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電影的夕陽黃昏

2019年度前10名電影票房列表
排名片名累計銷售金額累計銷售票數產地發行商來源備註
1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Avengers: Endgame)$897,059,4903,436,428 美國美國 博偉[6]
2驚奇隊長
(Captain Marvel)$403,357,0061,686,324 美國美國 博偉[6]
3艾莉塔: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276,827,0461,104,141 美國美國 福斯[6]
4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
(Godzilla II: King of the Monsters)$215,058,903875,436 美國美國 華納[6]
5阿拉丁
(Aladdin)$184,502,395791,405 美國美國 博偉[6]
6馴龍高手3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The Hidden World)$166,701,738715,372 美國英國 UIP[6]
7名偵探皮卡丘
(POKÉMON Detective Pikachu)$158,616,389667,482 美國美國 華納[6]
8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
(John Wick: Chapter 3 – Parabellum)$137,252,894598,068 美國中華民國 威視[6]
9沙贊!
(Shazam!)$130,224,002548,415 美國美國 華納[6]
10雞不可失
(Extreme Job)$117,266,795512,129 韓國中華民國 CatchPlay[6]


國片最高票房列表
主條目:台灣電影列表
排名片名累計銷售金額累計銷售票數產地發行商來源備註
1寒單
(Han Dan)$49,291,780221,472臺灣 臺灣中華民國 威視[7]
2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MAYDAY LiFE 3D)$45,514,203134,393臺灣 臺灣美國 華納[6]
3一吻定情
(Fall in Love at First Kiss)$24,693,530108,611臺灣 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中華民國 車庫[8]
4大三元
(Big Three Dragons)$23,605,217105,954臺灣 臺灣中華民國 牽猴子[9]
5老大人
(Dad's Suit)$13,241,17159,136臺灣 臺灣中華民國 威視[10]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B9%B4%E5%8F%B0%E7%81%A3%E9%9B%BB%E5%BD%B1%E5%88%97%E8%A1%A8

台灣電影表現這麼差,比起韓國還遙遙落後,為什麼韓國行我們不行.
沒有資金嗎,為什麼創下台灣賣座票房紀錄的海角七號導演都很難募得資金,聽說他是賣房子拍電影,

或是編劇,導演,演員或製片能力不夠,
台灣電影如果以草根性,本土作為號召,像豬哥亮那種電影,大概很難走出去,

前面十大高票房電影有九部是是重視特效的,
重視特效的大製作我們是做不來的.
第十名的韓國片雞不可失也許才是我們該走的路線.

大家有什麼個人看法,意見提供.


























2019-06-16 8:16 發佈

Mark9813 wrote:
2019年度前10...(恕刪)


台灣人口少,市場小,有錢百姓不多,都苦哈哈只肥企業財團

結案了,台灣經濟沒上升說什麼都沒路用
缺乏政策扶植吧,華語地區創作上唯一沒有太多題材限制的僅剩台灣了,如果政府和企業願意投入,應該是可以吸引本土乃至其他華語地區的電影人來台灣拍攝。
Mark9813 wrote:
大家有什麼個人看法,意見提供

都黏在一起了




其實這個問題

我早就想過了

台灣適合 拍恐怖片

像紅衣小女孩 但只有第一集 是ok的

其餘 只能說偏向神怪 並不是 鬼怪都要靠神去收服

那這樣鬼怪就不恐怖了

像粽邪 題材不錯 只是 導演功力不佳 (也有可能是經費不夠)

我記得我看粽邪的時候 還搭到 竹北送肉粽 晚上看 有點怕怕的

我想到一個題材 也還沒拍 就是邱高事件 的山難題材(開放式結局 可以以鬼怪切入 科幻收場)

相信我 只要低成本 就可拍到嚇的你不要不要的

因為演員最好都是 新的或 低知名度 (但演技要有一定程度)

其餘就靠 導演功力

靈異題材 台灣不缺

日式風格的 反而不喜歡 都推給怨念




美國大製作特效,
不用講台灣,連日本也看不到車尾燈。

看看近年日本拍的哥吉拉,
放棄皮偶戲改用電腦特效,
效果跟美國拍的版本還是天差地遠。

日本、韓國、泰國、印度等等,
都不是玩特效的那塊料,
但還是可以拍出佳作的,
好比泰國近年鬼片出名,
泰國一些武打片也很精彩。

日本跟韓國就是愛情片吧,
印度歌舞與議題探討上也令人印象深刻,
三個傻瓜、貧民百萬富翁,
還有大製作特效的巴赫巴利王也不錯,
印度特效雖然不如好萊屋,
但浮誇的風格也是很有喜感,我喜歡。

好萊塢式的大製作特效,
看多也是會膩的,
身邊很多同事都有類似感觸,
簡稱「爽片」,
看完沒留下什麼印象,
而且很難再去看第二次以上,
甚至是特效戲份過重,
文戲部分不及格的也不少。

近幾年我重複看的影片,
除了哥吉拉2、阿拉丁比較吃特效,
國片KANO、總鋪師,
我都看了三次,
當年海角也是看了好幾次,
這類片貼近國人神經情感,
看了會有親近感,容易會心一笑。

但國片每年的賀歲片我從不買帳⋯⋯
真正的原因是國片的盜版太多
Mark9813 wrote:
2019年度前10...(恕刪)
ming052930 wrote:
真正的原因是國片的盜...(恕刪)


市場規模也是,中國盜版多,
但中國電影佳作也不少。

台灣電影也許可以多跟網路影片平台合作,
可以多讓外國人看到我們的電影,
日本這方面目前還很鎖國,
蘋果線上影片、Netflix 等都看不太到,
音樂也是非日本帳號不給聽。

台灣不要學日本鎖國,
版權放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吧!
尤其是台灣拍文藝片、紀錄片,
院線票房慘淡,不如放上網收版權費,
因為票房始終站在「爽片」居多,
小清新的題材,大家覺得在家看就夠了,
能在合法授權的網路平台上看到更好,
好比公視的線上影音平台我就有支持。
《小猫巴克里》路線行的通嗎?
我還蠻喜歡那隻貓的.
台灣金錢分配不均就反映在電影業,請問有錢人會進去電影院看幾次電影?

一個有錢人頂多就去一次,然後因為金錢集中讓100個普通人沒半毛錢去看電影,

受薪階級普遍生活都過不下去,娛樂產業只會崩盤而已。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