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懷舊經典】《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史蒂芬金暢銷小說,導演法蘭克戴瑞邦的處女作;提姆羅賓斯、摩根佛里曼、巴布甘頓、威廉山得爾、克藍西布朗、詹姆斯惠特摩、傑佛瑞狄蒙等主演;1994年上映的犯罪劇情片。

1947年,一名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提姆羅賓斯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其情夫,被判兩個無期徒刑,進入「鯊堡」監獄。在獄中,安迪認識了從事黑市交易的囚犯瑞德(摩根佛里曼飾),進而與其他囚犯慢慢熟稔。

身處於龍蛇混雜的牢獄之中,安迪也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藉此改善自己和獄中同袍的生活。然而,表面上看起來處之泰然的安迪,暗地裡卻一步步朝著自由之路推進……

中文片名「刺激1995」,一個很鳥的翻譯,大概每個談到這部電影的人,都免不了要幹譙的一件事情!濫觴是1994年台灣引進了一部由美國知名電影導演喬治羅埃希爾執導,保羅紐曼和勞勃瑞福共同主演的老電影《刺激》(1973),翌年才代理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順勢加了個1995來延續,試圖拐看過《刺激》的觀眾來捧場。1998年還有一部電影《Return To Paradise》,也跟著變成了《刺激1998》。然而,這題不對文的爛翻譯,實在是破壞了整體觀感,也令人心生不快!

只是轉眼之間,《刺激1995》都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了。想當年票房只有2,800萬美金的賠錢貨,即使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混音」七項大獎,到最後也是全數摃龜,本應該會被時代淹沒的一部電影,卻透過影迷之間口耳相傳,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神作,在全球電影網站IMDb當中,更是被超過一百二十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這逐年水長船高的評價,真是跌破了當年不看好本片的觀眾和影評人的眼鏡。

可是說老實話,《刺激1995》如今的評價似乎有種「造神運動」的感覺,好像不迎合大眾看法,就顯得自己很沒有品味。確實!《刺激1995》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是「神作」這兩個字我實在說不出口,因為這部電影缺乏了情感的流露。這問題出在故事的敘事視角是透過瑞德的目擊觀點來詮釋,導致所透露出來的訊息都讓觀眾很難深入主角安迪的內心世界,畢竟是旁觀者的關係,再加上安迪表現出異常的冷靜,即便偶爾遇到些變故,像是被肛了兩年,或者是知道殺害妻子和其情婦的兇手是誰時,都是激動一會兒,又很快就回復理智,太不像正常人了,所以我始終無法完全融入劇情的情境中,好像有一道牆阻隔了我的情緒。

當然,《刺激1995》還不至於情感冷漠,有些地方確實給予觀眾情感共鳴與連結,其中「鯊堡」監獄的年長囚犯布魯克斯出獄前後的那一段最讓我有感觸,他因為被「體制化」,所以當他知道可以假釋出獄後,整個驚慌失措了起來,抓狂地拿刀挾持另一名囚犯海伍。之後出獄了,無法適應外面經歷過五十年的變遷,他猶如被全世界孤立一般,使得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慮和恐懼,最後剩下的只有絕望,於是他上吊自殺。而那份複雜糾結的情緒,彷徨與迷茫,痛苦與煎熬,孤獨與苦澀,讓人看完不禁陷入黑暗無底洞之中,有一種莫名的失落、傷感以及無奈充斥心頭。

