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場面,或是超緊湊的劇情的人請自動跳過本片,不喜歡看電影時候腦袋需要一直轉的朋友也千萬不要碰,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喜歡獨立製作,還是特立獨行的電影,例如"王牌冤家"(這也是同一個編劇的作品),甚至如果你是舞台劇愛好者,相關的工作者,那算我拜託你,去找來看吧,記得,看完前70分鐘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看,這雖然不是這一兩年最好的電影,卻是這一兩年讓我留下最深刻映像的電影,對於每年消化幾百部電影的我來說,我這並不容易...
下面全是雷...
如果你只看了前半部,大概只會覺得這又是一部描述美國式沈悶生活的一部敘述片,這種片子通常很容易再美國引起迴響,但是出了本土就很難有共鳴,像是最近看的"瑞秋要出嫁"就是這樣,編劇Charlie kaufman是一個老經驗的劇作家,前半段他劇情的梗大概只有相關圈子浸淫很久的人才會發出會心一笑,不過,如果你因為看不下去前半段就按下了退片鈕,那你就真的錯過一場好戲了,整個劇情從下半段才開始進入張力期,從主角決定把他失敗,又悲慘的人生搬上舞台開始,本劇開始進入一個詭譎的多層次"劇中劇"的階段,編劇利用不停轉換的劇中劇層次對觀眾進行思考轟炸,劇情的主軸也隨著不停轉換層級的劇中劇一直更迭交錯,前一分鐘你以為已經了解劇情的主軸架構,甚至編劇要表達的意義,後一分鐘馬上又來個大翻盤,直到落幕的最後幾秒,才把劇情收回到最開始的主線,這時候,觀眾才恍然大悟的感覺到,原來,到底是不是劇中劇的哪一層,根本也不重要,他只是再描述一個故事,全部都是編劇敘事的手法而已,雖然結果如此,但是一點也不會有被"裝孝偉"的不悅,因為在劇中劇的期間,導演找了一群超優秀的演員(應該是出自舞台劇),加上一堆有趣的舞台劇橋段還有寓意深遠的對白,劇場式的幽默讓下半段的劇情一點冷場都沒有,所以請各位客倌千萬撐過前面70分鐘啊..^^
看完以後當場就失眠整晚,到早上睡著以後還做了一個夢中夢,果然是入戲太深了,這部電影台灣6/19會上映,雖然可能沒幾間戲院會上吧,喜歡這種特別風格的朋友不要錯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