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當年來不及參與戲院的本傳三部曲(四五六),所以只憑著小時候看到老三台播出那斷斷續續的印象,想像心中那科幻的美好。一直長大到考大學的那年,終於等到有能力自己上戲院了,就抱著這期待感去看了首部曲!
~BUT!
當我走出戲院時,心中不禁產生了問號??這種特效掛帥又不真實的片子到底經典在哪裡?
容我前言先說到這,這次的第七部曲,我依然抱持那非常深的期待感,從知道開拍以來就一直引頸期盼,甚至到電影要上映時,強迫自己不能得知太多的雷,以免影響我的觀影心情。
終於今日享受一人電影院,過程中留了兩三次的眼淚,是時代的眼淚…..

=========================防雷線==========================
我想看到「迪士尼」和「JJ亞伯拉罕」這些名字的出現,娛樂度和精彩當然就不在話下了,重點在於,這次到底是端出什麼牛肉?
「致敬本傳」
我想JJ在第七部曲用了老影迷想要回味的口味,也帶出想要給新觀眾認知舊三部曲的經典味道,所以不是因為JJ沒有創意,而是他想要用現在的作法重新包裝舊的經典,重新帶出給新觀眾的星戰體驗。
很明顯的,從「破銅爛鐵的千年鷹」「死星3.0」「雪地中的光劍」....等等,身為開端的原力覺醒,必須擔任承先啟後的功能,這次特別邀請了這些原角色出來,最大的目的還是在抬轎,要鋪陳出新的角色,我想把新角色一字排開會發現他們有著很明顯的「原經典元素」。
「芮」擁有路克(安納金)對機械的才能以及原力的資質、韓索羅的操控能力、莉亞公主的女強人性格。
「芬恩」蘭度的黑人外表、韓的友情及火砲力、風暴兵COSPLAY.....等。
「忍」安納金的中二、安納金與路克的不成熟、達斯維德的壓迫感....等。
所以等於是把舊有角色的特性融合再分散到新的演員身上,這一點顯得真的挺中規中矩。

再來就是劇情,其實很明顯的從開頭到最後(除了結局)從一個鳥不生蛋的荒原,一路一直冒險、追殺、認識援軍、進攻基地,目睹老鳥被殺,達成任務,真的就是很明顯的按照曙光乍現的套路在進行。其中場景還有荒漠(四部曲)、叢林(六部曲)、雪原(五部曲)這些場景,其實都說明一件事情:「致敬本傳」
「技術與節奏」
無庸置疑,JJ的科幻片總是非常用非常吸引人的節奏以及效果,讓人感受那高潮起伏的刺激,我在戲院流下的第一滴淚,就是看到芮和芬恩駕著千年鷹號在荒原穿梭到廢棄帝國艦擊敗鈦戰機,這個節奏和感動,讓我回到看四部曲和六部曲,那種戰機穿梭的刺激感
,我心中頓時有了「對,星戰的空戰就是要這麼拍!!」的聲音。而且這幕的刺激和緊張感融合了現今的技術,而不是讓技術超過了劇情,這一點也是前傳三部曲讓我有點失望的一個原因,太多的特效堆疊卻無法讓人有說服力。
但是可惜的是,最後的死星3.0空戰卻少了前面這個優點,為了要滿足主角們的劇情,最後的空戰不論在時間上和精彩度顯得空洞了點。
「時代的感受」
我想對於老影迷們,最大的感觸還是在於舊皮袋裝了新酒,重新啟動的新時代三部曲。
所以我看過有人說「JJ沒有創意」、「失去盧卡斯的味道」....等負面言論,其實嚴格說起來,從7、80年代的本傳三部曲,到90、2000年代的前傳三部曲,直到如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潮流和文化。我其實能理解「拿現在的眼光」去比較「過去的經典」,但是這樣說實話,這種比較其實有點不公平,「當時的小孩現在可都是有小孩的大人了」,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的侏羅紀世界,也發生過新舊影迷的眼光不同產生了不同言論。
換個角度說,星際大戰的經典在於「電影特效技術」和「故事」的兩者合一
「從特效的角度來看」
想看看,距離1977年已經三十多年了,在這幾十年間,經歷90年代特效掛帥的年代,觀眾從「驚訝特效」到「愛看特效」在到「特效不再是票房的保證」。口味早就不同了,過去的前傳三部曲,的確滿足了盧卡斯對電影特效的口味,但也因為自身對於「說故事的功力無法和特效成正比」的原因,顯得前傳三部曲有點華而不實。
簡單的說,如果用現在的口味來看四五六部曲,你一定會發現越年輕的小孩可能會對那個剪接、道具、特效...等等,產生困惑:
「這種東西有什麼好經典的????」
「從故事的角度來看」
說實話,在當年未完整看完本傳三部曲的我跑去看首部曲之後,走出戲院時,「這種東西有什麼好經典的????」這個疑惑也一直影響我,直到後來一口氣看完電影台重播本傳三部曲,再接到首部曲時,我突然有點了解,盧卡斯先生在經歷十多年技術的演進,他想要針對過去的作品去做另一種的嘗試,雖然以技術來說,的確星際大戰的地位擁有無可取代的意義(*),但是可惜~最可惜的還是,前傳三部曲那憋腳的對白及沈悶的劇情張力蓋過他的優點,變成最大的敗筆。有句話說得很好,「我沒想到星際大戰可以拍得這麼難看.....」
我看到有人說六部曲的經典在於台詞的洗練和張力而說這次的原力覺醒顯得沒有經典對白.......說實話,光是「我討厭沙子」這個梗就已經在國外不知道被調侃多少次了,我也找不出第一部星戰電影「曙光乍現」中,對白有經典到哪裡。(除了Han Shot First…)
雖然我想過,確實這次的重啟動,或許失去的所謂盧卡斯的「盧味」,但是我覺得當年的前傳三部曲的味道也和以前的本傳三部曲不盡相同啊。
「結語」
其實我也能了解「經典在當下是有他的時代意義」,這點很重要,因為這個觀念也會影響到如今的重啟之作。猶記得看完首部曲的當下,小時候的夢想好像有點破滅了,我想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反觀這次的第七部曲,除了原有的技術之上做的到位,在「說故事上」也的確講了一個很不錯的故事。我也覺得沒什麼好挑惕的
真的要說缺點,應該是為了要鋪陳接下來的8和9部曲要更精彩做了些取捨,以及在戰爭的排場上明顯和前傳的戰場等級差太多了吧。
所以真要我比喻的話,本傳三部曲之所以經典,在於他的迷人的科幻世界觀而產生的當代影響力。
前傳三部曲就顯得像是個華麗卻又走味的科幻童話。
接下來的新世代三部曲,我認為原力覺醒已經做到他該做到味道,「說了一個好看的星戰故事」
(註*):星戰的特效團隊ILM,對電影圈的影響可以推薦一部影片《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 - 創造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