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真愛能不能通過考驗呢?
一場戰爭,一對間諜夫妻的相遇相愛,
所共譜而成的真實故事,同盟鶼鰈。
首先,在台灣,相當有意思地,
採用了與間諜同音的『鶼鰈』兩個字,
作為雙關的中文片名。
『鶼鰈』是什麼意思呢?
鶼是一種鳥,會成雙成對得飛翔,
就是俗成的比翼鳥。
而鰈是一種魚,就是一般大家會吃的比目魚,
這兩種動物,在古代認為都是以雌雄成雙出現,
用來表示夫妻倆深情相愛,
所以啦!才有在天願做比翼鳥,
水中願為比目魚(應該是沒這句,瞎掰的),
等等鶼鰈情深的說法。
電影的故事是發生在二戰時期,
描述兩名間諜合作暗殺德國官員,
而在同時,也墜入情網,
互相愛上對方的『真實故事』。
所謂的『真實故事』,
本片的編劇,史蒂芬.奈特,
在接受訪問時表示:
他21歲,人在德州時,
交了一個英國女朋友,
她一個住在德州的阿姨,
告訴他關於她哥哥的事,
關於她哥哥在英國情報單位工作,
以及相關的愛情故事等等等。
1942年,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
布萊德·彼特飾演麥斯·瓦坦,
是一名情報員,
遇到了瑪莉詠·柯蒂亞,
飾演的瑪麗安娜·波塞魯爾,
一位來自法國的女間諜,
然後他們兩個就這樣墜入情網。
在那裏,他們有相同的目標:
暗殺一名德國納粹官員,
在完成任務後,他們來到了倫敦,
結了婚,並生了一個小寶寶。
但是卻有情報指出,
瑪麗安娜可能是德國的間諜!
而上級要求麥斯要做出決定,
親手解決瑪麗安娜,
或者是接受上級對他的制裁。
詳細的內容歡迎進入連結觀賞:
同盟鶼鰈的無雷介紹
同盟鶼鰈的觀後心得
主要是描述男女主角執行任務的過程。
行刺地點:卡薩布蘭卡,
就如同1942年的電影,北非諜影的發生地,
而北非諜影的英文名字,
便是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在這部電影中,
有許多向北非諜影致敬的設定,
像是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在1942年,
而建築、街景、道具、背景與服裝,
都是參考了北非諜影二戰的那個時代的狀況,
所以觀賞電影的同時,
也同樣會感覺到濃濃的復古風。
摩洛哥在二戰期間是法國的屬地,
卡薩布蘭卡卻是由親德的政權所管制,
所以在電影前半段,
可以看到雖然是軍事、政治上是由德國人所掌控,
但是一般民眾都是說法語的。
所以說,因應劇情,前半段很多場景都是以法語為主,
而這一點對於身為法國人的影后,
瑪莉詠·柯蒂亞簡直是如魚得水。
加上裡面她扮演的就是一個法國人,
不但表現地得心應手,
而且布萊德·彼特在劇中的法語對白,
也都是由她親自教授的。
詳細的心得內容歡迎進入連結觀賞:
同盟鶼鰈的觀後心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