整部劇中,最讓叔覺得溫暖的是飯桌。
飯桌對於東南亞人有多麼深遠的意義,不用說,就能了然於胸的事情。
這部劇中,更是將飯桌發揚光大。把家庭瑣事,融進了每一餐飯中。

爸爸去世,綾子和滿兩人心中各有不滿。
綾子覺得滿在爸爸彌留之際並沒有盡到孝道,甚至直到現在都還在過混蛋日子。
而滿覺得綾子強迫自己改變,自己又好到了哪裡?幾乎不來給爸爸掃墓。

在爸爸忌日,一家人去吃了中餐,這是爸爸生前最愛的吃餐廳。
席間,又是按照慣例開始互相嫌棄和指責,綾子和滿互不相讓。
姐弟感情一度非常尷尬,這是這桌飯的意義麼?
意義在於和解。
爸爸最愛吃咕咾肉,滿說爸爸最愛的是沾滿咕咾肉湯汁的米飯。
這才是爸爸真正愛的東西,也是懷念爸爸的最正確方式。

家人和解或許沒人會說出很有儀式感的話,“對不起”“我錯了”這些話,似乎總是很難從親密的人口中聽到。
但,行動總是這樣。
在比拼中吃完的米飯,就是解開姐弟兩個最好的方式。
另一餐飯:螃蟹。
咖啡店裡的常客送給了老闆娘一盒螃蟹,喜愛吃螃蟹的光司恰好感冒發燒,吃不得。

滿他們看著鮮活的螃蟹實在等不及光司康復,怎麼辦?
打感情牌。
光司是春海的繼父,在和綾子結婚之前,他和春海的關係還很好。
婚後,關係一落千丈,一度到了春海甚至不想理他的地步。
不想理麼?也不見得,更像是一種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感。
為了吃螃蟹,春海幫光司煮了螃蟹粥,親自給他送到屋裡。
舉動看起來不太起眼,卻拉動了是家庭裡最尷尬的關係。

家人的爱,有声音么?
它从来不是用最大声量喊出来的东西,永远都隐藏在无数细节中。
满颓废的几年,也是妈妈最担心的几年。
每天与其说是靠咖啡慰藉,更多是想要支持儿子这个梦想。
她想鼓励重新出来,但又怕逼迫太紧,所以,就这样缓啊缓啊等了六年。
她也焦灼,但爱让她选择相信。

這部劇最大的力量就在這裡:愛。
愛是永恆的主題,它沒有用過於華麗的場面和橋段來展現它。
可,它的每一幅畫面都在講述它。
餐桌鬥嘴,細水長流。吵不散也分不開,一家人整整齊齊,理直氣壯說著十分離譜的話。
就算日子沒有想像中完美,但也充滿了幸福。

這種暖,是十分窩心的。
它給人信心。
給了滿找到避風港的安全感,在夢想短暫丟失後,有一個休憩的地方。
給觀眾了力量。
告訴觀眾,人生已經那麼累了,沒有必要強迫自己立馬站起來,去歇歇,就去感受這個世界,給自己放一個長假。
只要心中理想火滅不息,一切都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