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
一部穿梭時空的老哏科幻劇情,如何讓觀眾擁有耳目一新的體驗?
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的時候,印象中也沒有其他強檔打到
不過可能是片名翻譯、廣告不給力及台上映戲院太少...
當時的直覺是有閒錢也不想看這部片
而隨著一些看過的人的感想,結局總是「出乎意料的難以預測」
昨天,給自己在炎熱天氣下倒了杯酒,終於是從iTunes上找了下來,好好欣賞一番...

拍出了這部電影...
(後來查了一下是改編自海萊因的作品...聽過這人,但是書倒是一本都沒看過

看完酒醒了,人卻覺得茫了
以下是這部電影的介紹:
故事大綱是在講一名時空探員,為了追查連續炸彈客的下落
必須穿梭過去,在更多人死傷前,阻止下一場恐怖攻擊的發生...
很老套,對吧?
先別說電影的內容,一個剛好及格的科幻片觀眾都知道
這部電影第一個將面臨的問題就是「先知悖論」
也就是如果一個人從未來來,告知過去必須提防的狀況,那未來就不會發生,而既然不會發生又何來的「來自未來的警告」?
再者,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祖父悖論」
一個來自未來的人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他就不會誕生,既然不會誕生,又何來的殺死自己的祖父?
近期的太空大片「星際效應」,就花了一整部電影的時間鋪排解釋這些現象
並且巧妙(相信有些人認為是拙劣的)的繞過這兩項悖論,來加強電影的說服力...
那這部電影是用什麼方式加強它的說服力呢?
我這麼說吧...
它根本沒打算讓你搞清楚狀況...
可看點!!
在描述劇情之前
先說這部電影的看點
1.如果你有看過布萊德彼特跟布魯斯威利的「未來總動員」,而且你很喜歡片中「不可能改變過去」的論述
那這部電影是它的一百倍複雜
2.如果你喜歡伊森霍克,這部電影都是他(廢話因為主角是他),而且整部的風格頗有「千鈞一髮」這部科幻片的感覺
3.不得不大力推崇片中女演員的演技,她要同時分飾女生角色及變性後的男性角色,沒有她那張像極了朱利安佛斯特的臉跟演技,這部電影可能會有點沈悶...
4.如果你喜歡思考,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用邏輯在強暴你的大腦
以下內容可能含有大量劇透,專給認為自己已經猜到電影結局的人先行閱讀用
怎麼說呢?
帶我娓娓道來...
先從劇情論
電影的一開始,就是一個人試圖阻止炸彈發生,卻遇上另一個人出來攪局
一陣激烈駁火後,阻止炸彈發生的人在意圖拆解炸彈的時候被炸彈炸傷顏面...
他情急下按了跨越時空的按鈕,到了未來...卻也因此毀了容,經過治療及整形康復後
帶著新面孔(伊森霍克)的探員,回到過去繼續追查炸彈客的下落...
電影一開始就破題這將會是一場追查炸彈客的警匪過程,但是從此後的50分鐘,完全不在這個主軸上

下一幕,一個小酒館
一個英俊的男性走進酒吧,向酒保(伊森霍克)點了杯酒,坐下開始聊天...
兩人打了一個賭,英俊的男士打算說一個酒保這輩子聽過最精彩的故事
這名男士年輕是個孤兒,還是個女孩...
她聰明過人,也強悍無比,嚮往著有父母的生活,所以也深深告誡自己,一定要給未來的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
一直守身的她有著太空夢,卻在報考通往太空的測試中因為「某些原因」失敗了
在她回到校園唸書的日子裡,她遇上了一個跟她一拍即合的男人,兩人有段短暫的戀情後,男人不告而別
而她也懷了孕,最後,產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嬰,卻也得知了她當時被太空計畫「退貨」的原因...
她是個雙性人,有著兩副完整的男性及女性生殖器...而產女所造成的大量失血,必須使她拿掉子宮,並且重整出一副男性泌尿系統
是的,這個女兒從沒有父親,到沒有母親...(因為母親變成了父親)
他雖然痛苦萬分,可也覺得要好好地愛著自己的女兒...悲劇卻再次發生
他的女兒遭不明人士抱走...變成了男人即失去女兒的他
最後到了紐約,用他所看過所有不可思議的事情,以「未婚媽媽」的筆名,成了兩性專欄作家...
(這個時候,久違的連續炸彈客主軸終於出現了)
伊森霍克告訴他,如果你能回到過去殺了那個男人,並且可以安全脫困,你是否決定要這麼做?
因為伊森深信當時的這個男人,就是連續炸彈客...
而且當時這位年輕女生想要加入的也不是什麼「太空計畫」,而是可以穿梭時空的「時空署」
當他們回到與該名男子相遇的校園時,這位專欄作家撞到了一位大學女生...
在他轉頭之際,才發現這個女生就是女生時的自己...也就是當時她相愛的那位負心漢,就是他自己!

