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電影心得】危機倒數 The Hurt Locker

一開始我並沒有看這充電影的念頭。
只因為我不認識跟這部片有關的演員或是幕後工作者。
後來得知這部影片有得到小金人的加持,
於是就向友人借了回來膜拜了一下。

這部片很特別,
幾乎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我絕無僅有的觀賞經驗;
因此讓我特別的有所感觸、因此才會讓我特別的有感而發...
因為,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能在短短的一個晚上之內...就看完一部電影的經驗了...

為什麼今晚如此的好狗運呢?
因為我兒子跟老婆身體欠安,兩個人都早早躺平了......
The Hurt Locker單從字面上是很難翻譯出這部片想表達的是什麼主題。
為此還特地google了一下,原來指的是駐伊美軍之間的俚語;
簡單說就是會傷人的盒子,諭指炸彈。

片子一開頭就說了,「戰爭本身就是毒品」。
而最後詹姆士對他兒子說的最後一句話:
「到了我這個年紀,喜歡的東西可能只剩一兩項;但對我而言...只剩下一項了...」
對照開頭,這只是一個首尾呼應的交代罷了。

本質上,
這部片該可歸類為悲劇。
人間的悲劇。
戰爭的悲劇。

這部片看完之後不會有像是看完戰爭片之後的激烈快感或是豪情萬丈的感覺。
相反的,
會讓人覺得莫名的空虛。
戰爭只是個背景,
但導演卻藉著這個觀眾無法忽視的背景來傳達處在戰禍中人們的無奈與憤怒。
影片中完全沒有交代戰爭的由來,
但卻大量表現美軍對於當地居民的部友善與極度的不信任。
或許經過10年之後、不了解這段時空背景的青少年回頭看這部影片,
大概會覺得很怪異也說不定?

戰爭的本質終究是殘酷的。
對於一般百姓而言更是如此。
畫面中讓我震撼的不是什麼驚心動魄的爆破場面,
而是被爆炸波及的無辜人們的遭遇。
婦女的哀嚎、幼兒的哭喊,甚至到後來的無辜男子...
當剩下最後的45秒鐘時,
無辜男似乎也知道已經沒有希望了?
於是轉而閉上眼、望天喃喃祝禱...
但是捫心自問,
難道錯的真的只有恐怖份子嗎?

同樣是對照;
美軍對於伊拉克人的極度不友善,
而在後來伊拉克小孩嘻笑追打主角一行人的座車畫面?
再再強烈諷刺了美軍到底是為何而戰的根本問題?
夠了吧...美帝...
連好萊烏都看不下去了...
想當英雄,不需拉別人一起上台表演...

回到影片本身的故事來,
還是發現戰爭其實也還是一場瘋狂的遊戲。
男主角在這場遊戲裏頭絕對不是一個正常人,
說他瘋了應該也不為過。
(其實我覺得在UN大樓出現的那個指揮官大概也腦袋不正常了)
出場任務就學忍者放煙霧彈,
下一個任務又說死也要死的輕鬆一點,
然後喝酒喝掛了還要戴上頭盔才能放心睡覺?

由這些行徑、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判出:
戰爭中的英雄都不是正常人。
只有瘋子才能在戰爭中泰然生存...
這...又是另一個諷刺。
而更諷刺的是那個駐軍時間表,
標示的不是來伊拉克駐防有幾天,
而是還有多少天就可以離開這個人間地獄?
這對於募兵制的世界警察之美國,實在是一個相當冷酷的諷刺。
說他不正常嘛...
他又會去找人單挑報仇?

話說回來,
出完人體炸彈任務後的那幾天貝克漢還真是消失的真巧;
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巧合,
就無法讓主角表演一下他還稍微有點人性。
不過那終究還是一種類似著魔般的瘋狂罷了。
像三人組中的小兵講的那樣:
「幹!威爾!我很感謝你救了我的命,但我們不該去那裏找他媽的麻煩!」
校耶丟系校耶,
不會因為後來做了一些彌補之後就會變成正常人。

寫到這裡後想想,
其實這部片還蠻支離破碎的。
不過就是由幾段小故事所串連而成的一個時空背景。
賞金獵人那一段就真的有點不知所云就是...
雖然說戲裡有男主角跟女主角(這點倒是存疑),
不過我認為大義還是承前所述:
既是諷刺戰爭的虛無,另一面則是替無辜百姓的無奈悲嘆。

戰爭這種東西,
像是毒品。
得利者不會是人民,
但卻讓人民上癮進害...

後記:
電影開演了之後我才知道這部片還是有大牌演出的...
不過都一出場就下台領便當去了...
話說回來...
雷夫范恩斯連蒙面的背影都好帥氣啊......





