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部電影都是由克林伊斯威特導演,分別從美國及日本觀點來探討二次世界大戰的硫磺島之役,小弟對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海戰很感興趣,幾乎"星光戰史"系列的叢書都買來閱讀...我的外婆是日本人,她的堂弟就是在南洋戰死,當時日本十八歲至四十五歲2/3的男人都上戰場,日本發動戰爭是不對的,但很多民眾都被上位者矇蔽,鼓吹他們要愛國、要為天皇而死,戰爭進行到最後各種衝鋒自殺式的攻擊全部出籠,其實大多數神風特攻隊的隊員開飛機撞美國航空母艦喊的口號不是天皇萬歲,而是永別了媽媽!直到戰敗日本人才驚覺美國跟日本國力相差懸殊,很多年輕人都白白犧牲了,另外我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Pacific Victory"陳述美日海戰,因為日本人死都不投降,抓到美國戰俘也不給生存機會,所以當時美國人非常憎恨日本人,把戰場上死去的日本軍人撥皮或扯骨帶回國做紀念,已經不把對方當做人看,硫磺島之役提醒了我們戰爭的可怕,當戰爭進行到最後只剩下仇恨與屠殺,所有人性的美好將被泯滅。
可以去買日本作者"上田信"的 圖解戰史系列,不然去圖書館看,圖書館應該有,裡面都是圖解的,詳細介紹
交戰美日中雙方太平洋,緬甸,各大小戰役的資料 個人裝備,武器,車輛載具,各使用武器圖解,與戰史圖解,還不錯看
http://www.books.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7/0010337057.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http://www.books.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9/0010274439.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這裡面也有國民政府軍的單兵裝備圖解
硫磺島的防禦司令官栗林忠道中將跟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三本五十六大將
都有一段留美的資歷,他們都很了解美日開戰的後果,就是日本會被美國
龐大的動員力量壓垮,所以在戰前都反對美日開戰,可是一旦開戰之後,
又都儋盡心力的為著確保勝利或者不敗而努力著。
在指揮硫磺島的防禦佈署方面,栗林忠道吸取了之前各次島嶼戰役
的經驗,總結出千萬不能跟美軍的火力硬碰硬的結論,所以極力的
將島嶼防務地底化/要塞化,同時規定不准進行自殺衝鋒,
由於事先準備上得充分,使的硫磺島在承受了美軍大量的火力準備之後,
防務依舊堅固,也造成了美軍寸步難行的困境: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
太平洋戰區的島嶼戰役中,硫磺島戰役是第一個美軍傷亡大於日軍的戰役。
硫磺島戰役在美軍心中造成一個印象:
如果一個外島都這麼難打,那麼,奧林匹克行動-日本本島登陸戰
,將必然造成百萬美軍的死傷。
直接造成的後果:
(1)美國即使要犧牲中國的利益,也要把俄軍拉來同日本打戰
(2)決定使用原子彈來降低美軍的犧牲
停權計數:3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