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蝙蝠俠... 簡直快暈倒了,那麼粗的粒子,讓70釐米看來沒甚麼了不起,希望這部畫質好一點。
又不是增感沖印... 那麼粗是要幹嘛?
基本上,蝙蝠俠沒一個畫面我覺得夠細的,那麼大的投影,簡直是虐待。
我看起碼要140mm才夠細膩吧,70MM經不起這樣的放大,反差也不太好... 看完就覺得... 錢花得真不值,早知看一般數位版就好了。
影片還是走入歷史好了,反正也極不環保。
買票當下本來是很期待的 .... @@
如果有機會看8K
建議大家拚死也要去看一下
那才叫做如臨現場,拍全景的巴西嘉年華,連單一舞者身上的羽毛都看得一清二楚,希望哪天IMAX用這種技術,才不愧IMAX的威名。
1.「星際」70釐米膠捲版 看一半...突當機
。。。「星際效應」很多太空場景,有影城祭出imax70釐米膠捲版,稱畫質更
清晰,螢幕更寬,吸引消費者,但好尷尬,看到一半突然大當機。
2.《星際效應》膠捲版字糊 連鎖影城喊卡不播
。。。因為數位化的普及,膠捲技術跟設備已經所剩不多,台灣現在沒有
傳統打字的公司能夠製作,所以這次是特別尋求國外僅剩的廠商來完成字
幕,主要希望能夠呈現35mm的色澤度表現。
------
我在西門國賓看數位,完全沒有「看幻燈片的感覺」。
火箭推進器脫離、土星環、黑洞、虫洞、兵凍大地...,
這些,都要有「幻燈片」的品質,才稱的上是「看電影」啊。
上次在梅花看「看見台灣」,一整個「看vcd」的感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