原文發表於: 佛艾德愛胡搞


http://foolad.idv.tw/2010/07/01/185
2010-07-01 1:06 發佈
寫的很好,版主的很多感想與我的不謀而合。

不太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說這部電影只是另一種大美國主義的體現。

話說回來,本片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分別在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個大獎擊敗對手"阿凡達",巧的是本片導演Kathryn Bigelow是"阿凡達"導演James Cameron的前妻。

有一種說法是James Cameron畢生最好的作品都是在他與Kathryn Bigelow是夫妻時所完成的(個人認為"阿凡達"的成就在於技術方面,而不是電影本身),這種說法可能見仁見智,但至少肯定Kathryn Bigelow的才華是不容忽視的。印象中,Kathryn Bigelow有另外兩部電影在我心目中也是非常傑出的電影:

1. 1991年的"Point Break"(驚爆點)
2. 2002年的"K-19: The Widowmaker"(K-19)

以上兩部電影都是男人世界的題材,前者是以警匪鬥智為題材,後者是以蘇俄潛水艇的核漏事故為背景,連同"The Hurt Locker",光是憑一介女性身分拍出這幾部都有相當深度的電影,就可看出這個導演的不凡功力與驚人才華。

Jason_lu0835 wrote:
後記:
電影開演了之後我才知道這部片還是有大牌演出的...
...(恕刪)


除了版主提到的Ralph Finnes之外,還有Guy Pears,"LA Confidential"(鐵面特警隊)與"Memento"(記憶拼圖)的男主角,就是本片第一個掛點的那個人。

Jason_lu0835 wrote:
除了版主提到的Ralph Finnes之外,還有Guy Pears


可惜兩個在片中都撐不到10min就掛點了~呵呵
上映時
看到沒什麼大咖
以為是 B 級片
結果看 DVD
才發現原來超好看的
可....可是我覺得這部片超沉悶的耶

大概是我程度太差了...影片中的空虛感..還有不安感...是傳達的很清楚

不過..個人不是很喜歡
foolad wrote:
(其實我覺得在UN大樓出現的那個指揮官大概也腦袋不正常了)...(恕刪)


這位長官好像是大衛摩斯,不算啥大牌,但也算是能見度很高的演員
yunosuke wrote:
這位長官好像是大衛摩斯,不算啥大牌,但也算是能見度很高的演員...(恕刪)


晚上把這部 DVD 給看了.大衛摩斯漢堡怎麼變肥了?鋼盔扣帶都繃得緊緊的...

非得把車搞得像貴賓狗一樣才肯騎是不是?
各位大大
水準果然是影評人等級

小弟愚昧~
這部片雖然稱不算難看
但個人感覺也完全稱不上好看

劇情不緊湊~~只是重複的出拆弾任務

而拍攝手法 ~為了製造身歷其境的感覺

整部片畫面一直呈現著晃動,搞到我頭快暈了


當初就是衝著他小金人擊敗阿凡達去租了

實在大失所望,比較起來阿凡達好看多了

個人感覺 已戰爭片來看,他也比不過其他的戰爭大片....

因為戰爭場面實在有點陽春

應該說是像戰爭片中的精神層面的敘述(但他其實也沒著墨什麼)~


其實這部片 要有在中東或IRAQ實際生活過或與當地人交談過的經驗的人
看來會更有感觸, 當地人的無奈與悲哀從畫面上是不夠深刻的, 導演已盡力表達這種感覺給觀眾,
可惜大部份的人無法感受到.

當軍人被派駐到當地, 他們又何嘗是願意的?
在不願意當中又要保護當地居民, 又要面對未知的街道, 隨時有自殺炸彈客過來
你在未知的情況下 你能射殺他嗎? 當然不行..
其內心的衝突是導演要觀眾去體會的.
其實這部片 要有在中東或IRAQ實際生活過或與當地人交談過的經驗的人
看來會更有感觸, 當地人的無奈與悲哀從畫面上是不夠深刻的, 導演已盡力表達這種感覺給觀眾,
可惜大部份的人無法感受到.

當軍人被派駐到當地, 他們又何嘗是願意的?
在不願意當中又要保護當地居民, 又要面對未知的街道, 隨時有自殺炸彈客過來
你在未知的情況下 你能射殺他嗎? 當然不行..
其內心的衝突是導演要觀眾去體會的.
+++++++++++++++++++++++++++




是阿~~
這種內心衝突的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阿

這種片子,才會得獎阿
否則如果阿凡達是大贏家

不就突顯了影評人與普羅大眾一樣了嗎

話說回來,以得獎片來說 這片算好看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