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看電視時一定有個疑問,和歐美大不相同的是,台灣幾乎所有的節目都要加上字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不只台灣人好奇,最近大陸也有人上網發文,指他發現多數人看影視作品時,大部分時間都是盯著字幕看,但明明對話都聽得懂。
一位大陸網友近日在「知乎」貼文,詢問「為什麼在中國流通的影視作品普遍顯示字幕?」他認為,明明可以聽得懂對話,可是大家都很習慣看字幕,這點和歐美很不一樣。對此,網友Roc Lee提出了4大理由,廣受眾人好評,分別是「方便不同方言區」、「不怕台詞音量小」、「有助觀眾理解」、「教育輔助功能」。
1英語不同不同國家有不同口音,也很少再加字幕?
2很多外國電影特效聲音很大聲,光聽聲音也聽的清楚?
3同音字的話不管哪個語言都不會少吧?
4輔助功能的情況在各種語言都會發生吧?
原因真的是這四點嗎?
全世界應該只有中文電影電視,才會加字幕吧!
Jk5230 wrote:
除了電視系統不能支援隱藏字幕外
我們的教育真的比較填鴨
讓我們習慣只依靠視覺接受訊息
從小到大少了很多聽和說的機會
自然文化層面很難習慣沒有字幕的影片
另外華人文化圈普遍怕人看不懂
常常客戶堅持加上字幕比較容易吸收
種種沒自信的想法造就莫名的字幕文化
而且他們都知道老外客戶是不看字幕的
字幕是給臺灣人看的
應該不需要這麼貶低自己
中文本身是很難的語言!
個人認為那是因為除了中文以外的主要語言幾乎拼音類型的,用字幕的意義根本不大,影片一閃而過,聽懂的時間可能還比看懂快呢;中文就不一樣了,以視覺來說,幾乎眼球瞄到瞬間就懂了,這種特性也讓我們仰賴起了字幕。而電視電影多是外國語言,勢必加上字幕,這讓華人後天更習慣看字幕了
中文要是能成為最主流國際語言,字幕應該會慢慢地減少
個人很認同史嘉琳教授的說法
看中文字幕會影響英文聽力?我們總仰賴「看」而非「聽」來學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