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返校 (Detention)|「自由」之前,總有一場無從忘卻的「惡夢」

返校 (Detention)

上映日期:2019-09-20
片  長:01時43分
級別:輔導級12+
國別:臺灣


劇情簡介:

1962年,寂寥而肅殺的時代,翠華中學高三生方芮欣,意外與輔導老師張明暉相戀,在問題叢生的家庭及學校中,他成為她唯一的出路。追求自由的張明暉,另與師生殷翠涵、魏仲廷等人組織讀書會,研讀禁書,雖為高壓校園帶來一線呼吸的空間,卻也冒著生死攸關的風險。一夜,方芮欣與魏仲廷在暴雨中的校園甦醒,兩人遂結伴尋找老師,卻發現校園逐漸從他們熟悉的世界剝離,在鬼魅橫行的異域,他們被迫面對可怖的真相…。


【影評】返校 (Detention)|「自由」之前,總有一場無從忘卻的「惡夢」


本片「返校 (Detention)」是由赤燭遊戲同名作品改編而來的電影,如同原作核心主軸,片中以1960年代的時空背景闡述當時正處「白色恐怖」的臺灣,其中不乏充斥著戒嚴時期的政治壓迫、封閉思想、軍法當道等題材元素,總體來說,相對於原作遊戲的懸疑、灰暗的色調,電影則多了幾分恐怖片式的呈現手法,並且採用更直白、貼近大眾的敘事來凸顯身處於那個時代的人物悲歌與不可告人的內幕。


個人相當喜歡導演在「劇情片」、「恐怖片」兩者之間的拿捏比重,其主體仍然忠於原作,著墨於歷史事件與政治寓意的寫實描述,同時輔以恐怖片的驚悚情節、血腥度十足的意境襯托,讓整部電影無論是劇情鋪陳的可看性或是氛圍營造的質感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要知道由遊戲改編的電影要能讓原作玩家們心服口服,並且讓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也可以看得懂是頗有難度的,大家不妨就先拋開那些非關電影本身的言論風波,純粹來欣賞一部名為「返校」的電影作品吧!


電影一開始即從角色的口白、人物間的情境互動以及街景濃厚的復古色調,逐步將觀眾帶進故事的時空背景,緊接著便是貫穿整部片的主要角色,就讀翠華中學的方芮欣、魏仲廷兩人在異空間醒來後的詭異經歷,整部片以雙時間軸的情節線反覆穿插進行,並隨著劇情發展堆疊出險惡真相的豁然開朗。


前段有提到「返校」電影中幾乎沒有懸疑難解或捉摸不定的劇情,而是直接了當地幫觀眾「主動式」的抽絲剝繭,確實可以理解電影為了讓觀影門檻較貼近普遍大眾的考量,畢竟遊戲原作較隱晦迷離的表現手法對於電影呈現來說真的頗為艱澀了點,著實考驗著導演的敘事功力,當然也可以感受到本片於劇情調性的定位與故事塑造上都用了許多巧思才能有這樣縝密分明的故事編排。


「返校」以「三幕劇」作為主體架構,如同劇情類遊戲以篇章方式來表現各段落敘述的故事重點,片中以三大章節清楚劃分出劇情發展,能引導觀眾釐清目前情節走向,同時促使整部電影的脈絡更具完整度,而一部作品有好的劇本,當然更要有足以襯托故事靈魂的演員們,這邊不得不說從電影的選角不僅保有原作一定的還原度,每一位主要演員的演繹功力都相當值得肯定,尤其在不一樣的角色視角或者經歷事件後的心境轉換,都能感受到人物的眉宇間神情極其細膩的變化,雖然電影礙於篇幅限制較無法如原作能有更細節深入的角色刻畫,但依然能體現出人物強烈的性格與蘊藏其中的背景故事。


雖說本片「返校」以忠於原作為出發點,但為了能將劇情解謎要素遊戲的人物、故事內容轉換為電影作品的形式呈現,角色及劇情設定上勢必還是得經過一番功夫調整,然而總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篇幅的改動,除了省略掉些許支線人物及事件的交代之外,主體依然圍繞在方芮欣、魏仲廷兩位主要角色來延伸,並從「讀書會」相關的核心人物們逐步構築整個事件的始末。


