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並不特別想看阿凡達的
但衝著詹導的名頭及上映後的佳評還是踏進了戲院
帶上3D眼鏡後親臨現場搬的魔幻感受
潘朵拉星球上的壯闊華麗仿佛就像在眼前般觸手可及
比起以前看的第一部3D電影(超人再起)已超過n個量級
也難怪14年前就構思好的劇本導演要等到近幾年技術成熟後方才放手一拍(鐵達尼號賺太飽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或許有人說阿凡達的劇情模式略顯老套甚至有好幾部電影的影子
但我個人認為劇情雖無特別離奇峰迴之處
但導演依舊導的讓人心情隨著劇情高低起伏[最後還來個雙結局讓人小緊張一下(奈蒂莉,不要死啊><)]
可見有些巧妙之處不是單純的外行人(包括我)看兩個多小時加上三言兩語就能參透的
套句「料理鼠王」裡那位美食評論家的話:
「評論家必須面對一個難堪的事實,就是以價值而言,被評論家批評為平庸之物的同時,我們的評論也許比它更為平庸。」
夢時代的橢圓中庭有樂高的展售活動

看完後意猶未盡,下樓後跑去那用樂高積木亂拼一通(還把AVATAR拼錯了)

抬頭一看突然覺得眼前出現像潘朵拉星球上會發光的植物(我是不是得了阿凡達症候群啊?)

回頭想想120億台幣能做什麼?
能拍240部的"海角七號"?或是4000部的"不能沒有你"?
然而,詹姆斯柯麥隆導演給了我們這世界唯一的阿凡達
浪費嗎?恐怕在大多台灣人眼中還真是浪費(這筆錢能餵活多少台灣電影工作者啊!?)
但就技術層面而言,就算預算追加到150億
台灣可能還是生不出一部這樣劃時代的3D大作
阿凡達完全是「金錢+雄心+技術+耐心」的火力展示
真正的3D電影時代可說正由它揭開序幕
慢慢的,3D電影會逐漸成為未來的主流
否則怎麼吸引網啃族(網路時代成長,認為什麼都不需花錢就能享受的人)進電影院啊?!
怕是怕胃口被AVATAR養大後,接著下來非3D都不太想看了

如果你單純的問我:阿凡達好不好看?
我會說:好看,真是好看!
這是2009年我唯一想進電影院看第二次的電影
作為一部院線片它完全對得起買票進場的觀眾以及下面這張告示(不過還是有點"按"啦


P.S.:AVATAR有「下凡」、「化身」的意思,音譯為「阿凡達」也...OK啦!
總比被"腦袋經處於真空狀態"的代理商取名為「神鬼化身」或「終極化身」或「全民化身」都來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