欺騙了專欄作家的伊森其實打算自己去找真正的連續炸彈客...
兩人在炸彈前發生扭打後,伊森居敗,倒臥一旁,卻聽見炸彈被誤觸的爆炸聲
走過去一看才發現...炸彈客的臉已經被火燄灼傷...並且掙扎著要用時光機器跨越時空...
是的,炸彈客就是他自己...



這部電影走到這裡,稍微理理頭緒:
回到過去的伊森與炸彈客交手,炸彈客炸傷臉,跑到未來,整形後變成伊森的臉,又回到過去...
身為女人的專欄作家,被男人拋棄後懷孕,產女後變成男人,遇上回到過去的伊森,又再次回到過去,卻遇上了自己...
也就是始亂終棄的是作家自己
炸彈客就是伊森自己
暈了嗎?還沒...
伊森帶著專欄作家到了未來的時空署,讓他了解時空署後..他又到了過去
將專欄作家的女兒抱走...
然後回到更遠的過去將女兒放在一間孤兒院的門前...
猜到了嗎?

那間孤兒院撿到女嬰的那時,正是女作家被領養的那天
也就是女作家的女兒也是女作家自己
完成了任務的伊森,獲得了時空署讓他可以從時光警察中除役的好處
於是他選擇了一個時間點(一個炸彈客存在的時間點)決定過自己的日子...
然而當他完成最後一次跨越時空後,應該要自動報銷的時光機器卻沒有因此報銷...
好奇心驅使下,他打開了資料袋裡面當時炸彈爆炸時的殘骸資料,查到了炸彈客可能出現的地方
卻發現那個炸彈客,竟然是年紀比他長得他自己...
面對年老的自己原來就是炸彈客,伊森開槍打死了他,並且認為自己絕對不會重蹈覆策
不過他也知道...要見到來追查炸彈客的自己的唯一方式
就是當個炸彈客...
而未來的時空裡,剛甦醒的專欄作家,也將維持他在時空署的命運
追查炸彈客的蹤跡...
相信看過電影的人,或者是看完以上敘述的人
不管看懂了沒有,都一定會認為這部電影根本就是達到了吸毒一樣讓人錯亂的效果(雖然我沒吸過)
所以整部電影,炸彈客是他、女學生是他、專欄作家是他、女嬰也是他...
是的...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超級大迴圈
讓所有觀眾都掉入了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循環裡面...
並且完全沒違背兩項時間悖論
1.「先知悖論」
電影裡面來自未來的伊森給了來自過去的伊森指示,而每個時間點過去的自己都「遵守指示」
所以預知的未來並沒有因為回到過去而有所改變,所以未來沒變、過去也沒變
2.「祖父悖論」
電影中唯一一場「槍殺」,是來自未來的自己在過去時空中殺了更老的自己
若是殺了年輕的自己則有違祖父悖論,但是殺了年老的自己則不在此項規範以內...
但是怎麼說卻總是哪裡怪怪的...
(本來想畫一張示意圖...但是上網爬了一下其他影評的文章,反而我被弄糊塗了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
它讓人腦遇到像是電腦跑程式跑錯一樣的當機狀態
如果你是喜歡思考的觀眾
我百分之百的推薦這部電影...
它的高明之處不是像一些懸疑片在片尾留個伏筆
讓觀眾自行想像結局到底是醒著還是睡著、是發瘋還是沒瘋
而是在最後給你一個答案
卻還是讓你滿腦錯亂...
剛剛看完自己寫的這篇影評發現除了把電影敘述一遍以外就毫無任何其他建設性的內容了
真的只剩下「超級好看」可以形容了...

希望有興趣的人能夠找來好好專研一番,先逃了...(鞠躬)

iTunes的租片連結
Youtube的官方預告片
IMBD的電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