電影對於劇情步調、轉折力度的掌握有著相當水準,持續穿插於片中的雙線式情節絲毫不會令觀眾因時空背景交錯而感到混亂,反而能隨著劇情逐漸朝向明朗化,更加期待著後續故事發展,僅有接近結局的後半段那恐怖片典型的你追我跑情節會讓人覺得稍嫌冗長了些,當然或許也有人會認為是頗過癮刺激的一個橋段也說不定。


說完主線劇情也來談談本片的氛圍營造,這部分當然要提及異空間校舍探險的故事線,原則上電影的恐怖元素以氣氛渲染居多,彷彿隨時醞釀著恐懼一般的視角搭配慢動作運鏡是片中最常出現的手法,當然不免還是有安排點「Jump Scare」來嚇嚇觀眾,然而其中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還是那些反映著時代的黑暗面和被迫背離人性的掙扎,我想這也是為何本片在恐怖營造上似乎相較於大部份的恐怖電影收斂了一些,畢竟本片在定位上還是一部「劇情」為主體的電影,因此那些以恐怖表象建構而成的事件背後才是「返校」真正要表達的意涵。


「返校」電影在結局的處理方式相較於原作沉重了不少,如果說遊戲作品是給人感受到一個渺無希望的時代過去,一種帶著沉默的哀傷與難以言喻的情緒,電影則充斥著強烈的沉痛記憶,彷彿警示著人們不能輕易忘卻那一道道逐漸隱沒於時代洪流的瘡疤。


「返校 (Detention)」是一部能牽動著觀眾的思緒進到情節當中,甚至離場後還會令人遲遲未跳脫出劇情中角色故事的電影,並且能以歷史事件作為基底,巧妙揉合出具有政治議題、恐怖元素的作品,道出當今我們看似理所當然的「自由」,究竟可貴何在,有多麼得來不易。



ICE給分(滿分10顆):8 顆冰塊


-圖 文 好 讀 版 傳 送 門-


【影評】返校 (Detention)|「自由」之前,總有一場無從忘卻的「惡夢」
2019-10-07 17:51 發佈
"返校 : 敬 為共產主義奮鬥,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靈魂.“!!

真是"致自由"嗎?

說真的,為了維繫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我個人是很贊同將匪諜,尤以出賣國防暨商業機密者予以重刑,並終身褫奪公權,施超高額罰鍰,有退休金者應沒入並追繳已領取部份。

但這又要考慮人權及構陷於罪等等棘手問題,很傷腦筋。

而最近吵得精彩地"中共代理人法" 某種程度來說,許多學者認為彷如喚醒惡貫滿盈的刑法100條靈魂,但個人覺得應將法案擴及所有外國勢力,要以國家長遠發展考量~

他山之石可以借鏡:也對中共設法干政很傷腦筋的澳洲,先前通過了"反外國干預法"
澳洲國會參議院6月28日通過了兩項法案,分別為「國家安全立法修正案(間諜活動及外國干預)法案」,以及「外國影響力透明化法案」。
另一條禁止外國政治捐款的法案,亦即將提上國會辯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4633401

不同角度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促轉會的官方臉書發布張如松、江炳興、陳智雄三人的遺書,促轉會表示「當年白色恐怖受難者...............

有意思的是,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張如松、江炳興、陳智雄這三位共產黨烈士大名早雋刻於此,永讓共產黨及民眾勉懷。

看來民進黨比國民黨更愛共產主義和共產黨?平反了一堆共諜,無異是告訴極力破壞台灣民主自由制度的中國共產黨些什麼? 喊反共卻轉型正義共諜?個人看得真是很錯亂~

2018年10月5日,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三字第1075300110B號函文,正式撤銷受難者林慶雲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其中(39)安澄字第 3634 號,有關馬雯鵑參加叛亂之組織之有罪判決暨其刑之宣告正式撤銷

引述下方連結:

