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賽德克巴萊票房不討喜的原因

goodnews wrote:
我覺得魏導太急了,這...(恕刪)


我覺得魏導就是推動台灣電影產業稍有起色的人

為何說稍有起色,因為如果今年上映的新片

票房冷清,代表觀眾的接受度和電影內容的深度不夠

(鄉民的力量不容小覷,我也是會上網看影評的一員)

我在國片台看了艋舺,在網路上看那年,

慶幸沒浪費錢和時間

魏導是不是太急? 我沒想過

這就好像買賣股票,永遠都在等利多

結果一直都是利空,找不到好時機

這又該怪誰?

等了兩三年,資金還是沒到位,是不是再繼續等?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就算失敗了,人生還是可以從頭再來(改行)

賽德克片和那年的亮麗票房,還可以獲得新聞局票房獎金20%

引起其他即將開拍的劇組,很擔心輔導金縮水

建議你們, 如果沒有魏導的氣魄 (負債上億也算有錢人的信念)

和柔軟的身段(重覆上百次的拜訪金主)

可以請陳志明當監製,負責幫你們找錢

不失為另一個好方法


下面這幾部電影,已經創下台灣超過十四億的票房,實在值得拍拍手,這還不包含海外的票房喔,如果可以打入中國市場,就更是不可想像,像【那些年...】有人預估中國票房可達十四億台幣,真的嗎?
大家拭目以待,希望可以讓這個電影工業在台灣起死回生。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NT$43,000萬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NT$41,500萬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NT$27,800萬
《雞排英雄》 NT$12,841萬
《翻滾吧!阿信》 NT$7,919萬
《殺手歐陽盆栽》 NT$4,269萬
《五月天追夢 3DNA》 NT$4,091萬


中國市場真的很驚人的大,【讓子彈飛】上映兩個月就有七億人民幣票房,真是非常巨大的金額啊
我相信魏導一定可以再創高峰,不要讓九把刀專美於前喔!





Andy84 wrote:
那拍得像異域呢?...(恕刪)


異域完全不像朱導的風格...
(朱導卻說這是他最滿意的一部片)
但異域2就恢復朱導的風格.........爛片一部
還被告..

申東賢 wrote:
看過上集 賣魏導的面...(恕刪)


劇情老梗,為了要忠於史實就不能亂拍,不然就像鐵達尼號一樣開頭就說是虛構另外一段故事

悲情城市的手法也可以

總之 拍得太通俗,大家都看得懂,沒有特殊風格
fisheries wrote:
異域完全不像朱導的風...(恕刪)

原著在未久解嚴是本禁書
解嚴後拍成電影也被關切
不用刻意灑狗血
真實歷史就夠慘了
戰爭的本質.反戰.反思
異域的劇本真的很好
國共內戰犧牲的一群人
如果從拍一定更精采

第二集的劇本我記得是吳念真
賽德克巴萊票房不討喜是必然的,對一般人而言相對陌生的文化與歷史,沉重的題材和傷痛的結局,本來就不是迎合一般觀眾的電影,若沒有魏德聖導演因為海角七號大成功而獲得支持,這部片根本拍不出來,即使拍的出來也沒有多少人想看。

然而這真的是一部經典的好電影,我認為在台灣電影史上絕對應該非常正面地記上一筆。魏德聖導演對於電影的節奏掌控與敘事手法並不算很精鍊成熟,所以沒有拿下金馬獎的最佳導演並不意外,但是賽德克巴萊得最佳劇情片絕對是實至名歸。

有些人說賽德克巴萊剪成上下兩部太長了,我個人卻覺得反而是剪得太短了,魏導演有太多細節要交代、太多意念要傳達,但又只能剪成兩部,結果變成有些劇情只能順著時序交代過去,卻沒有辦法更仔細醞釀,讓觀眾跟上場景與情緒的變換。有人說應該用減法去蕪存精,但這部電影不只是劇情片,更不是為了票房或得獎而拍的片子,魏導演籌劃那麼久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以後重拍的機會極微,當然這一次就要把它拍完整。

我想多年以後,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及手法風格的精進,甚至特效後製的進步與成本下降,魏導演可以重剪這部片,展現更成熟更完整的風貌,真正成為一部經典的作品。
speedrock wrote:
原著在未久解嚴是本禁書
解嚴後拍成電影也被關切
不用刻意灑狗血
真實歷史就夠慘了
戰爭的本質.反戰.反思
異域的劇本真的很好
國共內戰犧牲的一群人
如果從拍一定更精采

第二集的劇本我記得是吳念真...(恕刪)


原著未曾被禁過(且解嚴前我就看過了!)
而電影異域最終則是一刀未剪通過.

