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努力撐著不睡著把這部片看完...今天奧斯卡就獲最佳影片...有人可以點出好看的點在哪嗎?個人覺得其中有些片段過於冗長,整體劇情的連貫性也不是很好...以下有雷...1.中段反狙擊那到後來有點拖戲感...似乎是想營造狙擊長久等待的感覺,但看電影的人是會等到睡著滴...2.整體劇情的重點是啥?就看到主角一直衝...配角一直為他擔心...主題是?3.片尾主角回國(?)到超市血拼...拼完後又重回戰場?很難懂...
cablay wrote:昨天才努力撐著不睡著...(恕刪) 1.中段反狙擊那到後來有點拖戲感...似乎是想營造狙擊長久等待的感覺,但看電影的人是會等到睡著滴...主角在等待你也在等待 哈哈2.整體劇情的重點是啥?就看到主角一直衝...配角一直為他擔心...主題是?主題就是人生無常......3.片尾主角回國(?)到超市血拼...拼完後又重回戰場?同上
好厲害...還可以沒睡著.....我是當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睡了好幾分鐘.....但....對劇情完全沒影響.....本片哪裡好看.....大概就是美軍佔領伊拉克 這種鄉土時事題材就好像艋舺會紅.....但外國人看不懂是同樣的意思
不管危機倒數中的影片如何難懂,只知道Avatar沒得獎就顯出奧斯卡金像獎的評審的眼光與金球獎不同.當初還真的很好奇Avatar為何能得金球獎,果然在奧斯卡上沒能再接再厲,可見報章雜誌是報章雜誌的眼光與評審的那一票未必相同.
對美國大兵歌功頌德的影片,果然還是很合奧斯卡的胃口美國軍人神勇無比,伊拉克小民不堪一擊伊拉克人連裝個炸彈都可以被美國軍人三兩下解開伊拉克人裝的炸彈都好土,好傳統,美國科技超先進,又有拆彈機器人,又有防爆大衣美國軍事高科技對上伊拉克土戰士.................今年的最佳影片真是好 .............. Americanism諷刺的是,今年在互別苗頭的兩部大片,一部是反戰、反美帝一部是寫實表現美軍入侵伊拉克的如入無人之境 (目中無人)也難怪英國 Telegraph 報,會以 "patriotism triumphs over anti-americanism" 當大標題伊拉克人看到這部片,不知做何感想?
是的, 伊拉克人裝的炸彈都很土, 很傳統, 可是一樣能殺掉不少美國大兵;美國大兵就算有先進的機器人, 有高科技的武器, 也還是會被不值錢的 IED 炸的粉身碎骨!前幾天 Discovery 有部影片, 實地拍攝美軍在阿富汗巡邏, 對抗塔利班的實際情況,那種 IED 製作實在簡單, 就用美國轟炸阿富汗時, 留下的一堆未爆彈, 然後加兩顆手機的鋰電池, 幾條電線,就可以做出殺傷力強大的 IED。拍攝的過程裡, 就真的遇到 IED, 攝影團隊有人被炸死, 當然美國大兵也有人掛,所以不能輕視那些土製炸彈的!!我只有看過這部電影的預告, 不過我不覺得這部電影是美國主義的電影, 倒覺得要讓美國人反省一下,小蝦米雖然不能吃掉大鯨魚, 但是可以讓大鯨魚很難受!!
美國人很假你不知道嗎 ?假裝 - 侵略別人,都是為了正義 !假裝 - 四處打仗,但內心是反戰 !一旦說服不了自己與他國人,只好拍一些戰爭電影來說自己師出有名,或是拍一些反戰電影來說自己其實反戰。奧斯卡當然要頒給這種主題 "非常正確" 的電影囉。
這部其實跟"鍋蓋頭"或是"generation kill"這類冷調的寫實戰爭片(影集)很像(是說伊拉克戰爭都要拍得這麼悶嗎?)不過這部好的地方我覺得在於"緊張感"的塑造一場場拆彈或是近戰場景中鏡頭跟隨著魯莽且神經大條的主角衝到現場空曠無人的異國街道,旁邊卻是一隻隻懷著好奇或是惡意的眼神隨著時間的流逝,雷管 導線一根根拆掉此時倒楣要跟在主角旁邊戒護的弟兄一面徬徨的環顧四周,面對周邊不知是敵是友的伊拉克人民一面在心中或嘴巴暗幹著"喵的,還不趕快走人喔"從頭到尾,沒有多少爆破或是槍戰卻讓人得以感受戰場的緊繃跟不安至於主角嘛大膽 魯莽 沒神經 把拆彈過程當興奮劑服用要是我是那邊戒護的弟兄會幹譙到死甚至想補他一槍但是看到後面會覺得這傢伙不是純然的精神有病(不然故鄉不會有個不離不棄的妻兒等著)會冷靜的幫忙應付狙擊手會熱血的想替人報仇到最後看到他又穿著防爆衣,神情愉悅的重回戰場這樣一個複雜的角色還蠻令人印象深刻
當初李安如日中天的"斷背山"後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沒得到、結果還是輸給一片不被看好講美國種族衝突的片"衝擊效應"其實很諷剌的是李安沒得獎跟種族有很大的關係、就像OSCAR直到今年才有第一個女導演得到最佳導演一樣、這種事是要靠時間慢慢去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