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含劇情】看完一點也不餓-食破天驚(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食破天驚 圖/博偉提供)





一、雜事筆記:








二、電影概要:



天上掉下來的食物哪裡來?



其實是由主角宅男科學家「富林」不小心將製造食物的機器射入空中(還跟記者珊珊小姐說是刻意的,下流!)製造出來的,將水分子(空中剛好有很多)分解後依電腦輸入的語法重新排列、聚合就能得到食物(拍案叫絕),以造福只能終生吃沙丁魚的鎮民(炮灰是他的沙丁魚販父親跟沙丁魚代言人大寶)。



食物v.s.全球知名景點



很有創意的融合,看到這些有趣畫面不禁發笑。當自由女神拿的不是聖火而是冰淇淋甜筒、巴黎鐵塔變成牙籤串起三明治,是否能激起你的童趣?Can it bring out the kids in yourselves?



食物會變大、會突變



享受總得付出代價,機器過勞就開始產生問題食物,最後還會變成食物風暴、襲捲全球。天氣圖上的圖示都變成食物,虧製作團隊想得到!



三、電影觀察:



擇你所愛



這電影中算是提了兩次。包括片頭富林幼年時,母親鼓勵他成為自己想要的-科學家,不管發明成功與否、是否遭受他人的揶揄,畢竟,這世界就是需要科學家這種人,不斷地發揮創意,顛覆世人的思考模式。另外,當富林將珊珊變回她原來的樣貌(瘋狂氣象專家、宅女貌),他也告訴她一樣的概念-做你真正感到快樂的事,時時迎合別人實在是太辛苦了(珊珊這麼認真報新聞還被棚內主播狂虧,超可憐)。



天下的爸爸媽媽都是一樣的



片中算是呈現了兩種父親的樣貌。富林的爸爸不善言辭、不擅長表達關心,也不太了解如何與兒子溝通,只希望他照著自己的主意走;小鎮的警察「厄爾」也是一個小小孩的爸爸,他每天都跟他說「我愛你」,而且極力的要滿足他的物質慾望(請富林製造冰淇淋雨),以讓他了解他有多愛他。不論如何,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只是各有各自的「家法」。



親子間的鴻溝



冨林的父親只是個傳統的魚販,不太會使用富林天天操作的電腦,呈現出現代家庭常見的問題。此外,兩個人在乎的東西也不太一樣,從那「大塊牛排」就可窺知,富林爸爸不希望他繼續闖禍,但富林卻希望他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彌補被排擠的童年),然而,他卻忘記去了解時時關心他的父親。電影最後珊珊幫他父親帶上「猴子翻譯器(有效可能是因為猴子是人類的遠親吧)」,將他內心想對富林說的話放送出來,這應該是電影中所有感性場面中最賺人熱淚的一幕吧!平常不好意思說的,不是不在乎,而是不懂兒子內心的想法,所以不知該從何談起。



「環保」意識



這恐怕是導演最想說的,如同片中警察「厄爾」所言:「即使我很想呼冨林一巴掌,但菜都是我們點的,我們也要對這災難負責!」不管是誰開發對環境有害的商品、發起破壞生態的活動,最後被大量運用的關鍵是消費者-我們,你我也必須為這一切負起責任!



四、電影評論:



本片跟上好萊塢電影近來的趨勢,搭上環保熱潮。

配樂算是很出色的一環,很有活力,小孩可能感覺還好,但音樂確實成功地將成人帶進兒時夢想著未來的那份純真、衝勁與感動。



五、結論與後記:



電影中雖然出現了很多逼真的食物,但如同TVBS哈新聞主播翁滋蔓所說的:「看完電影就覺得飽了。」我們都瘦瘦的,需要的東西不多,但貪婪會把你的胃撐開,多拿的東西,不但是非必要的,還會造成其他問題。

寓教於樂的電影,很適合小朋友(大人也OK的)。你絕對會帶著飽足感走出影廳。



六、不負責評價:



短評:1.一魚多吃,概念大拼盤。

2.可愛的氣象災難號稱兒童版明天過後、2012,想強調的環保也和「阿凡 達」相同。



評價(各項滿分皆 5.0 分):

總評 4.5 分



劇情 4.0 分

理念、教育性 5.0 分

視覺 4.0 分 (食物很逼真)

聽覺 5.0 分 (很陽光)



(文/住在台中的鹽巴,2010/01/31 )
2010-02-01 19: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劇情 食破天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