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FLAGS OF OUR FATHERS"(父親的星條旗) 中文譯名 硫磺島的英雄們 是東京影展經典開幕片
影片從一開始就會讓人想流淚 一直到最後 都是很感動 內容我不贅述 請有興趣的大大們去看 避免破壞那種新鮮感
歡迎各位大大觀看後一起討論
-----------------------------------
英雄
也許是上根本沒有英雄
很多英雄也並不想被當作英雄
我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出英雄的存在
唯有如此,遠離戰爭的我們
才能稍微了解所謂的犧牲與救贖
那邊緣的一點點真意
----------------------------------
老實說 這部片讓我了解到 戰爭最能讓我動容的不是為國 而是為身邊的弟兄 大家生死與共的情操
不需要榮耀 不需要成為英雄 彼此照顧彼此
儘管有某些突出者 被世人創造成英雄 但大家是否以遺忘 他們的背後的戰場 發生了多少傷痛
世人了解的有多少?!
對了提醒各位有想要去看的朋友 記得要看到最後唷!!!
在開車往電影院路上聽廣播也剛好在介紹這部,才知道Clint Eastwood同時拍了兩部電影,明年會有第二部份的"Letters from Iwo Jima"(硫磺島的來信),內容跟美國觀點的"Flags of Our Fathers"相反,"Letters from Iwo Jima"是以日本人的觀點來拍的,應該也是值得期待。
戰爭是不分正義或邪惡的 許多戰爭片總是把美國拍得至高無上 美國才是那正義的一方
但我們也該多了解其他國家對戰爭想法
http://www.wretch.cc/album/victorwang99
dearjohn wrote:
硫磺島在目前日本的小笠原群島,
重要性則是當年的轟炸機可以到達日本本土的航程, 最近也最好打下的島.
所以當年日本的守軍幾乎是死守該島, 造成美軍大量死傷.
打下來以後, 從 1945 年 03 月 10 日轟炸東京, 到 08 月 14 日轟炸小田原,
幾乎每天美軍都用燒夷彈, 北到北海道, 南到台灣, 香港, 都被轟炸過
稍微補充更正一下
硫磺島並不是"轟炸機可以到達日本本土的航程, 最近也最好打下的島"
在攻硫磺島的前一年(也就是1944年),當年7月美軍攻下馬里亞納群島,美軍在該島上興建機場後,美軍的B-29轟炸機就可轟炸日本(除了北海道之外),只是馬里亞納群島距離日本約2700多公里,B-29需要大量燃料所以只能載約三噸的炸彈(約為B-29最大載彈量30%),而且戰鬥機無法全程護航。
而硫磺島大約在馬里亞納群島跟日本的中間點,距離日本本土約1200公里,美軍每次轟炸日本都必經此處,而日軍在此有機場,除了可以為日本提供早期轟炸預警外更能出動戰鬥機欄截美軍轟炸機,所以美軍才處心積慮要拿下硫磺島,拿下的話不但B-29航程可減少(等同於載彈量增加),戰鬥機也可從硫磺島起飛為B-29護航。
而硫磺島雖小但是絕對不好打,約10萬美軍圍攻毫無後援的2萬日軍,花了一個月才攻下。而且美軍傷亡28000多人,日軍傷亡22000多人,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唯一一場攻方傷亡大於守方的戰爭,由此可見硫磺島絕不是最好打下的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