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艾德格》:偏執正義下的脆弱

看克林伊斯威特,難不成還要期待如同麥克貝的爆點連連?但是與其說,克林大叔吝嗇於拍攝令人血脈噴張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他喜歡用內斂的手法,溫柔用將石頭輕輕劃過水面,濺起一個個如水波紋般的漣漪。可大可小,但卻都是相當具有韻味的「隱性」爆點。

在這樣的一個認知之下,我相當享受於《強‧艾德格》營造的緩慢。這慢拍無非是在於電影的切入方式所引導,透過老年時期的胡佛,回想著自己的一生,倒是跟《柴契爾夫人》有幾分的雷同,只是在連貫性的處理上,《強‧艾德格》明顯的高竿許多,透過胡佛本人的口述銜接,觀眾不會感受到有混亂的跳躍產生。

《強‧艾德格》的推進方式,是透過老年時期的胡佛,口述自己傳記故事的同時,回想他在調查局的生平。一連串的故事,交織出《強‧艾德格》基底的豐富,有趣的是這堪稱傳奇的故事背後,卻是克林伊斯威特透過胡佛這個角色,跟觀眾開的一個天大玩笑。導演先是演了一段胡佛的豐功偉業,接著又殘酷的在電影最後推翻,將英雄打回平凡的原形,相當令人玩味。

電影本身對於胡佛的內心世界,也採取結構再解構的方式呈現,先是完整的描繪出胡佛這個人的外在形象,接著再慢慢跟觀眾解析他的內在。從電影中段開始,觀眾可以透過一些劇情的推導,看到胡佛較深刻的一面。在不探究背後真偽的情況下,電影的解析可說相當驚人。

如此的性格瑕疵,其實也是將胡佛從年輕時的理想推向偏執的重要因素,我們從電影當中可以看到胡佛如何打著為國為民的大旗,用盡全力的應用媒體、手段甚至是謊言,將調查局及他本身包裝為全然的英雄,以除掉「他」個人眼中的邪惡。這踩在道德邊緣的正義,是否可以說是電影對於胡佛的一個控訴?單就胡佛的偏執正義進行探討,其實就是整部電影相當令人玩味的一個切入。

重新剖析的元素,當然也包含了眾說紛紜的性向問題。電影本身對於胡佛的性向談的曖昧,對他而言一生當中重要的兩個人物無非是秘書海倫跟副局長克萊德,兩個分別為男女的象徵,是胡佛唯一信任的人物。曾經追求過的海倫,是胡佛臨終前唯一的信賴;至於克萊德,是否可以說是他最大的遺憾?

電影最後堪稱全片經典的一幕,胡佛在克萊德額頭上輕輕的一吻,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卻完美的包覆起胡佛的一生跟整部電影的劇情,在緩慢的電影步調中,那幾秒的短暫在不破壞電影節奏的前提下,成為最具後韻的驚嘆號。



完整網誌圖文版:
http://ryuichiru.pixnet.net/blog/post/27889510
2012-03-11 16: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艾德格
都沒有人回覆...
我來插一下話
劇情節奏還滿快的
不像看了2個多小時的電影
總覺得少了什麼
像FBI辦的案子大多只有匆匆帶過
不過,這是傳記電影,不能要求這些
主要還是"人"的故事為主~
基本上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如果改成迷你電視劇應該會不錯看
身為克老的忠實影迷 小弟對這部片還是有點失望
克老在[生死接觸]跟這部最新的電影

很明顯說故事失去了張力 對節奏也失去了判斷力

這部片真的過於沉悶 李奧納多的老妝也相當失敗 在臉部上幾乎是戴了個老臉面具

作不出任何的表情 他的愛人同志跟娜歐蜜也是 失敗的老妝 娜歐蜜的演技也沒得發揮

就是個沉悶的老gay片
https://vanson03086.wixsite.com/website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