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鋼鐵擂台》心得,不敗金身...

非常典型的「運動」電影公式,融合親情、愛情、拳擊,以及一顆永不言敗的心,這樣的組合實在很老套,不過穿上機器人的外殼,甫以適當的安排,老梗也能振奮人心。

其實情節簡單到不必多言,我最想知道的還是機器人猛不猛。
我覺得打鬥的橋段太少,導演似乎極力要在親子互動與擂台對決間取得平衡,雖然父子情拍的很不賴,不過我真的很低俗,想看更多特效...

另外這個被撿來的廢鐵「男主角」亞當,實在強的可怕。身為練習機器人,說它耐打還能信,怎麼感覺攻擊力也是爆強。而且模擬的能力出神入化,人動、機器人竟也同時動,根本是人機一體、心靈溝通。那麼猛的機器人竟然會被丟棄,舊主實在是瘋了...

好啦!雖然我認為不太合理,不過真實世界的運動場也常有不合理的情況。籃球賽該一個人得100分嗎?發生過;籃球賽該讓流感兼胃病的球員得38分嗎?發生過;一個拳擊手應該在20年間拿22個世界重量級拳王頭銜嗎?發生過!現實中的不合理,可以是經典,那就讓電影中的不合理,成為精采吧!

儘管我一直在講《鋼鐵擂台》的壞話,不過電影其實很好看,沒有意外、不像有伏筆,但很好看,如果能叫葉問去操控機器人就更棒了(誤)...

完整圖文版→http://qiduclub.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15.html
MyBlog→Qidu Club
2011-10-15 5:29 發佈
昨晚也去看這部
很多疑點

1. 為什麼舊式機器人的功能新式機器人沒有?? (就像現在智慧型手機是黑白畫面...怎麼可能!?)
2. 機器人到底是有意識還是完全受人類操控, 為什麼被打還需要像人類一樣有時間恢復
想當然這部分是想模擬人類相對於機械受限於肉體, 只是都沒解釋...不太滿意
3. 想像我們在玩動作遊戲, 當然是手指的反應相對於聲控來的有效率

當然看電影太認真就失去意義...只是個人還是偏好結構完整交代清楚的電影
Jonathan19820803 wrote:
昨晚也去看這部很多疑...(恕刪)





鋼鐵擂台這部片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看完了,這片真的不錯

熱血爽片滿好看的

雖然全面啟動好看,偶爾看一下爽片也不錯




開外掛的電影,整場看下來會麻斃....

變形金剛1~2我都有去電影院看,第三集是看藍光

變形金剛3就是這樣....變身一直打...然後又變身一直打....

ripperliu wrote:
另外這個被撿來的廢鐵「男主角」亞當,實在強的可怕。身為練習機器人,說它耐打還能信,怎麼感覺攻擊力也是爆強。而且模擬的能力出神入化,人動、機器人竟也同時動,根本是人機一體、心靈溝通。那麼猛的機器人竟然會被丟棄,舊主實在是瘋了......(恕刪)


其實這個就像車子在舒馬赫手中開 跟一般民眾開一樣 駕駛員彌補機體的不足也是常有的

一般人手中拿著1d拍照不會變大師 大師手中拿著小dc拍出來的還是大師級作品

michang wrote:
鋼鐵擂台這部片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看完了,這片真的不錯


劇情的確蠻緊湊的
光這點就不錯了
值回票價~
娛樂性強..
期待第2集
ripperliu wrote:
非常典型的「運動」電...(恕刪)
2張電影票5元! 快上吉轉樂 www.mousia.com 保證轉到,轉不到直接送你~先轉先贏
亞當能撐這麼久,硬要解釋還是可以解釋得過的……
它是陪打的,說白了就是沙包,皮是會厚一點啦

而且主角前面根本都是亂操作,還兼不專心、顧看正妹,枉費他前任拳擊手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至於,為什麼那些敵手打幾下就冒煙當機,亞當明明就開始冒煙了,橋一下又能繼續打……
這,就不要太認真探討了(茶)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Jonathan19820803 wrote:
昨晚也去看這部很多疑...(恕刪)



1.他有敘述舊機器人是那來做練習對象使用 所以有加入模仿動作功能 讓機器人能記住模仿的動作

後期的機器人AI智能越來越高 把拳擊百科全書輸入在機器人就可以變拳王 故模仿功能就無需加載

但卻忽略一些戰術上與心理上的運用(EX:最後面亞當採取防守讓宙斯一直耗體力猛攻擊)


2.理論上 一個金屬物品衝撞在身上 第一個反應就是站得住腳 再來就是接受並緩衝該衝擊

不然機器人的腳都不動 可能輕輕推一下就失去平衡

另一個原因是影響到機器人的處理系統 受到這麼多衝擊 要處理自身平衡 確定迴路動作 還要聽從指令給

予反擊 甚至像電影中還會有打到系統當機 造成機器人無法做作動 機器人也是要有"反應時間"


3.這點就見仁見智 要有效率當然是直接模仿"拳擊手"的動作!

宙斯的機體強 但"操縱者"的經驗沒有"拳擊手"的思路老練!


以上都是感覺發言 也沒有確切的數據XD

匪心 wrote:
1.他有敘述舊機器人...(恕刪)


樓上匪心大說的很棒...
關於第3點,我覺得其實手控或聲控其實都有一定的時間差,其實模擬也應該有...
而亞當的「強」,其實源自操控者能夠「預測」,也就是在對手發招前就判斷出來應該做的舉動(他兒子在動物園也說過)...
所以手控或聲控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在控制...
以前舊的Nokia手機摔了N次還頭好壯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摔一次可能就爆了~

另外天才小朋友有把[突擊者](強化攻擊力?)跟[超惡男子](語音聲控?)的晶片移植到亞當身上唷

所以"看起來"已經不是單純的"沙包機器人"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