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IRON MAN RULES!鋼鐵人加油!

goodpig wrote:
你還是不懂翻譯的藝術...(恕刪)

我懂你所謂翻譯的藝術...
我比較好奇的是電影中完全沒提到過 "方舟" 這個詞...
難道您所謂翻譯的藝術就是為了讓觀眾更加融入劇情,
所以隨便修改原文, 寫出一個原文中沒提到, 也沒有影射, 更沒有暗示的東西???

所以今天 Jericho 飛彈這個名字也沒幾個瞭是什麼意思,
翻譯的為了讓觀眾融入劇情, 也可以隨便掰個什麼 "衝擊波飛彈" 之類的名稱???
(Jericho 是第一個融入 Stark Industry 的衝擊波科技的飛彈, 所以照你的邏輯, 這樣翻也沒錯...)

寫到這, 您應該懂我的意思了吧???
如果今天 "電弧" 還有 "方舟" 兩字的英文一樣,
那翻成 "方舟反應爐" 我絕對沒有任何意見...
問題是今天 arc 還有 ark 這兩個字根本就沒有關聯...
原文是一個, 翻譯卻用另外一個同音字來翻,
我個人認為不太附合您說的 "翻譯的藝術"...
翻譯是可以更改句型還有語意來讓文章更接近翻譯過來的語種,
可是連專有名詞都來個移花接木...

P.S. 這種同義字的翻譯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君不見 Starship Enterprise 都可以被翻成 "企業號"...
一艘戰艦好像應該要翻成 "勇進號" 才對...
"He liked it when he was rollin' with me" 被翻成:
"他跟我在一起翻雲覆雨的時候可是很喜歡的..."
如果質疑這些錯誤就是 "不懂翻譯的藝術",
那我只能說這門藝術還真難懂啊...

Jealousy wrote:
可以幫大家解釋
要是把整篇文章逐字翻譯,很多時候只會讓讀者看了頭大。...(恕刪)

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並不認為翻譯就是逐字逐句的翻出來...
這樣的確會讓人看得很痛苦...
我只是懷疑為什麼天外飛來一艘方舟而已...
翻譯的人應該不能隨意揣測/修改原作的含意吧???

P.S. 我有替 Discovery, HBO, 還有 National Geographics 翻譯...
所以我也懂您說的 "逐字逐句" 翻譯是什麼意思...

賤龍洩甲 wrote:
可以幫大家解釋
ARC電弧的原理和未什麼可以變成反應爐的原理嗎?...(恕刪)


連漫畫公司還有電影公司還有現在頂尖的物理學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您是要我的命就是了...

lilteyang wrote:
所以今天 Jericho 飛彈這個名字也沒幾個瞭是什麼意思,

這個不是地名嗎?
還是有其他的意思呢?
好吃,所以好胖!
cnweng wrote:
這個不是地名嗎?還是...(恕刪)


我說老實話, 我也不太瞭為什麼這個飛彈要叫 Jericho...
不過我不會因為這樣就叫它 "衝擊波飛彈" 就是了...
不知道有沒有哪個大大知道它的涵義是什麼...
lilteyang wrote:
我說老實話, 我也不...(恕刪)


基本上,看了以上的種種討論,我個人傾向lilteyang的觀點,曾幾何時電影業者在英文字幕翻譯上,實在是太亂來了。有些電影內容中所說的對話,或是引用西方文化典故,身為東方文化的觀眾無法理解是情有可原,但並不是所有的影片都一定要翻得合乎在地文化的表現,才叫作翻譯的藝術,有時反而讓觀眾會有莫名奇妙的觀感。雖然美其名是為了讓觀眾能快速進入故事情節,但是事實上卻有天差地別的效果。朋友看完電影還問我,那個反應器和諾亞方舟有什麼關係...arc≠ark,

我認為飛彈取名為Jericho和聖經中記載的city of Jericho有關。此城把守著迦南的門戶,城牆高厚,守軍高大壯健,是古代極強大的難以攻破的堡壘,而當時的猶太人雖為數達百萬人,卻無任何能力攻破。據聖經記載,猶太人圍城行走七日,然後一起吹號,上帝以神跡震毀城牆,使猶太軍攻入迦南。我們在看看影片中耶利哥飛彈的攻擊實力,就可得知取其名無非就是要標榜這種武器的無堅不摧的威力。

當然也有可能參考以色列人發明的彈道飛彈(Jericho missile)為假想設定,必竟在電影中融入反戰題材,也是好萊塢編劇的強項。事實上《鋼鐵人》片中的耶利哥飛彈其實是一種裝載有集束炸彈(cluster bomb)彈頭的飛彈,說穿了就是一種集束炸彈載具,更非所謂的衝擊波飛彈。
我對那方舟的翻譯沒啥意見