其實這一段,主要也是在凸顯《刺激1995》想要探討的重點,那就是「體制化」與「反體制化」。雖然我們都知道,基本人權就是任何人都不能限制,但實際上我們所擁有的自由,都只是在社會體制、規則允許範圍之內,一旦違反了體制或規則的自由就會遭受到懲罰。而監獄可以說是「體制化」的極致,剝奪了犯人們的自由,就是要讓他們重新遵循與學習體制內的規則。然而,原本的用意是為了讓體制的叛逆者能夠「再社會化」,可是長期壓迫的體制,反而讓這些人失去了獨立思考與生存的能力,就像是圈養動物一般。瑞德:「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不過仔細想想,一般人跟囚犯的差別,就只在於肉體沒有受到禁錮,但仍是被社會體制所奴役,說好聽點兒叫做循規蹈矩,說難聽點兒叫做行屍走肉,每天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周而復始的虛度,使得思想逐漸變得緩慢、麻木、僵化、愚蠢,直到最後習慣了這一切,也離不開制度環境和社會心態,跟著就沒有勇氣面對改變這件事物,因為會害怕失去自己已有的東西,所以寧願躲進自己的象牙塔之中,成了渴望自由,同時卻又害怕自由的籠中鳥。

相較於螻蟻偷生的囚犯以及麻木不仁的獄卒,乃至於渾渾厄厄地生活著的普羅大眾,主角安迪象徵的就是「反體制化」。然而,「反體制化」並非是種叛逆,它是不斷自我調整、自我更新、自我適應和自我成長的動力和能力,以避免陷入自我否定和矛盾的境地,不要變成了除了某種生活方式之外,就一無所有的「假自由人」。雖然看起來好想有點兒複雜,但其實就是試著留住一些信念,不要讓信念消失殆盡,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命運,相信自己就是奇跡。安迪:「就是在這裡才有意義,有音樂才不會忘記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是完全屬於你的。」

電影最後迎向了光明的未來,安迪逃出了監獄,並懲罰了窮兇極惡的典獄長。可是換個角度想,你願意忍受那麼多的痛苦,去爭取未必爭取得到的自由嗎?我想看完《刺激1995》的人,十居其九仍是屈服於「體制」。然而就像安迪脫獄的前一天對瑞德說的「我想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雖然生命本身註定要面臨痛苦,那麼盡量讓我們的生命過程更充實、更飽滿,總比等死,在煎熬中苟延殘息好吧!













對我的文章有興趣可以來我的痞客邦部落格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野蠻人柯南 Conan the Barbarian」系列~踏上血腥與殺戮的征途《毀天滅地》
「野蠻人柯南 Conan the Barbarian」系列~踏上血腥與殺戮的征途《王者之劍》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突破心靈的囹圄
《將軍的女兒 The General's Daughter》~背叛,無疑是最沉重的傷痛!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其實你我的生活不就像是齣肥皂劇
2014-11-02 20: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經典 1995
狐狸祭司 wrote:
可是說老實話,《刺激1995》如今的評價似乎有種「造神運動」的感覺,好像不迎合大眾看法,就顯得自己很沒有品味。確實!《刺激1995》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是「神作」這兩個字我實在說不出口,因為這部電影缺乏了情感的流露........(恕刪)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蕭山克監獄的救贖

如果一部電影讓你看的時候無法融入其中, 那這部電影對你來說便沒有意義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但總是沒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 (電影的導演....)

評價的高低, 問題在於能做到多少分, 獲得多少的認同

如此而已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淡淡的感覺!

樓主說,男主角安迪太過冷靜,像是沒有感情的人。是呀! 這是一種境界,多情最是無情人。當年要不是阿甘太符合奧斯卡評審的口味,這部片子絕對拿得到男主角

因為真的把男主角那股看似高傲,自絕於人,像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演的很好。冷冷的,平平的,淡淡的。 像水一樣,沒味道! 他老婆正是因為這樣才離開他的,因為沒辦法激起激情呀。

除了男主角之外,裡面表達的體制化,我還蠻有感覺的~ 特別是在當兵的時候,那種被制約的感覺非常明顯。遇到長官,手就是不自覺敬禮。 就算放假回家,忍不住就是會要報告,我要上廁所!

我看這部片子時,念大三,等我退伍後,重看這部片子時,對於這橋段,真的感同身受!

樓主也許討厭人云亦云,只是我覺得是神做! 因為我重看了幾十遍了,從VCD版本,一直到藍光版本都有。很沈悶的一部片子,但是看久了,也看出滋味來了! 反倒阿甘正傳,電影院看過後,就沒在正式重看過!