原著是很好, 但劇本說實在並不怎樣
尤其異域2更是糟透了!

fisheries wrote:
原著未曾被禁過(且解...(恕刪)


原著在當時的確是本禁書
柏揚被關時
這本書的作者是鄧克保
小小逃過一劫,還瘋狂大賣
但是異域還是被在禁書之列
這些網路都查得到

異域上映時記憶非常深刻
受到國民黨嚴重關切
台灣有過大規模遊行
電檢局從21刀剪到16刀
最後一刀未減上映

異域的原著真的很精采
改編劇本也不會差到哪去
再當時已經算不錯了

2sc wrote:
賽德克巴萊票房不討喜是必然的,對一般人而言相對陌生的文化與歷史,沉重的題材和傷痛的結局,本來就不是迎合一般觀眾的電影,若沒有魏德聖導演因為海角七號大成功而獲得支持,這部片根本拍不出來,即使拍的出來也沒有多少人想看。

然而這真的是一部經典的好電影,我認為在台灣電影史上絕對應該非常正面地記上一筆。魏德聖導演對於電影的節奏掌控與敘事手法並不算很精鍊成熟,所以沒有拿下金馬獎的最佳導演並不意外,但是賽德克巴萊得最佳劇情片絕對是實至名歸。

有些人說賽德克巴萊剪成上下兩部太長了,我個人卻覺得反而是剪得太短了,魏導演有太多細節要交代、太多意念要傳達,但又只能剪成兩部,結果變成有些劇情只能順著時序交代過去,卻沒有辦法更仔細醞釀,讓觀眾跟上場景與情緒的變換。有人說應該用減法去蕪存精,但這部電影不只是劇情片,更不是為了票房或得獎而拍的片子,魏導演籌劃那麼久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以後重拍的機會極微,當然這一次就要把它拍完整。

我想多年以後,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及手法風格的精進,甚至特效後製的進步與成本下降,魏導演可以重剪這部片,展現更成熟更完整的風貌,真正成為一部經典的作品。...(恕刪)


觀眾沒有辦法融入到電影的情境之中...

既然無法把觀眾帶入那個時空環境,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片...

我再想或許是因為,霧社事件本身就是悲劇色彩居多,在緊要關頭居然帶入了搞笑的橋段,那好不容易帶進來的情緒要往哪走?
speedrock wrote:
原著在當時的確是本禁書
柏揚被關時
這本書的作者是鄧克保
小小逃過一劫,還瘋狂大賣
但是異域還是被在禁書之列
這些網路都查得到

異域上映時記憶非常深刻
受到國民黨嚴重關切
台灣有過大規模遊行
電檢局從21刀剪到16刀
最後一刀未減上映

異域的原著真的很精采
改編劇本也不會差到哪去
再當時已經算不錯了...(恕刪)


既然"逃過一劫,還瘋狂大賣", 又何來啥"異域還是被在禁書之列"?
陳述明顯前後矛盾.
柏陽的書被禁, 但因為異域的作者是鄧克保, 因此異域從未被禁過, 也從未在禁書之列.
一些人以為異域曾是禁書, 但此書根本從未被禁過!
我第一次閱讀此書是在1978年. 是在某公家機關的圖書館中.

網路上當然查地到資料, wiki上寫地很清楚.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7%95%B0%E5%9F%9F

==========
連載文章在報紙刊出後,意外得到讀者極熱烈的回響,報社收到大批寫給鄧克保的信,也促使小說的出版,同一年即由平原出版社發行,然而因故事內容只寫了十一年中的前六年,因此把名字從「血戰異域十一年」改為「異域」,但作者依舊是「鄧克保」。然而,1967年柏楊因大力水手事件入獄,其所有作品包括小說與雜文,皆在查禁之列,惟獨《異域》一書因作者姓名的「陌生」或根本「查無此人」,有意無意間竟逃過了查禁的耳目,持續熱賣,甚至更有出版社接手再版,1977年由星光出版社再版,1988年躍昇文化公司也再版,1990年也由朱延平改編成為電影。2001年,再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

這邊也寫地很清楚
http://blog.roodo.com/fenghuang/archives/12466679.html
==========
書的「生命故事」也跟主人命運一樣有起有伏,既傳奇又坎坷。《異域》一上市即刻洛陽紙貴,不停地再版。1968年作者一入獄,所有掛名「柏楊」的雜文集一律被禁,但這書因掛名鄧克保,竟成漏網之魚,鐵窗外發行商照印照賣不誤,奇蹟似地在政治氣氛嚴峻的年代,衝破層層障礙,地上地下廣為流傳,各種版本連盜印一起算,總銷量在七0年代便已超過百萬冊,打破戰後台灣出版史文學書的印刷紀錄。九0年代導演朱延平改編成電影,劉德華等人主演,票房一度大賣又帶出新一波銷售熱潮。
==========

百度百科不知是哪位天兵寫的, 錯誤一堆.
http://baike.baidu.com/view/530649.htm

至於電影
當年異域首映我即去電影院看過, 沒有任何印象該片上映前有啥"大規模"的遊行.
(是哪些人哪些組織會去發起遊行? 可以思考一下)
高度敏感的悲情城市在1989年10月21日一刀未剪上映. 而李登輝已於前一年初接任總統.
而異域是在1990年8月28日上映. 異域一刀未剪上映當然也不會令人意外. 隔年5月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而1987年7月早已解嚴. 那陣子的新聞局長是邵玉銘(1987年4月~1991年9月).

異域的劇本可能還可以, 起碼電影呈現出的風格完全不同於朱導過去及之後的所有電影
但異域2-孤軍的劇本就真是爛透了, 完全是朱導的風格, 爛到柏陽都看不下去, 還對其提告.

網路上以訛傳訛的謠言很多. 要究真需細細考證.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