只是沒記錯的話

為啥主角名只翻成東尼史 不叫東尼史塔克

他的公司也弄成史式工業

太中國人的命名方式

明明就姓STARK 幹嘛要改成姓史...|||





個人還蠻喜歡的

只是前半段有點急 也許是急著要講鋼鐵人怎來的感覺
grazie wrote:
我認為飛彈取名為Jericho和聖經中記載的city of Jericho有關...(恕刪)


受教了... 經你解釋過 city of Jericho 的典故,
我對你的推測十分同意...

wing wrote:
為啥主角名只翻成東尼史 不叫東尼史塔克...(恕刪)


這跟以前為什麼 "怪醫黑傑克" 會被翻成 "怪醫秦博士" 一樣...
以前的政府對於外來媒體對國內人民的影響非常的 "重視",
而譯者也循以前的習慣來翻譯人名...
所以以前外國漫畫電影中的人名通常會被翻得非常類似中國人名...
ex. 郝思嘉以及白瑞德, 王爾德之類的...
(我小時候還真的以為文豪王爾德是個中國人喔...)
而如果原文中有美國或是日本等國名, 則通常會被翻成 "A 國" 以及 "J 國"...
等於另一種形式的 "掩耳盜鈴"...

另外, 電視電影的字幕有字數限制, 翻成 "史東尼" 比 "東尼史塔克" 省字數...
這樣一來, 就算沒學過速讀的觀眾也可以很快的理解字幕...
lilteyang wrote:
寫到這, 您應該懂我的意思了吧???
如果今天 "電弧" 還有 "方舟" 兩字的英文一樣,
那翻成 "方舟反應爐" 我絕對沒有任何意見...
問題是今天 arc 還有 ark 這兩個字根本就沒有關聯...
原文是一個, 翻譯卻用另外一個同音字來翻,
我個人認為不太附合您說的 "翻譯的藝術"...
翻譯是可以更改句型還有語意來讓文章更接近翻譯過來的語種,
可是連專有名詞都來個移花接木...

方舟的寓意你應該懂吧
近代世界各國有許多關於永續的計劃,其命名都與方舟有關
所以我才認為擁有永續能量的反應爐,取名為方舟是很恰當且易懂的
如果是科普教材,那麼精確的名詞翻譯是必要的
但是這是電影,還是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翻成方舟反應爐會比較好還是電弧反應爐比較好
我想就留給大家自由心證

我們怎麼講都沒有交集,就不用再多說了
goodpig wrote:
方舟的寓意你應該懂吧...(恕刪)


我了解了...
您的意思是既然這是一部漫畫改編, 娛樂取向的電影,
沒必要要求翻譯多麼精準...
既然有許多其他同性質的東西都取名為 "方舟",
那翻譯的人自己替 arc reactor "創造" 一個名字也是合乎邏輯的...
畢竟這只是一部漫畫電影, 是嗎???

在所謂的 "翻譯的藝術" 這個範圍內, 請問譯者到底是應該抱著一個翻譯者的心態,
還是一個 "創作者" 的呢???
姑且不論 "方舟" 還是 "電弧", 是 ark 還是 arc,
我比較想請教您的事, 用簡單一句話來表達: "您認為翻譯者是否有權力更動創作者的設定嗎?"

goodpig wrote:
我想就留給大家自由心證...(恕刪)


許多一般人認為比較酷, 比較炫的翻譯, 常常是錯誤的翻譯...
在翻出好而適當的文章時, 卻又能兼顧原作者的創意,
不正是翻譯工作者應該要追求的目標嗎???

另外, 01 很少翻譯方面的討論, (尤其是純文學方面的翻譯)
我十分期待您的意見/看法喔...
哎~~看個電影都可以為了一個翻譯而爭執 只能說你們認真了 無論是方舟或是電弧 只要知道他表達的是那個反應爐就好了 翻譯嘛 不同的人翻譯起來一定不同 每個人思考的模式不一樣 電影好看就好 不是嗎 呵呵
lilteyang wrote:
我比較想請教您的事, 用簡單一句話來表達: "您認為翻譯者是否有權力更動創作者的設定嗎?"

翻成方舟我不認為有更動到創作者的設定
如果有更動到,那麼各大美國超人漫畫的討論區早就開罵了
可是沒有一個人像你一樣對於方舟反應爐這麼耿耿於懷

你有在作翻譯工作,所以我能想像你對於翻譯的自負
要比英文程度我一定輸你,但是也不代表你認為的正確翻譯才是正確
我也常對HBO、DISCOVERY的直接翻譯搖頭
因為在某些領域,我比那位翻譯還要清楚,知道怎麼翻會比較合乎台灣用語

最後,問一個好玩的問題
你能確定當初原作者取名 arc 沒有任何一點想要同時暗諭 ark 意義的想法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