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上集 賣魏導的面子 我下集也都看過了
賽德克巴萊票房 熱度無法延續的主要原因
就我個人而言 我認為一般人都不會再看第二遍
不管電影好或不好
海角七號 那些年 創票房紀錄 絕大多數是很多人看了兩遍或三遍
但賽德克巴萊 一般人都不會再看第二遍
原因是 沉重 電影不夠商業化
預告比電影本身感人
我原以為這片會像梅爾的英雄本色
但看完覺得項紀錄片
本想說可能想按史實去拍
看了新聞 又說不符史實
那位什麼不改編的正面一點呢
相信梅爾的英雄本色也不是按史實去拍
以國片來說 賽德克巴萊 是水準之上了
不過大家對魏導的期望 可能過高了
日本人不殺孕婦
賽德克人通殺
到底本片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還有小孩上戰場殺人
還有蕃人互相殘殺
這些其實可刪掉 或帶過去
或許本片以塞德克人的視野去拍的
但我是觀眾 不是塞德克人
如果台灣票房沒過十億 相信我這就是原因
賽德克人通殺
到底本片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還有小孩上戰場殺人
還有蕃人互相殘殺
這些其實可刪掉 或帶過去
或許本片以塞德克人的視野去拍的
但我是觀眾 不是塞德克人
如果台灣票房沒過十億 相信我這就是原因"
殺戮有時要看狀況,
看觀點,如果以塞德克人的觀點,
這些人都是外族,是入侵者,
殺之也沒什麼不對,
講道理也有對象立場的差別,
這也是電影要傳達的一部分有關信仰,
所以你沒看出這一些細微的感覺
一小段漢人反抗,日軍砍破藍地黃虎旗
或是日人一一攻破各部落,
導演很細心的不去誇張個別種族對立,
但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對立
是一定存在,只是在這一個點
這一個時機爆發了.
雖然是電影,但事實的部分還是夠多
夠講究了,只是悲壯的故事本來就很難賣座,
本土歷史對很多當地人都很難懂,
其他的就不用說了!
2.在高山上拍戲,會增加很多成本,山區天候變化多端,所以拍片有很大的困難,還有許多在平地拍戲不會發生的問題.如果你/妳看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拍戲的過程,我認為花「300元看這些人拍戲的精神」,也是值得了.
3.在Gaya中,獵首是不獵婦人、不獵小孩、不獵屍首...有很多規範,獵首在sediq語是Mgaya,是Gaya的最高層行為,是一種神聖的儀式,要經過繁複的「行政程序」,才可以執行,並不是「隨便殺人」.
4.如果大家聽過第二次霧社事件、知道日本人強姦過多少sediq族女子,你就會了解,真正亂殺人、真正野蠻的人是誰。

5.關於電影的真實性,可以看「真相.巴萊」,會了解到魏導真的了解sediq,但迫於「現實」所以必須捨棄一些「真相」。
6.最後謝謝版大支持sediq bale.
ps:我...應該沒用大帽子吧@@?很少上網不太確定大帽子是啥?告訴大家這些文化、這些歷史,就是帽子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