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頭 = 艋舺,大尾鱸鰻陣頭 = 陣頭,電哪吒夜市 = 雞排英雄辦桌 = 總鋪師殯葬文化 = 父後七日(感謝提醒)最近國片或者新春檔期都流行本土化不過在地化的梗好像也用得差不多了還有一些人家早就想到的...計程車 = 運轉手之戀又快要過年了 不知道明年國片還有什麼在地梗可以用...建議一下老闆 鹽水蜂炮這個題材好像不錯...還有王船醮大拜拜跟中元普渡搶孤也很讚啊...保證熱血
tylersony wrote:角頭 = 艋舺,大尾...(恕刪) 其實國片不只是這些所謂的本土題材,這樣定義太狹隘!只是剛好這幾部賣座較好而已!電影不一定只看票房,雖然他很實際!向財明亮的電影,藝術性很高,你能說他不識國片嗎?而且近期上映的影片,像"戀戀海灣",就是運轉手之戀的導演拍的啊!題材也很清新啊!"對面的女孩殺過來",也不錯啊!紀錄片"阿罩霧風雲",李崗拍的,也拍得很精緻!"拔一條河",有哭又有笑,散佈正面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