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的主角

3/1台北國賓大戲院巨幕廳13:30KANO
看完之後到現在整個腦袋都會不由自主地圍著KANO轉
上網看文章、看新聞、看影評

突然想通了
這部片的主角不是教練近藤兵太郎
不是投手吳明捷
不是嘉農野球部
而是棒球

KANO主角就是棒球(運動、比賽、競賽)
一部很單純、很熱血的棒球電影、台灣棒球的電影
若要再說有另一主角的話
我想 那會是台灣、台灣這塊土地,與台灣這塊土地的連結吧

KANO因為是以台灣自身的視角、以台灣獨特、特有的方式述說一個嘉農的棒球故事
所以它成了日語片(請注意,日語片不等同於日本片、媚日片)
這是再自然不過了

題外話
1931年到1944年過了13年
錠者若當時是18歲,則1944年為31歲
31歲剛上戰場會不會晚了點?
2014-03-05 8: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KANO 主角
他在部隊裡算是前輩了
haha他真的演的很棒
最後他喊英雄戰場 天下嘉農
完全讓我感受到他內心的激動
ag2922 wrote:
1931年到1944年過了13年
錠者若當時是18歲,則1944年為31歲
31歲剛上戰場會不會晚了點?

片頭在基隆港那個軍醫有叫他「錠者大尉(上尉)」,只是字幕是打錠者兩字而已,
31歲當到上尉,然後被派到南洋很正常的,況且片中也沒提到他之前在國內還是在別的地方作戰,
所以沒有說不通的地方才是。
沒錯

你講得真是好

一群人為了台灣而努力
講得很好,這部戲的主角就是棒球
故事劇情是圍繞著想打球、打好球這件事

教練爭取經費、指導球員、更重要的是建立球員對棒球的魂
球員努力練球、受木瓜故事激發奮戰的意志
這些都是在講打棒球

吳與阿姊的情節只是旁襯,多點浪漫不要讓故事太陽剛
嘉南大圳與農民的故事讓觀眾認識當時空背景
沒有將教練虐疾還要人抬去球場的真實事件放在電影是正確的,因為會將太多焦點投在教練身上


劇組人員對場景的細節做得蠻好的,觀眾的扇子,街道交通標示,甚至是藥箱上放夾子的設計等都可見用心

唯一可能不符當時情景的是內衣,材質跟款式不太對,胸口應該是有釦子

ag2922 wrote:
3/1台北國賓大戲院...(恕刪)

第一次看電影 不認識主角們真實姓名 都只認識客串 因為重點是在傳達棒球的精神超越輸贏!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