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辛亥革命》殺進美日戲院,動畫《孫中山》也要重振河山



  2011年賓拉登之死,把軍事電影從人氣下滑、玩不出新把戲的911反恐老梗裡,激盪出另個充滿戰術、科技與團隊精神的新英雄題材(亞丁灣海賊團也在幫忙衝人氣),但這種轉變是人家好萊塢的家務事,太平洋的另一邊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引用是OK的,但也好歹標明是來自Mobile01的吧...
  在看過《將計就計》(Entrapment/1999)的Y2K危機後,百年蟲問題十年來就一直在提醒週年慶快到了,只是活動時間晃眼兒就距離結束只剩幾十天,而對大螢幕和小螢幕前的本土觀眾們來說,建國百年簡直就像是發生在別人家的事,完全感受不到那股充滿歷史與記憶的連結。
這篇純討論軍事電影...
  撇開911題材的超強推手好萊塢電影工廠不談,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2005年時被稱為終戰三部曲的《帝國毀滅》(Downfall/2004)、《英雄教育》(Before the Fall/2004)、《帝國大審判》(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2005)甚至是日本作品《男人們的大和》(男たちの大和/YAMATO/2005)都是二戰六十週年的「應景」電影。反觀國內,二十世紀末幾乎葛屁的電影工業明顯趕不上這波建國百年的熱潮。
以二戰紀念模式來和建國紀念比較
  從小螢幕的市場先說好了,因為答案實在太單純,就是零作品。如果這時要把國防部出錢出力的《勇士們》搬出來討論,那就搞笑了!首先,不是冠上一個「紀念建國百年」就等於內容和建國有關,其次《勇士們》除了有偶像劇包袱在,應該說是莒光園地單元劇之OVA版本還更貼切,這點要經歷過那段每週一睡時光的比較能懂。
勇士們三部曲越後期會越像莒光單元劇
  而大螢幕的部份,對岸所製作的《辛亥革命》(1911 Revolution: Fall of The Last Empire/2011)除了讓那些還沉溺在中國功夫的西方國家,有一個進入新境界的窗口外,也把到二十一世紀都還很敏感的國旗問題,從運動場和歷史課本裡送上另個針鋒相對的檯面。臺灣、美國、日本在近幾個月都將要陸續上映,更詳細的分享要再多等等。
真想看試片或首映
  中美臺跨國合作的動畫電影《孫中山》是少數臺灣團隊參與的建國百年主題作品之一(可能是唯一),相關消息並不多。半年前的記者會似乎有提到資金方面的困難,而原訂今年年底之前要在兩岸的紀念性地點首映,目前好像有延到明年才能上映的變化。這部應景的動畫電影除了消息有點難捉摸外(可能是我的問題),還沒上映就有被政治綁架的潛在風險。
引用是OK的,但也好歹標明是來自Mobile01的吧...
引用是OK的,但也好歹標明是來自Mobile01的吧...
(民國100年10月6日更新↓)
  《辛亥革命》在臺上映(今年)已經喊停!前幾天才覺得奇怪,預售票居然無預警停賣。片商搞小動作、偷跑等等都不是第一次看到,畢竟過去的中港臺模式並未因香港回歸而消失(看看金馬獎),這麼大的歪理漏洞想賺錢的商人不利用才奇怪。總之兩岸比那南北韓對立還畸形、國際上甚至無法歸類的政治問題,就這樣一直糾纏糾纏糾纏...
引用是OK的,但也好歹標明是來自Mobile01的吧...
(民國100年11月6日更新↓)
  10月17日的新聞,動畫電影《孫中山》才剛跟日本公司簽約,上映日期再度調到明年(101年)的10月,沒支持、沒金錢、沒完整技術的問題要解決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引用是OK的,但也好歹標明是來自Mobile01的吧...
(民國101年3月23日更新↓)
  跟據官方資料(華映娛樂),《1911辛亥革命》在臺灣將於4月6日重新上映。(有人要分享去年套票公仔的照片嗎?)
2011-09-25 4:09 發佈
辛亥革命這段歷史感覺好像是我們這邊應該要更關注才對,結果卻是對岸在盛大慶祝
話說回來,"辛亥革命"的導演是拍過"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等電視劇的張黎,這一時期的歷史是他長期關注的歷史,而他對歷史和歷史人物的詮釋往往生動且少帶偏見,運鏡上也不落俗套,這點讓我頗期待這部電影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