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不是災難動作片,而是一部從不同面向試圖還原事件全貌的劇情片,
其中詮釋最多的當然是英勇救了機上155人的正副機長,
劇情就不贅述太多,我比較想討論的是薩利機長在聽證會上的陳述,
當看完當局和空巴集團所提供的現場模擬艙直播影片,結果均顯示飛機能成功返回臨近的兩個機場,
在場眾人也開始議論紛紛之際,談論著降落河面上也許不是唯一及最好的選擇,
這時薩利機長發言了:"你們現在可以認真討論這件事了嗎?你們有把人性的因素考慮進去嗎?
其實也就是"時間差"的問題,模擬機艙的駕駛能不假思索的在發生鳥擊,雙引擎失效的同時,
馬上就能不假思索的設定好各種返航的參數,這種機械式的,預先就設想好的操作,
真的能還原意外發生時機長的臨場反應嗎?薩利機長表是他們當時花了208秒決定要如何應對,
所以當局又讓模擬艙多花了35秒再開始操作,結果返航機場的操作都失敗了!
這才是重點呀!事後諸葛大家都會,事件發生當下的臨場反應才是關鍵!飛了42年的老機長可不是白飛的!
背負機上155條人命的壓力,又在史上前所未有的低空雙引擎失效,還能成功完成河面迫降任務,
超人的膽識,技術和經驗缺一不可!所以最後當局改口了,把一切功勞都歸功於薩利機長,
但這時機長也令人動容的表示:能在水上迫降後155人都毫髮無傷,絕對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功勞,
包括副機長,空服員,每個乘客,救難人員,渡輪駕駛,等等...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最大
的努力和貢獻,才成就了所謂的"哈德遜奇蹟",而薩利機長謙虛的表示自己也只是和副機長
盡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真是平凡中見偉大,真正的英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