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佳的劇本!出人意表、完全無法預測的劇情和對白!
頂尖的男配角!極度難以駕馭卻非他不可的傑出演繹!
以及糟糕透頂的音樂導師。
電影有個畫面全無但開門見山的第一幕。鼓聲由慢而快、從遠而近,起初穩紮穩打,後而亦步亦趨,接著急起直追,最終的亟速打破了畫面,帶領觀眾進入到全美最頂尖爵士音樂學府-薛佛音樂院的琴房中。薛佛音樂院是虛構的,但把它想成是古典音樂的茱麗亞音樂院、專攻流行爵士的柏克萊音樂院,或者是華頓商學院、哈佛法學院和MIT就差不多了,薛佛的定位大致於此。
十九歲的安德魯奈曼(後略稱為A)是全美最頂尖爵士音樂學府薛佛音樂院的大一新鮮人,他參與在校內的B級樂團中,但是幾乎和所有人一樣盼望躋身全校最頂尖的薛佛工作室。世界頂尖的音樂學府,經紀約、唱片約、演出邀約,常常就在房門外。當A滿頭大汗練著每分鐘400個四分音符的輪奏時,那個傳說中的大師闖了進來。電影給了佛萊契(後簡稱為F)一個華麗而詭譎的出場,就像他自己所期待的那樣。
A如願進入了薛佛工作室,儘管只是個候補鼓手。第一次的排練,他以為自己睡過了頭,火速趕到現場卻又發現根本搞錯排練時間。但是這一切的神經緊繃和格格不入在排練開始前五分鐘起了奇妙的變化。光是進到薛佛排練室和這些樂手共處一室,就讓他感到自己已經歷了無法言喻和不得為外人道也的昇華。他們魚貫進入,他們談笑風生,他們神色自若,彷彿就連調個音試個竹片,舉手投足都閃爍著明日之星的翩翩風采。攝影鏡頭穿梭在金屬般的樂器聲線和百年醇木的琴弦之間,畫面美得不能再美!這就是A渴望已久的優秀團隊,"而我已和他們並列!"
九點一到就豬羊變色。分秒不差準時踏進教室的F顯現得一絲不苟,劈頭就是一句問候祖宗八代的順口溜。排練開始了。脾氣乖戾、喜怒無常,當著眾人開除了第四部長號手,原因是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把音吹準,(其實我覺得F就是天生不爽胖子矮子同性戀和猶太人,而第四部長號手剛好不巧就符合第一類型的人);把主鼓手踢開讓A終於有了個不再只是翻譜的翻身機會,但F卻將巴掌當成拍點一掌一掌熱辣辣地打在A早已紅透了的臉頰上。沒有人幸災樂禍,因為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下一秒被桌椅砸中的、被轟出排練室的,誰說得準是你還是我?
文長,願意繼續閱讀請按此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