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in the air"(型男飛行日記)---------很有後勁的人生小品

電影海報上的的那段文字其實已經道盡故事的一切
"The story of a man ready to make a connection"
男主角Ryan是個四處跑幫別家公司fire員工的派遣員
由於長久漂泊四海
(甚至把收集飛行里程當作嗜好)(我也好想要有這種嗜好)
對人際關係一直抱持著疏離 孤立的態度
甚至到處演講推銷這套人生觀

直到一連串的事情開始逐漸衝擊他的價值觀
首先他對萍水相逢的一夜情對象Alex感情越放越深
然後是總公司來了一個理論派高材生Natalie
企圖用遠距離作業來取代他原本四處趴趴走面對面資遣別人的工作模式
(是說連fire別人也要搞遠距離視訊跟SOP標準化流程)
再來,久未聯絡的親人要結婚了,找他回去參加婚禮....................

這樣的題材其實真的拍蠻多的了
之前最有印象的就是"非關男孩"
(話說休葛蘭跟喬治克隆尼真的是雅痞大叔的典型)
不過相較於休葛蘭那個玩世不恭的富家子角色
一開始的喬治大叔比較偏向對人際交流看透一切
然後刻意擺出的疏離 豁達 自立於外
(裡面他在演講時提的"背包理論"就蠻傳神的)
直到一連串變化迎面而至
看到主角跌跌撞撞的應對 遲疑 轉變 挫折
就是這類電影的樂趣所在

故事進展就不詳細透漏了
只能說,最後一幕男主角面對眼前大大的航班表
有種一切回到原點 人事皆非的惆悵




2010-07-09 18:38 發佈
前天剛租來看完,跟想像中的片子不太一樣,但還不錯看。

最後,男主角在大大的航班表前那一幕,給我的感覺是「何處是我家?」的一種茫然,跟片子一開始那種一到機場就像回到家的心境截然不同。

話說自己以前也是很憧憬像主角降子的生活,搭著飛機四處出差,手拿黑莓機隨時掌控手上的案子,感覺自己就是作大事的人...嘿嘿......

後來有機會坐了飛機出了幾次差,都是飛出去當苦工,根本用不到黑莓機,看著其他旅客不是西裝筆挺低頭玩他的黑莓機的商務人員,就是出國玩的觀光客,才發覺,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能當飛行型男低,原來,出差一點也不好玩.......最重要的事,真正體會到,原來,有人等你回家,是一件幸福的事......
主角的生活也是我小時候嚮往的,但是是在"各國"飛來飛去,
如今好像也不覺得是那樣的棒了,有時候覺得台灣真是個好地方!

我想人都是這樣吧,最後總得落葉歸根、定下來,
屆時若身旁無人,實使人稠帳感慨啊.....

所以,好好的檢視自己目前的生活,珍惜已經擁有的,
我們需要的真的不多,但想要的卻太多。


常常出國或是很少待在家裡(或家鄉)真的會有一總莫名奇妙的惆悵~~~~~~
最令我感動的


應該是那種中年男人心情的轉折吧


期待又怕傷害


面對新的專業挑戰的適應


自恃經驗抵抗新技術


個人因從事也是類似的就業服務工作(我是幫人找工作,不是FIRE人)


更能體會那種心情



很棒的片子


個人覺得比危機倒數好多了
前一陣子就看了這部片,給我的感受是與我好些年前的生活一樣,都在台灣以外的地方飄來飄去,感受不到家的真實,身邊的女性也不固定,當然…感情觀也就像男主角那樣,再雷也都能適應。

其實另外一部片跟這部有些類似,戀夏500日,這部片敘述的就是比較年輕的工作與愛情,很能夠得到共鳴。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