現在民進黨政府又強推"中共代理人法",蔡政府為自己打造了一把箝制言論、審查思想兼打壓異己的大刀,讓每個人的思想言論自由都瑟縮在刀鋒之下。

此條例草案一出,學界輿論強烈反對,認為宛如《刑法》100條復辟,台商更指為「綠色恐怖」。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925003040-260407?chdtv

https://www.facebook.com/twtjc/posts/2217519235212366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23553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jblrjxp.html
近幾年,每逢十一前後,位於北京西山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總能迎來慕名前來的瞻仰者。這座廣場是為了紀念上世紀50年代,在台灣犧牲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很長時間以來,他們多被草草埋在台北六張犁的亂葬崗,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甚至連名字都沒留下。直到5年前,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落成,這些“紅色特工”的事跡才廣為外界所知。
余則成的原型之一是福州人
離台北101不遠,有個叫六張犁的地方,位於大安區、信義區的交界處,緊鄰台北的繁華之地。不過在上世紀50年代,這裏卻是“亂葬崗”的代名詞,令人聞之色變。1950年2月,台灣爆發了舉世震驚的“吳石案”,“共諜”吳石、朱楓、聶曦、陳寶倉等人被捕,新店溪旁的馬場町刑場,成為他們生命的終點。四人被槍決後,則草草葬在六張犁等地。
1949年,解放軍在大陸戰場勢如破竹,國民黨當局退守台灣。這一年,先後有1500名“紅色特工”被派赴台,他們喬裝成難民、商人、軍人、眷屬,混入數以百萬計的遷台大軍,同時也揭開了兩岸情報戰的序幕。在這些人中,籍貫福建福州的吳石級別最高,官至台“國防部參謀次長”,軍銜為中將。
幾年前的熱播諜戰劇《潛伏》,主人公余則成的原型之一便是吳石將軍。所不同的是,電視劇中的余則成本來是軍統的外勤,而吳石則是出身於國民黨軍隊。相同的是,兩人都在抗戰過程中開始對國民黨失望,逐漸向共產黨靠攏。
1948年春夏之間,吳石通過中共地下黨員吳仲禧的介紹秘密入黨,成為舉足輕重的將軍級“余則成”。他利用職務之便,特別是利用與許多手握實權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師生之誼,提供了許多極為重要軍事情報,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1949年7月,吳石放棄赴解放區,選擇去台灣繼續“潛伏”,代號“密使一號”。同年12月,他向同是中共地下黨員的朱楓(浙江人、表面身份是商人)提供絕密的微縮膠卷,內有《台灣戰區戰略防禦圖》、舟山群島和大、小金門《海防前線陣地兵力、火器配備圖》、台灣島各戰略登陸點地理資料分析等。後來,這些重要的軍事情報輾轉傳回大陸。
當時島內地下黨人普遍很樂觀,認為解放台灣只是時間問題,就像秋風卷落葉那樣勢不可擋。
台灣地下黨頭號人物竟變節了
故事講到這裏,另一個男主角登場了,他就是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蔡孝乾。蔡1908年出生於台灣彰化,16歲時便來到祖國,就讀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並受瞿秋白、任弼時等人思想影響。1928年,蔡孝乾參與籌組台灣共產黨,這一年他僅20歲。後來為躲避日本殖民當局搜捕,他離開台灣到福建漳州一帶活動。
1934年1月,蔡孝乾作為台灣代表,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同年10月,他跟隨紅軍長征,是長征中唯一的台籍共產黨人。抗戰勝利後,蔡孝乾出任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公開身份是一名商人,成為島內地下黨的最高領導者。
1949年底,蔣經國抵達台灣後接掌政治行動委員會,對中共地下組織進行瘋狂破壞。不久,蔡孝乾被逮捕。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名有多年黨齡的“老革命”,竟很快便叛變投敵,供出許多名單資料,造成一千多人被捕,台灣的地下黨組織遭遇滅頂之災。
蔡孝乾變節後,“吳石案”的涉案者吳石、朱楓、吳石的副官兼福州同鄉聶曦、聯勤總部第四兵站陳寶倉中將(籍貫河北)先後落網。變節者可活命,堅貞不屈者則被處決。最後,這四人都選擇“舍生取義”,1950年6月10日他們在馬場町英勇就義。
吳石入黨僅有2年,但甘願為黨的事業慷慨赴死。據當時媒體報道稱,他臨刑前相當從容,還吟誦了在獄中所作的一首詩。其英勇舉動與蔡孝乾形成鮮明對比。
蔡孝乾叛變後加入國民黨,歷任台“保密局”設計委員會委員、“調查局”副局長。蔡和另外叛變的陳澤民、洪幼樵等人長期被嚴加警衛,深居簡出,1982年10月在台灣病亡。
有人說,蔡孝乾如果不叛變,大陸應該早已解放了台灣。可是,這世上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他們是大時代中的一滴浪花
上世紀50年代,許多“紅色特工”暴露、落網,他們的命運就像吳石、朱楓等人一樣,在馬場町被槍決,在六張犁被草草葬下。這場影響深遠的情報戰,最終隱匿於歷史的煙塵中,加上兩岸隔絕數十載,隨著死難者埋入荒坡,逐漸被人遺忘,許多人甚至連名字也沒能留下來。
直到1993年,六張犁的一處亂墳崗被人偶然發現,這裏掩埋了200多個政治受難者的遺骸,隨之浮出水面的,則是那一批葬身在台灣的“紅色特工”。
後來,台北市政府在六張犁樹立紀念碑,並設“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而在馬場町也建了一座紀念公園,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定名為“馬場町紀念公園”。
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吳石、朱楓等人骨灰陸續遷回大陸安葬。不過,大陸民眾對那段歷史、那些英烈仍不了解。2013年末,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建成,以吳石、朱楓、聶曦、陳寶倉為原型的英雄雕像樹立於前,這是大陸官方第一次以紀念廣場的形式公開紀念那段歷史。
按照碑文介紹,當年有1500名“紅色特工”赴台,但由於叛徒出賣,超過1100名地下黨員被國民黨逮捕處決。846個英雄的名字被鐫刻在石壁上,紀念墻還預設大幅空位,留給更多的歷史失蹤者。
1951年,“共諜”黃賢忠被捕入獄,以“叛亂罪”判處死刑,行刑前他為已懷孕的妻子留下遺書——“我只是這大時代中的一滴浪花而已”。
誠如黃賢忠所言,在大時代的洪流下,個體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無數滴浪花奮勇向前,終能改變歷史軌跡。