狐狸祭司 wrote:
《刺激1995 Th...(恕刪)


我第一次是到電影院看的,當時就覺得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但是真的不懂電影要強調什麼,也許是當時太年輕了,只知道主角終於逃出來了。

之後又看了幾次,也介紹給沒看過的朋友觀賞。後來慢慢有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耐心,只要時間夠長,沒有什麼達不成的事情。

也許是這樣的思維和目前普世價值所強調的快速隨手得來結論不相匹配,才造成了時代越進步,這部電影卻越搶手,越多人從電影當中尋求現實無法達成的實境。
狐狸祭司 wrote:
這問題出在故事的敘事視角是透過瑞德的目擊觀點來詮釋,導致所透露出來的訊息都讓觀眾很難深入主角安迪的內心世界,畢竟是旁觀者的關係,再加上安迪表現出異常的冷靜,即便偶爾遇到些變故,像是被肛了兩年,或者是知道殺害妻子和其情婦的兇手是誰時,都是激動一會兒,又很快就回復理智,太不像正常人了,所以我始終無法完全融入劇情的情境中,好像有一道牆阻隔了我的情緒。


其實,瑞德也說過,他根本不知道安迪在想啥
這也是一開始觀眾的心聲

不過看了幾次下來,安迪就是安靜的、深沉的:要回到自由世界
至於回復理智的部分,以被肛來說,安迪不全然就理智的接受
畢竟,透過瑞德,大家也知道安迪是一直有反抗的,只是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於是,他抓到了機會,找到了靠山...

至於後來,得知殺害妻子與情夫的兇手,為何後續會平靜下來
因為,死了一個學生.....外加上,典獄長威脅要摧毀掉他的小庭園(圖書館)
(事實上,典獄長靠著安迪海削了不少錢,不可能放安迪走)

安迪也知道就這樣繼續反抗也不是辦法
就只好繼續假裝"平靜""理智"

----
每個人生階段看這一片都有不同的感觸
現在的感觸是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其實,瑞德也說過,他...(恕刪)


同樣是被肛,提姆羅賓斯在《神秘河流》裡面的反應比較像正常人該有的,雖然試圖回復平靜生活,但陰影仍是存在心中。光從演技來說,提姆羅賓斯在《神秘河流》裡面的表現更讓我有感覺。

當然,視角也是個問題,從瑞德的觀點本來就很難深入安迪的內心世界。
狐狸祭司 wrote:
可是說老實話,《刺激1995》如今的評價似乎有種「造神運動」的感覺,好像不迎合大眾看法,就顯得自己很沒有品味。確實!《刺激1995》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是「神作」這兩個字我實在說不出口...(恕刪)

我說版大啊,不知您出社會了沒?被人陷害過嗎?全力反擊過嗎?
不是有沒有品味的問題,是有沒有經歷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要看懂《刺激1995》需要有一定的人生歷練,
雖然我年輕時第一次看就覺得好看極了,但隨著年紀增長,每次重看都有不同的感覺,
不變的是,每次都覺得比上次更好看。
看不懂此片是幸運的,希望您永遠不覺得它是神作。

看了好多次,看不膩,絕非浪得虛名。
我是後來才知道,這片在網路上這麼紅。

wangxyz wrote:
看了好多次,看不膩,...(恕刪)


我也覺得這個是神作
主要可能是因為劇本好
而不是因為主角演技之類的
前面鋪梗鋪了一大堆
到最後讓人驚訝的結局
跟前面的梗全部呼應
所有作姦犯科的人
一個一個受到懲罰
就像是上帝透過主角的手來伸張他的正義一樣
我想這就是大家愛看的原因
現實中哪有這麼理想的事情

先不管劇本轉折

兩大主角演技會讓人深入角色其中就讓這部片已成功三成了

第二成功因素為導演在劇中部份高潮橋段的鏡頭拍攝取景都非常突出或可讓觀影者產生共鳴 (具體細節我忘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