轉貼 https://www.facebook.com/rocValentino/posts/438603356774642?hc_location=ufi 《返校》的原型故事──「基隆中學事件」並非「白色恐怖」,而是真正的「匪諜案」!因為「基隆中學事件」,國防部保密局才能循線逮捕“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蔡孝乾在入獄後變節投誠,供出他所掌握的所有在台灣的中國共產黨特工名單。情治單位因此偵破了「吳石、朱諶之間諜案」。

「吳石、朱諶之間諜案」的偵破,讓潛伏台灣的紅色特工身份曝露,最終逮捕並槍決了1100餘名中共特務,中共解放台灣的圖謀被徹底瓦解。風雨飄搖、兵臨城下的中華民國自此轉危為安。台灣人避免了共禍,才保有安和樂利的今天。

要知道,1950年代中共進行的血腥「土改」運動,數以百萬計的地主、富農、資本家等人士,枉死在共產黨的鎮壓之下。若無 蔣公力抗共禍,台灣肯定也會受到中共「土改」、「鎮反」的血洗,哪裡還會有今日民進黨徒子徒孫吃香喝辣、囂張跋扈的機會!?

如今看到許多獨派和覺青用現在的標準評論以前的事情真的很奇怪,以前的環境不一樣,所採取的行動就會不一樣,怎可以拿當時腥風血雨的時空背景,與今日承平時期相提並論!?

更可笑的是,民進黨蔡政府一方面宣誓要修「中共代理人法」,另一方面又積極平反昔日中共在台地下黨人,豈不是精神錯亂、自相矛盾!?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